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昂凯旋的余热尚未散尽,一场突如其来的“天谴”之说,便如同瘟疫般在长安城中蔓延开来。
起初,只是钦天监下属的几名低阶官员,在观测天象时,“意外”发现紫微垣旁有赤气贯空,形如利刃,直指帝星。继而,太庙祭祀时,供奉的先帝灵位前,长明灯无故摇曳欲灭。没过两日,京畿地区接连出现异象:渭水河水一夜泛红,南山有巨石自然崩裂,甚至有流言称夜间听见坊市间有鬼哭之声。
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在有人刻意引导下,迅速被串联起来,指向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天降警示,国有妖孽,干犯天和,故而上苍震怒!
流言起初隐晦,并未明指妖孽为何人。但很快,坊间便开始有“知情者”窃窃私语,将矛头隐隐指向了刚刚立下不世之功、风头无两的辅国大将军、天策上将陈昂。理由看似“充分”:陈大将军用兵如神,已非凡人所能及,西域之战更似有鬼神相助;其归朝后,天象便生异变,岂非巧合?更有甚者,翻出陈昂来历不明、崛起过速的旧账,暗示其乃“非我族类”,其强大力量或许正是引来天谴的根源。
这股阴风,吹得又快又疾。原本对陈昂敬若神明的百姓,开始变得将信将疑,一些士大夫清流,本就对武将权势过重心存芥蒂,此刻更是纷纷上书,或明或暗地请求陛下“敬天法祖”,彻查天象异变之因。
朝堂之上,气氛顿时变得诡异起来。原本一些向陈昂示好的官员,立刻缩回了触角,变得噤若寒蝉。长孙无忌虽未直接表态,但其门生故旧中,已有数人上书附和“敬天”之说,要求“安抚天意”。
李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绝不相信陈昂是什么“妖孽”,但“天谴”之说自古便对皇权有着极强的约束力,尤其对于他这位登基未久、威望尚需巩固的新君而言,更是如此。若置之不理,恐失臣民之心;若顺应流言调查陈昂,则无疑是自断臂膀,寒了功臣之心,更会让他陷入被权臣裹挟的境地。
“荒谬!无耻!”御书房内,李治气得将几份奏折狠狠摔在地上,“陈师刚刚为国立下大功,这些人便迫不及待地欲加之罪!什么天象异变,分明是有人搞鬼!”他第一时间便怀疑到了袁天罡身上,唯有这位执掌钦天监的国师,才有能力、有动机导演这一切。
陈昂被急召入宫。他步入御书房时,神色依旧平静,仿佛外界汹涌的暗流与他无关。
“陈师,你都听到了?这……这分明是冲着你来的!”李治又急又怒。
陈昂拾起一份奏折,扫了一眼,淡淡道:“陛下息怒。跳梁小丑,伎俩而已。”
“可如今流言汹汹,朕若不做表示,只怕……”
“陛下不必为难。”陈昂打断李治,“清者自清。臣愿当众于承天门外,设坛祭天,以明心迹,请陛下与满朝文武、长安百姓一同观礼。”
李治一愣:“祭天?陈师,这……若届时再有异变,岂非坐实了流言?”他担心这是袁天罡的陷阱,等待陈昂在祭天时发动更惊人的“天谴”。
陈昂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陛下放心。若是真天谴,臣自当领受。若是人祸……正好让天下人看清,究竟是谁在装神弄鬼,欺君罔上!”
他的眼神中透着无比的自信与冷冽。袁天罡想用“天命”、“天象”来压他,却不知,他这位穿越者,本身便是最大的“变数”,最不信的,就是所谓的“既定天命”!
李治见陈昂如此镇定,心中稍安,虽仍有疑虑,但还是选择相信陈昂,下旨三日后于承天门外设坛,由天策上将陈昂主祭,以安民心。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无人料到陈昂竟敢主动迎击这“天谴”流言。支持者佩服其胆魄,观望者觉得他过于托大,而暗中策划者,则冷笑连连,等待着祭坛之上,陈昂被“天威”碾碎的景象。
袁天罡于钦天监内,得到消息后,只是冷哼一声:“自寻死路!”他早已在祭坛周围布下暗手,引动地脉阴煞与星力干扰,届时只要陈昂踏上祭坛,便会引发种种“不祥”之兆,坐实其“妖孽”之名。他甚至准备了后手,若陈昂有能力抵抗,便不惜损耗修为,强行引动更强烈的天地异象。
三日后,承天门外,人山人海。祭坛高筑,旌旗招展。李治率文武百官亲临,长安百姓更是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
吉时已到,陈昂一身紫色朝服,缓步登上祭坛。他神色肃穆,举止从容,仿佛丝毫未受流言影响。
就在他踏上祭坛最高层,准备点燃香火的那一刻——
“轰隆!”
一声闷雷凭空炸响,原本晴朗的天空骤然阴云密布,狂风卷地而来!祭坛周围的旗帜被吹得猎猎作响,几乎折断!
观礼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惊恐之声四起!
“看!天怒了!”有人失声惊呼。
袁天罡隐藏在百官之中,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成了!
然而,祭坛之上的陈昂,却仿佛对天地变色毫无所觉。他稳稳地点燃了香火,插于炉中,然后转身,面向台下惊慌的众人,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袁天罡所在的方向。
他并未诵读冗长的祭文,而是运起真元,声音如同黄钟大吕,清晰地传遍整个广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言可畏,岂能代天立言?陈某行事,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中对得起陛下与黎民!今日在此,非为祈福,只为问心!若天道有知,当明鉴忠奸!若有人假借天意,行构陷之事……”
说到这里,陈昂猛地抬手,指向天空那翻滚的乌云,一股磅礴浩瀚、远超凡人理解的气息骤然从他身上爆发出来,隐隐与这方天地形成某种对抗!
“……则此等魑魅魍魉之辈,方为真正干犯天和之妖孽!其行,天必谴之!”
话音未落,他并指如剑,一道凝练至极、蕴含着《神鬼七杀令》破煞诛邪意境的凌厉气劲,并非射向任何人,而是直冲云霄,射入那浓重的乌云之中!
“刺啦——!”
如同布帛被撕裂的巨响传来,那凝聚的乌云竟被这道气劲生生洞穿一个窟窿!一缕耀眼的阳光如同金色利剑,透过窟窿直射而下,恰好将祭坛之上的陈昂笼罩其中!
与此同时,天空中那沉闷的雷声、呼啸的狂风,竟如同被一只无形大手扼住,瞬间平息了大半!
阳光下的陈昂,紫袍闪耀,面容肃穆,宛如天神下凡!
这一刻,万籁俱寂。
所有人都被这逆转天地、言出法随般的一幕惊呆了。
所谓的“天谴”,在陈昂一指之下,竟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反倒是他那一句“假借天意者,方为妖孽”,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每个人心上。
袁天罡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第一次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他感受到自己布下的阵法被一股更霸道、更本源的力量强行干扰、甚至击破!这陈昂,竟能直接对抗、甚至驱散他引动的天地之力?!
李治激动得几乎要站起身来,紧紧握住了拳头。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大将军威武!”
紧接着,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骤然爆发,彻底淹没了之前所有的疑虑与恐惧!
陈昂立于祭坛,沐浴在阳光中,冷漠地看向脸色铁青的袁天罡。
天谴?不过是一场拙劣的人祸罢了。而这,仅仅是他反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