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

第六十一章 归途偶遇落魄道 稚子仁心施援手

时光荏苒,转眼间,秋意渐浓,田里的庄稼已收割完毕,空气中弥漫着新谷的清香和淡淡的草木枯黄气息。陈彦的生活也步入了新的轨道。每日清晨,他带着石头一同前往赵府求学,傍晚时分,主仆二人再一同踏着夕阳返回陈家沟。

石头自从来到陈家,仿佛换了个人。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对陈彦的吩咐无不尽心尽力。每日早早起床,将陈彦的书房打扫得一尘不染,笔墨纸砚摆放得整整齐齐。待陈彦起身,他已备好温水。到了赵府,他安静地在门房等候,绝不打扰内院清静。放学路上,他主动帮陈彦背着书箱,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主人的感激。

陈彦对这个比自己大三岁,却因苦难而显得格外早熟懂事的“书童”也十分照顾。闲暇时,他不仅教石头认字写字,还给他讲一些书中的道理和故事。石头学得极其认真,进步神速,这让陈彦颇感欣慰。主仆二人之间,渐渐生出一种超越主仆的、近乎兄弟般的情谊。

小草在陈家也过得如鱼得水。张桂娘和李秀娟待她如同己出,从不让她干重活,最多就是让她帮着照看年纪相仿的陈秀、陈康,或者洗洗自己的小件衣物。小草性格温顺乖巧,很快便和陈秀、陈康玩到了一起,成了他们的小跟班和玩伴。她那怯生生的眼神渐渐被天真烂漫的笑容取代,苍白的小脸也红润了起来。陈家上下,都很喜欢这个懂事又可怜的小丫头。

这天下午,陈彦在赵府听赵先生讲解完《诗经》中的《蒹葭》一篇,心中正回味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与石头一同告辞回家。秋日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路边的野草挂着晶莹的露珠,已有几分凉意。

两人一边走着,陈彦一边随口考校石头今日新学的几个字,石头对答如流,陈彦满意地点点头。正当他们快要走到通往陈家沟的岔路口时,走在前面的石头突然“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公子,您看那边……”石头指着路边不远处的一丛枯黄的蒿草丛,声音带着一丝紧张。

陈彦顺着石头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草丛里似乎蜷缩着一个人影。他心中一紧,示意石头小心,两人慢慢靠近。

走近了才看清,那果然是一个人。只见他穿着一身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破旧道袍,沾满了泥土和草屑,头发灰白,胡乱地纠结在一起,脸上布满污垢,看不清容貌。他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仿佛失去了知觉。身边放着一个破损的竹篓,里面似乎空无一物。

“是个道士?”陈彦皱了皱眉。看这道士的形容,落魄至极,像是经历了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所致。

“公子,他……他还活着吗?”石头有些害怕地小声问道。

陈彦壮着胆子,又靠近了些,蹲下身,伸手探了探道士的鼻息。气息虽然微弱,但尚存。他又轻轻推了推道士的肩膀,低声呼唤:“道长?道长?您醒醒?”

那道士毫无反应,身体冰冷。

陈彦心中不忍。他来自一个倡导救死扶伤的时代,眼见有人落难,无法坐视不理。他立刻对石头吩咐道:“石头,你快跑回村!去叫大山叔和铁柱叔,让他们赶紧套上牛车过来!再让我娘准备些热汤水!快!”

“是!公子!”石头见主人神色凝重,知道事情紧急,应了一声,转身撒腿就往村里狂奔而去。

陈彦则留在原地,他不敢随意移动昏迷的人,怕造成二次伤害。他脱下自己的外衫,小心翼翼地盖在道士身上,希望能给他一点温暖。秋风吹过,带着寒意,陈彦穿着单衣,不禁打了个冷颤,但他依旧守在旁边,密切观察着道士的状况。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陈彦看着道士苍白干裂的嘴唇和深陷的眼窝,心中猜测着他可能遭遇的苦难。是云游四方盘缠用尽?还是遭遇了盗匪?或是身患重病?无论如何,既然遇上了,就不能见死不救。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远处传来了牛车的吱呀声和急促的脚步声。只见石头领着大山和铁柱,赶着牛车匆匆而来,陈延峰不放心,也跟了过来。张桂娘心细,还让大山带了一壶温水和几个蒸饼。

