原文:
六辛日生时戊戌,印绶生身坐禄堂。
有托福人难靠祖,不通月气是平常。
译文:
六个辛日(辛丑、辛卯、辛巳、辛未、辛酉、辛亥)出生在戊戌时的人,命局中有印绶生扶自身,且日主辛金坐在禄堂之上。
这类人能得到他人的扶持与帮助,但难以依靠祖上的基业发展;如果命局中印绶没有通月令之气,一生则较为平凡普通。
注解:
六辛日:指天干为辛金的六个日子,即辛丑、辛卯、辛巳、辛未、辛酉、辛亥。
印绶生身:辛金以戊土为正印,戊戌时戊土透干,能生扶辛金日主,为“印绶生身”,主有贵人扶持、学业或文运相关的助力。
禄堂:辛金的禄地为戌,戊戌时地支为戌,故曰“坐禄堂”,禄主福禄、衣禄,代表日主自身根基较稳。
靠祖:指继承祖上的财产、地位或荫庇。
“难靠祖”并非无祖业,多主需自立门户。
通月气:指月令(出生月份的地支)为土属性(辰、戌、丑、未),使印绶戊土得令而旺;若月令非土,印绶力量弱,则运势平常。
原文:
辛日戊戌时,禄同印堂同居。
辛以戌为禄堂,戌上有明戊为印绶,以丙丁为官,戌上戊土正位,丙丁火局。
译文:
辛日出生在戊戌时,禄地与印堂处于同一时辰的干支之中。
辛金以戌为禄堂,戊戌时的地支戌上,有天干透出的戊土作为正印;辛金以丙火为正官、丁火为偏官(七杀),而戌为火库,是戊土正印的本位,暗藏丙丁火形成火局(官杀局)。
注解:
禄同印堂同居:指戊戌时的“戌”既是辛金的禄地,又因戊土透干而为印绶的根基,禄与印同处一时柱,强化了日主的福禄与印星助力。
明戊:指天干明确透出戊土,区别于地支暗藏的土;明印比暗印的助力更直接明显。
丙丁为官:传统命理中,克我者为官杀,火克金,故辛金以丙(阳火)为正官、丁(阴火)为偏官,主事业、功名、官职。
戌为火库:戌地支藏干为戊土、丁火、辛金,其中丁火为火之余气,故曰“火库”,暗藏官杀之气,需冲开或透出方显威力。
原文:
若有倚托通月气者,难为祖业,不通,平常。
译文:
如果命局中有其他干支依托(如地支见辰、丑、未助土,或天干见戊、己土帮身),且印绶戊土通月令之气(月令为土),这类人难以依靠祖上基业;如果印绶不通月令之气,一生则较为平凡。
注解:
倚托:指命局中其他干支对印绶戊土的助力,如地支土旺、天干土透,使印星力量增强。
逻辑核心:印绶过旺时,主自身能力强、有主见,易脱离祖上安排而自立,故“难为祖业”;若印绶无月令助力而偏弱,自身依托不足,则难有突破,运势平常。
原文:
辛丑日戊戌时,刑害。
辰戌丑未印绶,行南运大贵。
寅巳正官,贵。
子午卯酉,武职风宪。
译文:
辛丑日出生在戊戌时的人,命局中有刑害之象。
如果出生在辰、戌、丑、未月(印绶旺相),行南方火运(午、未、巳、丙、丁方向),会非常显贵。
如果命局中见寅、巳(寅中藏丙火正官,巳中藏丙火正官),则会显贵。
如果命局中见子、午、卯、酉,多适合担任武职或监察类官职(风宪)。
注解:
刑害:辛丑日地支为丑,戊戌时地支为戌,丑戌相刑,主早年易有波折、人际关系或家庭方面的小纠纷,但非大凶。
南运:指大运或流年地支为午、未、巳,或天干为丙、丁,属火属性运势;火为辛金的官杀,行官杀运可助功名,与旺印形成“印生身、身任官”的贵格。
寅巳正官:寅地支藏丙火(正官),巳地支藏丙火(正官),官星暗藏但有根基,主有事业功名之贵。
风宪:古代指监察百官的官职,如御史、按察使等,多需刚正之性,子午卯酉为四正之地,主性格果决,适合武职或监察官。
原文:
壬辰、甲辰,阁老。
壬午、庚戌,布政。
戊辰、甲寅,太守。
辛巳、辛丑,举人。
译文:
(辛丑日戊戌时生者,若四柱搭配为)壬辰、甲辰(等组合),可官至阁老。
(搭配为)壬午、庚戌(等组合),可官至布政使。
(搭配为)戊辰、甲寅(等组合),可官至太守。
(搭配为)辛巳、辛丑(等组合),可考中举人。
注解:
阁老:明清时期对内阁大学士的尊称,为朝廷最高级官员,掌国家政务中枢。
