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突击检查和专项审计的双重压力,如同两张逐渐收紧的网,在海州官场和商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次力度空前的内部整顿,但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已经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危险气息。
林辰稳坐钓鱼台,每日照常处理政务,推动项目,仿佛这一切都只是常规工作部署。但他通过“天道”系统和苏晓宁、罗蔷蔷等渠道,密切关注着各方的反应和线索的进展。
“鑫茂贸易”的实际控制人被挖了出来,是一个有过走私前科、在本地有些灰色背景的人物。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近期的业务量异常暴增,但其仓储和物流能力完全无法匹配,资金流水也存在大量无法解释的往来。
“这是个空壳公司,专门用来走账和洗钱的。”罗小飞在加密通讯中汇报,“资金最终流向很分散,部分进入了境外账户,部分流向了本地几个娱乐场所和建筑分包商。我们怀疑,这些娱乐场所和分包商,可能被用来安置人员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盯住这些点,尤其是娱乐场所。”林辰指示道,“查清他们的幕后老板,以及近期有哪些生面孔频繁出入。”
他判断,“信使”如果要在海州本地活动,必然需要落脚点和联络站。这些鱼龙混杂的娱乐场所,是最佳选择。
另一边,苏晓宁负责的审计工作也取得了突破。在市交通局近两年的账目中,发现了几笔指向不明、手续不全的“咨询服务费”,收款方赫然包括“鑫茂贸易”。虽然金额不大,但足以证明“鑫茂”的手已经伸进了体制内。
“涉及这笔账目的经办人和分管领导,都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控制措施。”苏晓宁向林辰汇报时,语气冷冽,“他们承认接受了‘鑫茂’方面的吃请和少量财物,但对于资金的最终用途和指使人,声称不知情。”
“意料之中。”林辰并不意外,“小喽啰而已。继续深挖,看能不能找到他们与更高层级人物的联系。”
他心中清楚,这些被抛出来的小角色,不过是“信使”用来试探和牺牲的卒子。真正的大家伙,还隐藏在更深的水下。
这天晚上,林辰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省里一位与他关系尚可、分管经贸的副省长打来的。
“林辰啊,听说你们海州最近动静不小啊。”副省长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也有一丝探究,“又是信息安全检查,又是专项审计的,怎么,家里进老鼠了?”
林辰心中一动,知道这是有人坐不住,开始从上面打探消息了。他笑着回应:“领导说笑了,就是常规的内部梳理。海州发展快,摊子铺得大,难免有些管理跟不上趟的地方,趁着现在有空,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嘛。”
“嗯,未雨绸缪是好事。”副省长话锋一转,“不过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度。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稳定压倒一切,动作太大,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影响营商环境啊。”
这话听起来是关心,实则带着敲打的意味。
林辰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恭敬:“谢谢领导提醒,我们一定注意分寸,绝不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和企业经营。”
挂了电话,林辰眼神微冷。看来,“信使”或者说他背后的“公爵”,能量确实不小,手都能伸到省里这个层面来施压了。
但这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要将对方揪出来的决心。
他立刻联系了罗蔷蔷和李文博,做出了新的部署。
第二天,“蔷薇资本”对外释放消息,称因战略调整,将暂缓在海州的部分新兴产业投资,并对已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消息一出,在海州商界引起了一些小小的波澜。
与此同时,李文博也在京城的一些圈子里,“不经意”地透露,林辰市长近期工作重心转向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似乎是因为之前遇袭受伤后,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有些……畏首畏尾。
这两条消息,一明一暗,传递出一个相同的信号:林辰似乎因为之前的袭击而变得保守,开始收缩战线,加强内部管控。
这是林辰的将计就计。既然对手想试探,想渗透,那他就故意露出一个“破绽”,一个看似因恐惧而转向防御的姿态,麻痹对方,引诱他们更大胆地行动。
果然,在“蔷薇资本”放缓投资和李文博散播消息之后,“天道”系统监测到,流入那几个可疑娱乐场所和“鑫茂贸易”关联账户的资金有所增加,活动也似乎更加频繁。
“鱼饵已经撒下,就看鱼儿什么时候咬钩了。”林辰看着罗小飞发来的最新监控报告,眼神锐利。
他很有耐心。他知道,对手同样狡猾且耐心。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看谁先沉不住气。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负责监控港区附近那片废弃仓库区的“龙组”外围人员,传回了一条重要信息:发现有可疑人员夜间出入其中一个仓库,行踪诡秘,且携带了不明设备。
林辰接到报告后,立刻命令:“不要打草惊蛇,远距离监视,摸清他们的行动规律和目的。另外,让龙玥做好准备,我需要她确认,那里是否有精神能力者活动的痕迹。”
他怀疑,那里可能是“信使”设立的一个临时指挥点或通讯中继站。
布置完一切,林辰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远处海州港方向依稀的灯火。夜幕之下,正邪双方的暗战正在无声地进行着。他布下的网正在慢慢收紧,而对手,似乎也正在一步步踏入他设下的陷阱。
将计就计,引蛇出洞。他倒要看看,这个藏头露尾的“信使”,以及他背后那个神秘的“公爵”,究竟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仿佛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