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湖边那处私人庄园的坐标,像一颗被投入静湖的石子,在林辰掌控的网络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潜渊”小组调动了包括低轨侦察卫星、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以环保监测或通讯中继为伪装)以及附近几个已被控制的通讯节点在内的所有资源,对庄园进行了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立体监控。
初步侦察结果令人心惊。庄园占地广阔,安保措施极其严密,不仅拥有标准的多层物理防护和电子警戒系统,还部署了至少两套非公开市场的先进反无人机和信号屏蔽装置。进出人员稀少但身份复杂,有身着考究西装的金融人士,也有行色匆匆、提着特种设备箱的技术专家模样的人。更关键的是,通过捕捉到的零星面部特征进行比对,确认其中一人是“西格玛资源”背后控股公司的一名低调但实权在握的董事。
“这里不是普通的安全屋,更像是一个区域指挥节点,或者技术支援中心。” “潜渊”负责情报分析的副组长得出结论,“‘公爵’网络在欧洲大陆的一个重要枢纽。”
林辰盯着屏幕上庄园的红外热成像图和人员活动轨迹分析,目光深沉。找到这个节点意义重大,但如何利用,却需要慎之又慎。直接攻击或官方清查都会打草惊蛇,迫使对方切断线索,转入更深的地下。
“继续保持监视,渗透级别提升至‘幽灵’模式,以不暴露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收集电子信号、人员身份和内部结构信息。” 林辰下令,“重点排查庄园的能源消耗、网络流量峰值以及垃圾处理流向,寻找内部活动的规律和可能的薄弱环节。”
“明白。”
就在对庄园的监控有条不紊地进行时,罗蔷蔷主导的“瓷器陷阱”,也到了收网的关键阶段。
那件北宋钧窑紫红釉渣斗的“展示”消息,经过数月的发酵和精心引导,终于如同发酵的美酒,散发出了足以让“东方瑰宝基金”无法抗拒的醇香。基金的核心代理人,一位举止优雅、谈吐不俗,却在眼底深处藏着贪婪与狡黠的艺术品经纪人,主动通过层层关系,联系上了罗蔷蔷设定的那个“艺术品风险对冲基金”,表达了强烈的“收藏意向”,并开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的天价。
“鱼儿彻底咬钩了。” 罗蔷蔷在加密通讯中对林辰汇报,声音带着一丝成功的疲惫与兴奋,“他们甚至没有提出过多的鉴定要求,似乎对我们精心编织的‘传承故事’和‘迫于安全压力才无奈展示’的背景深信不疑。交易流程已经启动,对方要求尽快在第三方公证下完成交割。”
“很好。”林辰赞许道,“按计划进行,确保‘道具’万无一失,交易过程合法合规,不留任何法律漏洞。资金一旦进入我们控制的离岸账户,立刻启动多重分散转移程序。”
“放心,所有的‘证书’和‘传承记录’都经得起最严格的检验,那件仿品本身,也出自一位早已金盆洗手、但被我们‘请’出山的顶级大师之手,足以乱真。”罗蔷蔷自信地回应,“只是……我总感觉,对方答应得似乎有点太顺利了。”
林辰眼神微动:“你的直觉一向很准。让‘潜渊’加强对交易对手和中间人的背景复查,尤其是资金最终来源的追溯。我怀疑,这背后可能不止‘东方瑰宝基金’那么简单。”
“明白。”
与此同时,被控制的“夜莺”再次传来消息。穆勒教授在“中毒”事件后一切正常,并未引起对方怀疑。但“夜莺”接到一个新的、略显奇怪的指令:要求他整理一份关于穆勒教授近期所有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与亚洲机构或学者接触的详细记录,并重点标注任何涉及“非公开”、“私下”性质的会面。
这个指令的目的性很强,似乎对方在穆勒教授这条线上,还在寻找着什么,或者试图验证某个猜测。
林辰将这条信息与罗蔷蔷的直觉,以及苏黎世庄园这个新发现的节点联系起来,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对手的行动模式,似乎在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粗暴地截胡、清除或散布谣言,而是变得更加……具有调查性和针对性。
仿佛有一只更冷静、更善于分析的眼睛,在幕后重新审视着整个棋局。
“潜渊,”林辰接通小组通讯,“对‘夜莺’传递过来的指令进行深度分析,尝试建立指令风格与以往信息的对比模型。同时,重新评估我们所有对外信息泄露渠道的安全性,尤其是那些我们主动用来‘钓鱼’的渠道。”
他有一种预感,他和“公爵”之间的这场暗战,正在进入一个更复杂、更考验微操的阶段。双方都在试图扮演螳螂与黄雀,就看谁更能沉得住气,谁的网撒得更大,更隐蔽。
几天后,“瓷器陷阱”顺利完成交割。一笔巨款通过复杂的金融通道,流入了林辰控制的离岸迷宫,而那件足以乱真的钧窑仿品,则被“东方瑰宝基金”如获至宝地接走,送往某处秘密金库。
几乎在同一时间,“潜渊”对苏黎世庄园的监控,捕捉到了一个极其短暂的异常信号溢出。信号经过多重加密,内容无法破译,但其发射的频段和调制方式,与之前穆勒教授助手接收指令时使用的通道,存在高度相似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林辰看着屏幕上交织的情报流,知道对手已经沿着他故意留下的线索,开始更深入的探查。而他,也通过这次成功的反击和监控,获得了更多关于对手脉络的信息。
但这远未结束。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那个隐藏在“公爵”阴影后的、更冷静的分析者,是谁?他到底在寻找什么?
悬念,如同庄园外缭绕的湖雾,愈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