布政:指布政使,明清时期省级行政长官,主管一省民政、财政。
太守:古代州郡行政长官,明清时期多对应知府,掌一府政务。
举人:明清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的士人,具备做官资格,也可继续参加会试、殿试;此处举例为命局搭配不同,对应不同功名官职,体现“命理需结合四柱整体”的原则。
原文:
辛卯日戊戌时,刑害,饕餮。
亥卯月,木火运,五六品贵。
译文:
辛卯日出生在戊戌时的人,命局中有刑害之象,性格多有贪婪(饕餮)之性。
如果出生在亥、卯月,行木火运,可获得五品或六品的官职,成为显贵。
注解:
刑害:辛卯日地支为卯,戊戌时地支为戌,卯戌相合但暗藏刑意(合中带刑),主性格有矛盾之处,易有欲望难以满足。
饕餮:古代神话中贪食的凶兽,此处喻指性格贪婪、欲望较强,但非绝对贬义,需结合整体命局判断。
亥卯月:亥、卯为木属性,月令木旺;辛金以木为财,财旺可生官(火),行木火运(财生官),形成“财官印相生”的贵格,故主五六品官职(如知州、同知等中级官员)。
原文:
辛卯、甲午,襄王。
丙子、辛卯,霍冀,尚书,寿六十。
丁未、辛亥,布政。
丁酉、丙午,太守。
庚寅、戊子,通判。
译文:
(辛卯日戊戌时生者,若四柱搭配为)辛卯、甲午(等组合),可封为襄王。
(搭配为)丙子、辛卯(如霍冀的命局),可官至尚书,寿命六十岁。
(搭配为)丁未、辛亥(等组合),可官至布政使。
(搭配为)丁酉、丙午(等组合),可官至太守。
(搭配为)庚寅、戊子(等组合),可官至通判。
注解:
襄王:古代王爵封号,属贵族爵位,地位尊贵。
尚书: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长官,如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明清为从一品或正二品,掌部务,位高权重。
通判:明清时期州府的副长官,辅助知府处理政务,兼管监察,为正六品或从六品。
霍冀:此处为历史人物命例,《三命通会》常引用具体人物命局佐证命理论断,增强说服力。
原文:
辛巳日戊戌时,辰戌丑未月印绶,文贵少病,生土厚分野,贵。
戌月行木火运,风宪。
译文:
辛巳日出生在戊戌时的人,如果出生在辰、戌、丑、未月(印绶旺相),会因文才而显贵,且很少生病;如果出生在土性厚重的地域(分野),则更为显贵。
如果出生在戌月,行木火运,可担任监察类官职(风宪)。
注解:
文贵:印绶主文,印旺则文才出众,多因学业、文名或文职而显贵,区别于武职。
少病:印绶主生扶,印旺则日主身强,抵抗力强,故“少病”,体现命理中“身强则健”的观念。
土厚分野:古代将地域按星宿划分“分野”,土厚分野指中原、黄土高原等土性旺盛的地区;出生地的五行属性会辅助命局,土厚则印星更旺,贵气更足。
戌月行木火运:戌月印星当令,木为财、火为官,行木火运则财生官,印生身,身强能任官,故适合风宪类监察官职。
原文:
丁丑、丁未,伯。
乙亥、壬午,大参。
乙丑、己丑,高时,给事,问死。
丁未、乙巳,进士。
庚申、甲申,举人。
甲寅、丁卯,周应宾,礼部侍郎。
乙未、甲申,曾朝节,探花,侍郎。
己亥、丙子,知州。
译文:
(辛巳日戊戌时生者,若四柱搭配为)丁丑、丁未(等组合),可获伯爵爵位。
(搭配为)乙亥、壬午(等组合),可官至大参。
(搭配为)乙丑、己丑(如高时的命局),可官至给事中,后被问罪处死。
(搭配为)丁未、乙巳(等组合),可考中进士。
(搭配为)庚申、甲申(等组合),可考中举人。
(搭配为)甲寅、丁卯(如周应宾的命局),可官至礼部侍郎。
(搭配为)乙未、甲申(如曾朝节的命局),可考中探花,后官至侍郎。
(搭配为)己亥、丙子(等组合),可官至知州。
注解:
