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能缓过气了,便艰难的爬起身,走到郭守义面前,深深的做了个揖,由衷的赞道:“老将军果然神力非凡,老当益壮,令人敬佩。
当时若不是您救子心切,我又怎么会得逞?今日一战,我李达输的心服口服,你动手吧。”说着闭上眼睛。
郭守义见他如此爽快又大义,便道:“事已过去,一切都结束了。我还要你性命做什么?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留着吧,你的妻儿比我更需要。”
李达内疚的道:“感谢老将军饶我性命。我砍了您一条腿,那我就还您一条。”
他说罢,快速抽出身边士兵的大刀,毫不犹豫的对着自己的右腿用力砍了下去。
随着咔嚓一声响,鲜血瞬间浸透了棉裤,顺着裤腿流了下来,李达闷哼一声,却紧咬着牙关,没有倒下。
郭守义一惊,看着那条软塌塌的右腿,忙上前扶住他:“你这又是何苦呢!唉,其实我们胜利的那一刻,你我的恩怨就已经一笔勾销了。”
李达惨笑:“老将军大仁大义,我李达虽为敌将,也知恩怨分明。我砍了您一腿,自当偿还。不然,我这辈子都不会放过我自己。”
乾帝见状,终究心中不忍,却也不好发作。
郭守义微微点头道:“李将军,腿还能治好,赶紧回去治疗吧。大乾需要你这样的英雄,你的妻子需要你这样有担当的丈夫。”他对李达的这份血性确实很欣赏。
乾帝忙对吩咐随行御医:“快将李将军带下去救治,务必将他的腿治好。”
启国众将士见此,皆对李达的行为感到意外,也不禁对他生出几分敬意。
郭胜走上前,说道:“李将军,你有此气节,我也便饶你一命。日后若再与我启国为敌,休怪我郭家父子不留情面。”
李达惨白着一张脸,道:“谢少将军不杀之恩,日后若有机会,定当报答。”
乾帝见李达被带了下去,也惊诧于郭守义的腿与常人无异。
便问道:“郭老将军,你的腿是怎么被接好的?大启果真有此神人。”
郭守义眼中闪过一丝自豪,毫不吝啬的脱下军靴,撸起右腿:“陛下,彻底断了,又如何能让它复原?我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站了起来。”
乾帝一看,他那半截右小腿竟然是精雕细琢的木腿。
乾帝不禁动容,看着那木腿道:“老将军身残志坚,为国为民,实乃大启之幸。”
郭守义朗声道:“陛下,臣不过是尽了本分。如今腿虽残,可这心依旧滚烫,还能为我启国再上战场。”乾帝点头赞许。
陈峰在一旁听着,心中对大启君臣的气度又多了几分敬佩。如今两国言和,战场上的气氛也不再剑拔弩张,而是多了几分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意。
这时,徐怀平走上前,对着乾帝拱手道:“陛下,如今两国言和,不如趁此机会举办一场宴会,一来庆祝和平,二来也增进两国情谊。”
乾帝不假思索的点头道:“这位将军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当下便安排人去筹备宴会。
宴会之上,两国将领齐聚一堂。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
李达拖着一条伤腿,也坐着轮椅前来。
乾帝端起酒杯,对着陆靖寒说道:“太子殿下,我敬你一杯,感谢你优待俘虏。”
陆靖寒也端起酒杯,沉声道:“陛下不必言谢,此乃我陆靖寒为人之责。愿两国自此再无战事,永享和平。”说罢,一饮而尽。
乾帝亦将杯中酒饮尽,目光扫过众人,笑道:“今日这宴会,便是两国交好之开端。诸位皆可尽情畅饮,莫要拘谨。”众人纷纷举杯,高呼万岁。
这时,一名启国将领起身,略带醉意道:“贵国陛下也如此重义,我等敬佩不已。不如我等以武会友,为这宴会添些彩头如何?”
众人皆觉有趣,纷纷响应。
李达虽腿伤未愈,却也来了兴致,道:“我虽腿不便,也喜热闹,武的不行,若有文的,也想与诸位切磋一二。”
于是,众人来到场地中央。
郭胜率先上场,与乾国一位年轻将领过了几招,两人皆是点到为止。
随后,其他将领也纷纷上场,一时间,刀光剑影,喝彩声不断。
乾帝等一众文臣在一旁看得兴起,连连叫好。
陆靖寒也嘴角嵌笑,看着这一切。
宴会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持续到深夜,两国将领之间的隔阂也在这一场宴会中淡化,仿佛之前的战争从未发生过一般。
凤栖宫,皇后惊心的听着陆靖轩汇报着陆靖寒的战况。
探子传来消息,曹仁还好好的在军营当值,且跟其他将领走的很近,想动手很难。
当得知陆靖寒花十万块钱买的消息后,皇后吓得一屁股坐了下来,冷汗湿透了后背。
她惊恐地说道:“陆靖寒竟如此聪明,他肯定已经猜到是我们在背后搞鬼了。这可如何是好?”
陆靖轩眉头紧锁,来回踱步:“母后莫慌,如今陆靖寒远在边城,一时半会也回不了京城。我们还有时间想对策。”
就在这时,一名宫女欠身而入,恭敬的道:“皇后娘娘,皇上听闻太子跟乾皇签约了和平协议。龙颜大悦,要下旨昭告天下。”
皇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对着那宫女道:“知道了。你去向内务府传本宫懿旨,本宫明日要去皇觉寺进香。”
宫女领命退下后,她咬牙切齿道:“明日见到你外公,再做打算。你跟风羽公子也商量一下,看下一步怎么办。”
倚梅苑的梅花开的正旺,火红的一片,风羽公子漫步丛中,若有所思。心中默默的数着羊,一遍又一遍。
终于,他停下脚步,缓缓抬起头,看着那娇艳的梅花。
突然,他敏锐地察觉到有气息靠近,嘴角微微上扬。
果然,太子妃王茈玫带着鹰儿,手挽竹篮,翩翩而来。
风羽公子一双桃花眼望向她,待她走近,微笑着施了一礼:“草民参见太子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