“彦儿!怎么回事?”陈延峰跳下车,看到地上的道士,也是一惊。

“爹,这位道长昏倒在路边,还有气息,但很微弱。得赶紧弄回家救治。”陈彦简要说了一下情况。

大山和铁柱都是有力气的汉子,在陈彦的指挥下,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昏迷的道士抬上了铺了干草的牛车。陈彦重新穿上外衫,和石头一起坐在车辕边,陈延峰赶着车,一行人急匆匆地返回陈家。

回到家中,这道士的出现又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陈满仓和王氏闻讯出来,看到牛车上气息奄奄的道士,也是连声道“阿弥陀佛”,催促赶紧安置。

陈彦让大山和铁柱将道士抬到一间平时堆放杂物的空房,这里相对安静。张桂娘早已铺好了干净的草垫和旧被褥。将道士安顿好后,陈彦立刻让石头去请村里略懂些草药、会处理些小伤小病的陈老郎中。

陈老郎中很快提着药箱赶来。他仔细检查了道士的情况,翻看了他的眼皮,又搭了许久的脉,最后松了口气,对围在门口的陈家人说道:“大家别慌。这位道长脉象虚浮无力,但并无大碍,身上也无明显外伤。依老夫看,他这是长途劳顿,加上饥寒交迫,体力耗尽才昏厥过去的。并非什么疑难杂症。”

听到这话,众人都松了口气。

陈老郎中继续道:“眼下最要紧的是补充元气。先喂他些温热的稀粥或糖水,要慢慢喂,切不可操之过急。等他缓过劲来,再逐渐进食些易消化的食物。好生将养几日,应该就能恢复过来。我开一副温补元气的方子,回头让石头跟我去取药,煎了给他服下,有助于恢复。”

“有劳陈爷爷了!”陈彦连忙道谢,让母亲去准备稀粥,又让石头跟着郎中去取药。

送走郎中,陈家人便忙碌起来。张桂娘细心地将稀粥熬得烂烂的,晾温了,由陈彦亲自用小勺,一点点地撬开道士的牙关,小心翼翼地喂了进去。起初道士毫无反应,喂进去的粥水大多从嘴角流了出来。陈彦极有耐心,用布巾擦拭干净,继续尝试。喂了约莫小半碗后,道士的喉咙似乎动了一下,发出了微弱的吞咽声。

“有效果了!”在一旁帮忙的王氏惊喜道。

陈彦心中一喜,继续耐心地喂食。又喂了几口,道士的呼吸似乎也变得有力了一些。喂完粥,又过了一会儿,陈老郎中开的药也煎好了,陈彦又如法炮制,将药汁慢慢喂了下去。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晚。陈彦安排大山晚上在厢房外间守着,随时照应,这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

夜里,陈彦躺在床上,却有些睡不着。他想着那位昏迷的道士,不知他来自何方,有何经历。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一个孤身云游的道士,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的故事与艰辛。救下他,或许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道长而言,却可能是生死一线。这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个时代个体生命的脆弱,以及“仁心”二字的重量。

而此刻,在陈家那间简陋的厢房里,那位落魄的道士,在温暖的被褥和药力的作用下,脸色似乎恢复了一丝血色,沉沉睡去。

------

(第六十一章 完)

------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逍遥县男:开局被塞了七个老婆日曜南明三国之召唤群皇降世特种兵穿越刘备再造大汉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开局废太子:召唤罗网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红楼:这庶子怎么又争又抢骏驰青霄成语大搞笑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临安风骨箭神三少爷清欢渡:味染人间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跟宋江决裂后,我二龙山强的可怕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