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三等,为贵族爵位。
大参:指布政使司参政,明清时期省级官员,为布政使的副手,从三品,分管政务。
给事:指给事中,明清时期谏官,掌监察、弹劾百官,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品阶不高但权力较大。
问死:指因罪被审讯处死,体现命局虽有贵气,但也可能因刑害、忌神等因素导致灾祸。
进士: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功名,通过殿试者,可直接授官,多为高官储备人才。
探花:殿试第三名,与状元、榜眼同属一甲进士,直接授翰林院编修,前程显赫。
礼部侍郎:礼部的副长官,明清为从二品,掌礼仪、祭祀、科举等事务;周应宾、曾朝节均为历史人物,佐证命理论断。
知州:明清时期州级行政长官,掌一州政务,从五品或正六品。
原文:
辛未日戊戌时,凶恶狠暴,忧伤妻子。
寅巳午戌丑月,贵。
申子辰亥,金水涵秀,尤贵。
一云:克父母,身旺,中年富。
译文:
辛未日出生在戊戌时的人,性格凶恶狠暴,易因自身性格或运势导致妻子、子女遭遇忧患。
如果出生在寅、巳、午、戌、丑月,会显贵。
如果出生在申、子、辰、亥月,形成“金水涵秀”的格局,尤其显贵。
另一种说法是:这类人会克制父母,但如果日主身旺,中年时期会富裕。
注解:
凶恶狠暴:辛未日地支未与戊戌时地支戌相刑(未戌刑),刑主矛盾、暴躁,故喻指性格刚烈;“忧伤妻子”并非主动伤害,多因自身运势波动影响家人。
寅巳午戌丑月:寅、巳、午为火(官杀),戌、丑为土(印绶),官印旺相,可制伏日主的刚烈之气,化凶为贵。
金水涵秀:申、子、辰、亥为金、水属性,金生水、水生木,辛金得水滋润(水为辛金的食神伤官),主文才秀雅,区别于“凶恶”之性,形成贵格。
克父母:命理中“克”非直接相克,多主与父母缘分较浅、或父母健康\/运势受影响;身旺则能担财,故中年致富,体现“身旺任财”的原则。
原文:
壬申、壬子,王国光,尚书。
乙亥、辛巳,少卿。
甲子、丁丑,副使。
辛未、戊戌,副使,两干不杂。
甲戌、丙寅,御史。
壬午、庚戌,主政。
辛未、甲戌,举人。
甲寅、丁丑,举人。
丁卯、庚戌,凶死。
译文:
(辛未日戊戌时生者,若四柱搭配为)壬申、壬子(如王国光的命局),可官至尚书。
(搭配为)乙亥、辛巳(等组合),可官至少卿。
(搭配为)甲子、丁丑(等组合),可官至副使。
(搭配为)辛未、戊戌(等组合,天干只有辛、戊而无其他杂干),可官至副使。
(搭配为)甲戌、丙寅(等组合),可官至御史。
(搭配为)壬午、庚戌(等组合),可官至主政。
(搭配为)辛未、甲戌(等组合),可考中举人。
(搭配为)甲寅、丁丑(等组合),可考中举人。
(搭配为)丁卯、庚戌(等组合),会遭遇横祸而死。
注解:
王国光:明代官员,曾任户部尚书,此处为历史命例佐证。
少卿:古代中央机构的副长官,如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等,明清为正四品或从四品。
副使:明清时期按察使司副使,省级监察官员,从四品,分管司法、监察。
两干不杂:指天干只有辛(日主)、戊(印绶),无其他天干干扰,格局纯粹,故能显贵。
主政:明清时期对主管某部门政务官员的称呼,多为中级官职,如六部主事等。
凶死:指非自然死亡,如横祸、刑杀等,体现命局中刑害、官杀过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主要围绕辛金日主生于戊戌时的命理特征展开,通过五行生克、十神配置及格局分析,系统阐述了不同辛日(辛丑、辛卯、辛巳、辛未、辛酉、辛亥)在此特定时柱下的吉凶祸福与人生轨迹。
以下是核心内容的总结:
一、基础命理框架
1. 五行与十神关系
