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脉的雪峰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白光,陆沉团队伪装成登山爱好者,背着登山包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根据“沙狐”提供的坐标,“蜂巢”据点藏在山脉深处的一处冰川峡谷中,峡谷入口被茂密的云杉林遮挡,只有一条狭窄的栈道能通行。苏晴拿着卫星导航仪,眉头紧锁:“队长,前方三公里有强电磁干扰,卫星信号被屏蔽了,只能靠地图和指南针前进。”
陆沉接过地图,指尖划过标注的“蜂巢”位置:“这里是冰川融水形成的暗河,‘守望者’应该是利用暗河建造了地下据点。赵刚,你在前开路,注意脚下的冰裂缝;苏晴,跟在中间,监测电磁信号来源;我断后,警惕后方的追兵。”三人刚走进云杉林,就听到头顶传来“咕咕”的鸟鸣,陆沉抬头,看到一只羽毛呈墨色的鸟停在树枝上,鸟爪上绑着微型信号发射器——是“守望着”的侦查鸟。
“被发现了。”陆沉低声道,立刻拉着苏晴躲到一棵大树后。下一秒,栈道上方的岩石后传来枪声,子弹打在冰面上溅起碎冰。赵刚举枪还击,精准击中一名埋伏的守卫,守卫从栈道上摔下去,坠入下方的冰川裂缝。“队长,这里有埋伏,肯定不止这几个人!”赵刚大喊着,抛出一枚烟雾弹,浓烟在栈道上弥漫开来。
陆沉借着烟雾掩护,冲到栈道尽头的峡谷入口,入口处有两名守卫正操作着一台电磁干扰设备。他掏出麻醉枪射中两人,苏晴立刻上前检查设备:“队长,这是军用级别的电磁屏蔽仪,范围覆盖五公里,我可以修改参数,让它只屏蔽‘守望者’的通讯信号。”不到两分钟,苏晴就调试完毕,耳机里传来边防支队的通讯声:“陆队,我们已到达峡谷外围,随时可以支援!”
峡谷内的冰川高达数十米,冰壁上有一个隐蔽的洞口,洞口被伪装成冰缝,只有走近才能看到人工开凿的痕迹。陆沉让苏晴留在洞口外负责通讯,自己带着赵刚和两名队员潜入洞内。洞内温度骤降,墙壁上结着厚厚的冰层,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盏应急灯,灯光下能看到地上的脚印——显然刚有人经过。
走了大约一百米,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左侧通道传来机器运转的声音,右侧通道则寂静无声。陆沉让一名队员留在岔路口警戒,自己带着赵刚走进左侧通道。通道尽头是一扇合金门,门上有指纹和虹膜双重识别装置。“苏晴,能破解吗?”陆沉对着耳机问。苏晴的声音带着电流声:“需要获取‘守望者’核心成员的生物信息,我试试从他们的内部网络调取!”
三分钟后,苏晴传来消息:“破解成功!我获取了‘极光’的虹膜和指纹数据,已经同步到你的战术手表上。”陆沉将手表贴近识别装置,“嘀”的一声,合金门缓缓打开。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地下实验室,数十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研究人员正在操作仪器,中央的实验台上放着一枚导弹模型,模型上印着“守望者”的标志。
“不好,是‘鲲鹏-7’的简化模型!”陆沉心中一紧,刚要下令行动,就听到实验室的广播响起:“检测到非法入侵,启动紧急预案!”研究人员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冲向紧急出口,两名穿着黑色作战服的守卫举着机枪冲了过来。赵刚立刻抛出一枚眩晕手雷,趁着守卫眩晕的瞬间,陆沉带着队员冲上前将其制服。
实验室的主控台前,一台电脑正在传输数据,屏幕上显示着“导弹导航系统测试数据”。苏晴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队长,数据正在传输到欧洲总部,我已经拦截了一部分,但核心数据还在传输中!必须找到‘极光’,他手里有传输密钥!”陆沉环顾实验室,看到墙角的通风管道正在转动,他立刻明白“极光”要从通风管道逃跑,对着赵刚大喊:“追!他跑不了!”
