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旺盛的德性顺应时节,就称为“旺”,比如春天木气旺盛。木气旺盛就会生火,火是木所生之子,子承父业,所以火处于“相”的状态。
木依靠水来生长,生养我的是父母,如今子嗣得时,登上了显着荣耀的地位,而生养它的就应当知道要隐退了,所以水处于“休”的状态。
“休”意味着美好到了极致,有安然无事的含义。火能够克制金,金是木的“鬼”(在五行相克关系中,被克者对主克者而言称“鬼”),金被火克制,无法施展其能,所以金处于“囚”的状态。
火能够生土,土是木的“财”,财是隐藏的东西,草木生长时,土的气就像尘埃般消散,所以春天木气旺盛克制土,土就处于“死”的状态。
夏天火气旺盛,火生土,所以土处于“相”的状态;木生火,所以木处于“休”的状态;水克火,所以水处于“囚”的状态;火克金,所以金处于“死”的状态。
六月土气旺盛,土生金,所以金处于“相”的状态;火生土,所以火处于“休”的状态;木克土,所以木处于“囚”的状态;土克水,所以水处于“死”的状态。
秋天金气旺盛,金生水,所以水处于“相”的状态;土生金,所以土处于“休”的状态;火克金,所以火处于“囚”的状态;金克木,所以木处于“死”的状态。
冬天水气旺盛,水生木,所以木处于“相”的状态;金生水,所以金处于“休”的状态;土克水,所以土处于“囚”的状态;水克火,所以火处于“死”的状态。
看夏天大旱的时候,金属和石头都好像要熔化流淌,水土被烤得焦干;六月暑气蒸腾,寒气消失殆尽。秋天金气强盛,草木枯黄凋零;冬天极为寒冷,水结成冰,火气顿时减弱。从这些现象中,五行的“旺”与“死”,大致可以看出来了。大概四季的更替,节气结束就会转换。五行的特性,功效完成必然走向反面。所以阳气达到极致就会下降,阴气达到极致就会上升,太阳到了中午就会向西倾斜,月亮圆满之后就会亏损,这是自然的常理。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势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受损,财富聚集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消散,年少之人反而可能衰弱,快乐到了极点反而会悲伤,这是人之常情。所以一盛一衰,或得或失,兴衰进退,都难以逃脱这个道理。
《经》中说:“人虽然比万物灵动,但命运也无法逃脱五行的制约。”这句话可谓说尽了其中的道理。
五行在十二宫中寄生,分别是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循环往复,没有尽头。大自然的造化与人的情况大体相似,在十二宫中循环,就如同人世的轮回。
《三命提要》中说:“五行在十二宫中寄生,第一种状态叫受气,又叫绝,也叫胞,这是因为万物还在地下,没有具体的形象,就如同母亲的腹中还空无一物。
第二种状态叫受胎,天地之气交融,氤氲化生万物,这时万物在地下开始萌芽,刚刚有了气息,就像人承受了父母的精气。
第三种状态叫成形,万物在地下逐渐成形,就像人在母亲腹中逐渐成形。
第四种状态叫长生,万物开始生长,蓬勃向荣,就像人刚刚出生并逐渐成长。
第五种状态叫沐浴,又叫败,因为万物刚刚出生,形体柔弱脆弱,容易受到损害,就像人出生后第三天要沐浴,几乎到了困厄的境地。
第六种状态叫冠带,万物渐渐繁荣秀丽,就像人穿戴好衣冠。
第七种状态叫临官,万物既已秀丽并且结果实,就像人到了可以出仕做官的阶段。
第八种状态叫帝旺,万物成熟,就像人的事业兴旺发达。
第九种状态叫衰,万物的形体开始衰败,就像人的气开始衰弱。
第十种状态叫病,万物如同人患病一样。
第十一种状态叫死,万物如同人死去一样。
第十二种状态叫墓,又叫库,因为万物成就功业后收藏于库中,就像人生命终结后归于坟墓。
归墓之后又会重新受气,进入胞胎状态而再次生长。凡是推断命运的造化,见到处于生旺状态的,未必就当作吉利的论断;见到处于休囚死绝状态的,也未必就当作凶险的说法。如果生旺的程度太过,就应当加以克制;如果死绝的程度太过,就应当加以生助扶持。其中的奥妙在于懂得变通,古人把胎、生、旺、库看作四贵,把死、绝、病、败看作四忌,其余的看作四平,这也只是大概的说法。”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一、五行旺相休囚死:阐述五行在不同季节的旺衰状态。春季木旺,因木生火,火为子而相;木由水生,子旺则水休;火克金,金受克而囚;木克土,土死。同理,夏季火旺,土相、木休、水囚、金死;六月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秋季金旺,水相、土休、火囚、木死;冬季水旺,木相、金休、土囚、火死。通过自然现象,如夏旱、秋木落等,说明旺死之象,揭示五行随季节循环,盛极而衰的规律。
二、五行寄生十二宫:介绍五行在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十二宫的循环状态,类比人生从孕育到死亡再重生的过程。《三命提要》对各宫状态形象解读,如绝时万物无形,长生如人始生向荣。同时强调看命时,生旺非全吉,休囚死绝非全凶,应视情况制伏或生扶,古人对十二宫有四贵、四忌、四平的大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