辛金生于戌时,戌为辛金禄堂(禄地),且戌中戊土透出为正印,形成“印绶生身坐禄堂”的格局。
辛金以丙、丁为正偏官,戌为火库,暗藏官星,但需天干透出或地支冲合方可发挥作用。
时柱戊戌中戊土正印为核心用神,生扶辛金,但若财库(戌)未被冲开(如遇丑、辰),则财星暗藏不显,需依赖大运流年激活。
2. 核心歌诀解析
六辛日生时戊戌,印绶生身坐禄堂:强调辛金得禄于戌,印星生扶,基础稳固。
有托福人难靠祖,不通月气是平常:若命局中印绶有力(通月气),则难继承祖业,需自立门户;若月令不助(如木火旺而金弱),则运势平常。
辛日戌时财库闭,如开须待丑辰来:戌为辛金财库(火为财),需丑、辰冲开戌库,或天干透甲(财)、丙(官),方能财官双显,富贵可期。
二、六辛日分论
1. 辛丑日戊戌时
特征:丑戌相刑,早年多波折,但辰戌丑未月生(印绶旺)或行南运(火土)可大贵;寅巳月生(正官透)亦显贵,子午卯酉月生则以武职见长。
案例:辰戌丑未月生,印绶深厚,行火运可至高位(如“行南运,大贵”)。
2. 辛卯日戊戌时
特征:卯戌相合,暗藏财官,但卯戌合火易化财为煞,需木火运(如亥、卯月)引化,可获五、六品官职;若逢刑害(如子卯刑),则性格贪婪(饕餮),六亲缘薄。
忌月:辛卯月克父母,辛巳月大凶。
3. 辛巳日戊戌时
特征:巳戌拱火,官印相生,辰戌丑未月生(印绶旺)主文贵且少病;戌月行木火运可任风宪之职(监察官);若生土厚之地(如中原),贵气更显。
忌神:忌丙丁火透干或午火冲子,否则破格。
4. 辛未日戊戌时
特征:未戌相刑,性格凶暴,易伤妻子,但寅巳午戌丑月生(火土旺)可显贵;申子辰亥月生(金水旺)则以“金水渏秀”格局尤贵,主中年发福。
争议点:部分文献称其“克父母”,但身旺时可化解。
5. 辛酉日戊戌时
特征:酉戌相害,早年多刑克,但巳酉丑辰戌未年月生(金土旺)可成“魁元”之命(科举夺魁),官至卿相;若行南运(火土),则武职权重。
忌神:忌寅卯木运,否则破格招灾。
6. 辛亥日戊戌时
特征:亥戌相害,心机深沉(“机谋奸猾”),但辰戌丑未月生(印绶旺)可显贵;若行南运(火土),则“凶后发”,晚年得志。
特殊格局:亥月生无官星,伤官伤尽,主富但子息稀少。
三、关键论断与大运影响
1. 财库与格局破立
戌为辛金财库,需丑、辰冲开或天干透财官(甲、丙),方能“钥匙开藏”,财禄通达。
若财库未开且印绶过旺,则易“财印交错”,需权衡取舍——财轻取印则贵,印轻取财则富。
2. 大运吉凶
南运(火土):助官星、开财库,多主显贵,如辛丑日“行南运,大贵”。
北运(金水):若身弱可助金,但身旺则加重刑害,如辛酉日“不行南运,三、四品贵”。
木运:若官星透干,木火运可生官;但若木旺克土(印星),则破格招灾。
3. 特殊格局与禁忌
印绶格:辰戌丑未月生,印星旺盛,以文贵为主,少病灾。
财官格:寅巳午月生,官星透干,需印星化煞(如辛巳日“寅巳午月,正官贵显”)。
忌神组合:天干忌丙丁(官杀混杂)、地支忌午(冲子),否则功名难成,晚年方发。
四、总结与实践启示
“”的核心在于印绶生身与财库开闭的动态平衡。
辛金日主需依赖戊土正印生扶,但财库(戌)的激活是富贵的关键。
不同辛日因地支组合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吉凶倾向:
吉局:以印绶旺(辰戌丑未月)、官星透(丙丁)、财库开(丑辰)为上,主显贵扬名。
凶局:以刑害多(如丑戌、卯戌)、财库闭、官星隐为下,需大运流年补救。
命理实践中,需结合四柱整体配置(如是否“金水渏秀”“金火化象”)及大运走势综合判断,不可单以时柱论命。
这一章节充分体现了《三命通会》“因日而异、因时而变”的辩证思维,为传统命理分析提供了经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