陆沉和赵刚钻进通风管道,管道内狭窄逼仄,只能匍匐前进。前方传来脚步声,陆沉加快速度,看到“极光”的身影在前方一闪而过。通风管道突然转弯,“极光”扔过来一枚手雷,陆沉立刻拉着赵刚躲到管道的凹陷处,手雷爆炸的冲击波将管道震得摇晃,碎片溅在陆沉的背上,传来一阵剧痛。
冲出通风管道,两人来到一处冰川平台,“极光”正站在平台边缘,身后是一架直升机。“陆沉,你赢不了‘守望者’的!”“极光”举起手中的加密硬盘,“这份核心数据我已经发送出去了,你们阻止不了!”陆沉刚要上前,“极光”突然将硬盘扔向冰川裂缝,转身登上直升机。赵刚举枪射击,击中了直升机的螺旋桨,直升机失去平衡,撞在冰川上,燃起熊熊大火。
陆沉冲到冰川裂缝边,看到硬盘掉在裂缝中间的一块冰岩上。他系上安全绳,慢慢滑下去,捡起硬盘的瞬间,冰岩突然断裂。“队长!”赵刚大喊着拉拽安全绳,陆沉被吊在半空中,脚下是深不见底的裂缝。他奋力将硬盘塞进怀里,抓住旁边的冰棱,赵刚趁机将他拉了上来。
回到实验室,苏晴正在破解硬盘数据,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队长,太好了!‘极光’还没来得及发送核心数据,硬盘里有完整的‘守望者’导弹计划和总部坐标!”陆沉松了一口气,看着窗外逐渐亮起来的天色,远处的雪峰在晨光中格外耀眼。就在这时,苏晴的脸色突然变了:“队长,硬盘里还有一个隐藏文件,是‘守望者’的‘星尘计划’——他们要在三个月后的国际航天展上,窃取我国‘嫦娥六号’的月壤样本数据!”
陆沉立刻将情况上报总部,总部指令很快传来:“国际航天展将在上海举办,命你们立刻返回国内,负责展会的安保工作,务必阻止‘守望者’的计划!”三人收拾好装备,跟着边防支队的队员走出冰川峡谷,天山的阳光洒在身上,却驱不散陆沉心中的凝重——“守望者”的阴谋接连不断,这场谍战,远未结束。
返回上海后,陆沉团队立刻投入到航天展的安保筹备中。展会场馆位于浦东国际会展中心,占地数十万平方米,参展的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航天企业和科研机构,“嫦娥六号”的月壤样本将在核心展厅展出,配备了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苏晴对着场馆的三维模型,向陆沉和赵刚介绍:“核心展厅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人脸识别门禁,第二道是金属探测门,第三道是防弹玻璃展柜,配备了震动传感器和红外报警装置。”
“‘守望者’的特工很可能伪装成参展商或记者潜入,我们需要对所有参展人员进行背景排查。”陆沉指着模型上的记者区,“这里是重点区域,记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展柜,容易动手脚。赵刚,你带行动组伪装成安保人员,负责核心展厅的巡逻;苏晴,负责监控所有参展人员的通讯记录,重点排查境外号码;我去和参展的航天科研团队对接,了解月壤样本的保护细节。”
与科研团队对接时,陆沉得知月壤样本不仅有实体保护,还有电子追踪系统,一旦离开展柜超过十米,就会自动触发警报,并且会向安保中心发送实时位置。“而且样本的展示台下面有压力传感器,重量变化超过十克就会报警。”科研团队负责人王教授介绍道,“我们还准备了备份样本,一旦出现意外,会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将真样本转移到安全屋。”
展会开展前一天,苏晴在排查参展人员信息时发现了异常:“队长,有三名来自欧洲的记者,身份信息是伪造的,他们的真实身份是‘守望者’的特工,代号分别是‘麻雀’‘乌鸦’‘鸽子’。他们申请了核心展厅的采访权限,明天上午十点会进入展厅。”陆沉立刻召集团队开会:“明天上午九点,我们提前进入核心展厅,在展柜周围布置隐蔽摄像头;赵刚,你带人盯着这三名特工,一旦他们有异常举动,立刻实施抓捕;苏晴,准备好干扰设备,防止他们传输数据。”
开展当天,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记者涌入场馆。上午十点,三名伪装成记者的“守望者”特工准时出现在核心展厅,他们拿着相机和录音笔,看似在正常采访,实则在观察展柜的安保措施。陆沉站在展厅的角落,假装看展,目光却始终锁定着三人。当“麻雀”靠近展柜,假装调整相机镜头时,陆沉看到他的手指悄悄按了一下相机底部——那里藏着微型吸盘,用来吸附展柜的玻璃。
“动手!”陆沉大喊一声,赵刚带着队员立刻冲上前,将三名特工按在地上。“麻雀”挣扎着想要按下相机上的传输按钮,苏晴及时启动干扰设备,信号被成功屏蔽。审讯后,三人交代了“守望者”的计划:他们原本打算用微型吸盘吸出展柜的玻璃,偷走月壤样本,然后通过隐藏在相机里的传输设备,将样本数据发送给总部。“我们只是执行者,真正的负责人‘夜莺’也在展会现场,她的任务是如果我们失败,就启动备用计划——炸毁核心展厅!”“麻雀”交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