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权路青云》第十七章:微风起于青萍之末
五月的清晨,阳光透过新绿的树叶,在省委大院的水泥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林辰比往常稍早一些来到办公室,窗台上的几盆绿植已经冒出了新芽,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
他细心地在每盆植物的土壤里插上一个小标签,记录下浇水和施肥的日期。这个习惯是从老园工那里学来的,老人家说:“养植物和做人一样,都要用心,都要有耐心。”
“林处长今天来得真早。”小张抱着文件走进来,看见林辰在照料植物,不由笑了,“您对这些花花草草比对我们还上心呢。”
林辰回头笑笑:“它们不会说话,所以更要细心照顾。怎么样,上周交代你的那份分析报告完成了吗?”
小张立即正色道:“已经完成了初稿,就等您过目。”说着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按照您的要求,我特别加强了数据比对和案例分析部分。”
林辰满意地点头。这段时间,小张的进步确实很快,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了。
上午的工作会议,气氛比往常轻松许多。王明远宣布处里获得年度优秀处室称号,建议大家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会后,他还特意留下林辰:“小林啊,秘书长可能要调走了,这事你听说了吧?”
林辰谨慎地回答:“听到一些传闻,但不确切。”
王明远压低声音:“新秘书长的人选还没定,但不管谁来,咱们处里的工作都不能放松。特别是你负责的那几个重点课题,要做出成绩来。”
林辰明白这是处长的善意提醒,郑重地点头称是。
中午在食堂,林辰特意和周明华的秘书坐在一起。两人看似随意地聊天,但话题总是围绕着秘书长可能的去向和接任人选。
“听说有可能从外地调来,也可能是省里提拔。”秘书意味深长地说,“不管谁来,林处长都要稳住啊。”
林辰笑笑:“我就是个做具体工作的,谁来了都得把事情做好。”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态度,又没有站队之嫌。
下午,林辰带着处里同志到开发区进行调研。春末夏初,开发区里绿树成荫,各企业的生产也显得格外红火。在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参观时,负责人无意中提到:“最近来调研的领导真多,光是上周就来了三拨。”
林辰心中一动,状似随意地问:“都是哪些部门的领导啊?”
负责人想了想:“有发改委的,有经信委的,还有...对了,有个说是省委政研室的。”
回到车上,林辰立即让随行人员查证。果然,省委政研室最近并没有安排到开发区的调研活动。这说明有人冒充调研人员,目的令人怀疑。
晚上回到办公室,林辰将这一情况记录下来,准备适当的时候向领导汇报。就在他整理材料时,苏雨薇打来电话,声音中带着喜悦:“林辰,爸爸今天能自己站起来了!虽然只有几分钟,但医生说这是很好的进展。”
林辰由衷地为她高兴:“太好了!代我向叔叔问好。这个周末我一定去看他。”
挂掉电话,林辰心情愉悦。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忽然想起重生前的种种。那时的自己,何曾想过会有这样充实而温暖的生活?
就在这时,秦梦雪发来一封邮件,主题是“新材料,请谨慎处理”。附件里是一些文件和照片,似乎与开发区那家企业的异常调研有关。
林辰仔细阅读材料,越看越心惊。这些材料显示,确实有人在暗中调查开发区的几个重点项目,而且手法专业,目的不明。
他立即将情况向周明华汇报。秘书长听后沉默片刻,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继续做好明面上的工作,暗中的调查我会安排人跟进。”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将主要精力放在处里的常规工作上。他组织大家认真梳理上半年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下半年计划。这种踏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处里同志的一致好评。
一个周日的下午,林辰如约去看望苏明远。让他惊喜的是,苏明远已经能在搀扶下短距离行走了。
“小林来了。”苏明远微笑着招呼他,“听雨薇说,你最近工作很忙?”
林辰上前搀扶着他:“还好,都是常规工作。叔叔恢复得真好。”
三人在阳台上喝茶聊天。阳光暖暖的,微风轻拂,远处传来孩子们嬉戏的笑声。这样平静温馨的时光,让林辰感到难得的放松。
苏明远聊起自己年轻时的从政经历,分享了许多宝贵经验:“在官场上,最重要的不是能爬多高,而是无论站在什么位置,都能守住本心。”
林辰认真聆听,深感这些话都是难得的箴言。
傍晚时分,林辰告辞离开。苏雨薇送他到楼下,轻声说:“爸爸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谢谢你来看他。”
林辰握住她的手:“这是我应该做的。等叔叔完全康复了,我们一起去江南走走。”
回到宿舍,林辰收到二叔发来的短信:“新秘书长人选已定,是从外地调来的,背景不简单,早做准备。”
林辰心中了然。每一次人事变动,都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周一上班,办公厅里的气氛果然有些微妙。人们交谈的声音低了几分,走路的脚步快了几分,每个人都在暗自观察,小心试探。
中午在食堂,周明华的秘书特意找到林辰,低声说:“新秘书长下周一到任,叫李振邦,是从邻省调过来的,据说作风很强硬。”
林辰表示感谢,心中开始盘算如何应对新领导。
下午,处里召开工作会议。王明远特意强调了工作纪律,要求大家“不管领导怎么变,工作标准不能降”。
散会后,李静悄悄告诉林辰:“听说新秘书长带来了自己的班底,办公厅可能要有大调整。”
林辰平静地回应:“不管怎么调整,我们把工作做好就是了。”
话虽如此,但他心里明白,新领导上任往往意味着洗牌重组,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更加勤勉地工作。他不仅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还主动梳理了处里负责的所有重点项目,准备了详细的汇报材料,以备新领导查阅。
同时,他也在暗中观察办公厅的人事动向。果然,一些平时不太活跃的人开始频繁走动,显然是在为新领导的到来做准备。
周五下午,周明华召集各处室负责人开会。这是秘书长调离前的最后一次工作会议,气氛有些感伤。
“在办公厅工作的这些年,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经历。”周明华动情地说,“希望大家继续保持优良作风,支持新秘书长的工作。”
会后,周明华特意留下林辰:“小林啊,你是个好苗子。不管未来如何变化,都要记住:踏实做事,诚实做人。”
林辰郑重地点头:“谢谢秘书长这些年的培养和指点,我一定牢记您的教诲。”
周末,林辰没有安排太多工作,而是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他特意重读了几本政治学和领导科学方面的经典着作,温故而知新。
周日下午,他约苏雨薇在公园散步。春末的公园里,百花盛开,游人如织。两人漫步在花径中,暂时抛开工作烦恼,享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
“新秘书长要来了,你紧张吗?”苏雨薇关切地问。
林辰笑笑:“有点,但更多的是期待。不管谁来,工作总要继续。”
苏雨薇欣赏地看着他:“我就喜欢你这种淡定从容的劲儿。”
傍晚,两人在一家小餐馆吃饭。席间,林辰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新秘书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求周一上午准备汇报近期工作。
林辰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详细记下了对方的要求。挂掉电话后,他立即开始思考汇报的重点和方式。
苏雨薇担心地问:“会不会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林辰沉思片刻:“有可能。但这也是展示能力的机会。”
饭后,林辰回到宿舍,立即开始准备汇报材料。他不仅整理了处里的工作情况和成果,还精心准备了几条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既务实又有前瞻性。
夜深人静,林辰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灯火。他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但多年的历练已经让他有了足够的底气和能力去面对。
无论未来如何变化,他都要守住本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因为这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些信任和期待他的人。
微风起于青萍之末,新的篇章,即将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