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路宁正自翻看一本万寿道藏中极珍稀、极罕有的一本古版《玉枢消灾宝诰》,忽然觉得周遭水汽骤凝,一层白雾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瞬息间便笼罩了整个河面。
本来清河上船只往来不休,人声桨影不绝,但这白雾一起,许多船只的踪迹连带船上发出的声息便自都没了,仿佛偌大的清河之上,就只有路宁这一叶孤舟罢了。
路宁本来正自在心中琢磨《玉枢消灾宝诰》中几句摘自上古道经中的只言片语,此时不免眉头微蹙,将本身神识散了出去。
“咦,这是什么雾气,居然连我的神识都穿之不透?”
不运神识倒也罢了,一动神识,路宁却是更加奇怪了,心中微微生出一丝警觉来。
要知道以路宁如今的修为,神识已然能离体数百丈,隔空御剑也差不多是这个距离,可见其神识之强大,远比同境界的其他道门之士更强。
但面对着河水之上的淡淡白雾,路宁的神识却是有如泥牛入海一般,完全起不了作用,只探查出十数丈远便自需要收回,否则必定要迷失于白雾之中。
“这雾气自然纯粹,毫无浊气,当不是邪魔所为,不过能布此奇雾者,道行必远高于我,须得小心一些才是。”
路宁心中警惕,但却不曾收了书、改了路,依旧大着胆子驾舟沿河水而下,渐渐撞入了白雾深处。
到得此时,便是小舟之上也是伸手不见五指,路宁正自暗中琢磨造就这片白雾的究竟是何等妙法,却听得耳中忽然有个女子声音道:“还以为是哪家的小泥鳅偷跑至此,怎么却是个小道士?”
这声音有如露滴蕉叶、清亮却又略带空灵。
路宁闻言不禁一怔,未及反应,却又听得这个声音继续说道:“咦,这本书倒有些意思。”
话音刚落,路宁掌中的《玉枢消灾宝诰》便自“嗖”的一声脱手飞出,径直没入浓雾深处,消失不见。
“好厉害,此女是谁?”
路宁心中暗叫一声厉害,他如今阴阳有无形真气遍布全身,,手上何止有千斤之力,这说话的女子却能轻描淡写地隔空摄走他手中枯黄脆弱的一本古籍,还让路宁连反抗的念头都来不及升起,这等本事端得是匪夷所思。
好在随着这本《玉枢消灾宝诰》飞走,小舟四周的白雾也渐渐稀薄了几分,一艘华美绝伦的画舫在雾气中半隐半现,渐渐来至路宁的小舟之前。
此舫非比寻常,长约十丈,三层重檐,极尽奢华。
上层绘着鸾凤衔芝,中层窗棂皆镂冰纹,下层舷侧则悬着青铜衔环,整艘画舫朱栏玉砌,飞檐悬着八棱琉璃宫灯,白雾在灯间穿流,映得灯中烛火明明灭灭,恍若天上晨星坠于人间。
最奇怪的,画舫虽然富贵堂皇,却是不耐风浪,本该在内湖才见得到,可此刻却出现在这清河上。
路宁面色凝重,他已然看出这画舫隐含无穷宝光,显然并非普通船只,无论雕梁画栋、冰纹铜环,还是八棱琉璃灯,居然都是久经祭炼的法宝,任意一件,品质都不次自己的玄雷剑!
诸多这等品质的法宝组成一艘画舫,此物品阶必定超过五阶甚多,怕不是七阶法宝之中的极品?
“好家伙,这是何人的座驾,居然是一件高阶的法宝,难不成又与清河龙君有关?”
“不对,没有真龙气息,也没有魔气佛光,莫非是我道门前辈,又或者什么水中神只?”
路宁用神识贴近感应,却未曾有什么收获,心中不免惊疑不定,却听那画舫之中又传出了先前女子的声音,“小道士,你一身阴阳有无形真气,是紫玄七真谁的门下?”
紫玄山六代一共有七大弟子,倒出了六大元神,虽有一人意外陨落,但天下各门各派依旧以紫玄七真呼之。
这其中大师兄便是卢苍岭真人,剑术法力均是紫玄第一,其后依次便是陨落的岳青峰真人,掌教的九曲真人申长河,精通阵道的徐之溪真人,丹药第一的温半江真人,唯一的女子冷玉岩真人,以及意气张扬的明云山真人。
这女子张口就问紫玄七真,却是窥出了路宁修为的底细,知道他是修炼的紫玄山雷法、练气法,因而才有此问。
“回前辈的话,晚辈路宁,乃是温真人门下弟子,才得列入门墙不久,于七代之中排名第十二。”
“哦,原来是温半江的徒弟,难怪看你根基浑厚,还有上品真气、五阶的飞剑傍身,只是你明明是紫玄山的弟子,怎么却有清河龙宫的避水玉?”
画舫中的女子声音清冷,但似乎对紫玄山很是了解,而且法力高绝,虽未现身,却把路宁底细看了个通透。
“此乃是晚辈当年在清河龙君处初遇恩师,无意中得来的东西,倒叫前辈见笑了。”
这块霓虹避水玉的来历有些尴尬,故此路宁虽带在身上,也不惮让人知道,却不好意思直说其来历,只得含糊而过。
好在画舫中的女子并未追着避水玉不放,只是微微一笑道:“先前见着此玉,还以为是敖家的小泥鳅在此游历,所以现身一见,没想到却是温半江的徒儿……不过也算不虚此行。”
“小道士,”她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你方才所看的这本《玉枢消灾宝诰》,是从何处得来?”
“回前辈的话,此乃是大梁天子下旨编纂之《万寿道藏》中的一册,晚辈无意中得来的。”
“果然是《万寿道藏》!”女子声音透着一丝了然,“予便说这本宝诰散佚多年,世上绝少,等闲难得一见,想不到当年大梁朝廷却搜罗到了一部,还编入了道藏之中。”
“小道士,予听说《万寿道藏》在大梁天京万寿观收藏,有天子龙气镇压,怎会落在紫玄山弟子的手里?”
画舫中女子法力高深莫测,起码也是元婴以上的级数,路宁自思若非必要,实在不需在此小事上扯谎,遂坦然相告道:“前辈,晚辈如今得了混元宗仙官符诏,在大梁朝中暂做一任仙官,因缘际会之下,才得了这一部万寿道藏。”
“咦?”女子有些讶异,“听你这话意,莫非全套四万八千册道藏,你都得在手中了不成?”
路宁微一沉吟,方才应道:“不错。”
画舫内静默片刻之后,那女子声音才又响起,带着一丝感慨,“小道士,予听闻这部道藏编纂之时,编入了不少罕世的孤本,虽然都是人间流传之道经,并无仙家的妙法,却也甚是难得。”
“却不知可否容予一观这道藏?”
这画舫中女子的语气甚是平和,并无盛气凌人之感,路宁虽不知其来历身份,却也晓得必定非同小可,因此略作考虑之后,便道:“虽不知前辈为何要看道藏,不过这些书我取来亦是为增广见闻,前辈要看,晚辈自然不会阻拦。”
说罢,路宁便自放开了两间镯的禁制,将内中的空间展露出来。
这两间镯虽然神奇,内蕴偌大空间,藏着不少宝贝,却也不在那画舫中女子的眼里,一股微不可查却浩瀚深邃的神识轻轻扫过两间镯,旋即专注于那藏经楼内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上。
“呀,果然有不少绝版的古籍孤本,连予都不曾见过。”
画舫中女子声音略略拔高了一些,显然有些高兴,“小道士,这些道藏可否容予拓印一份?放心,不会损了古籍本身,只影了副本便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