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直接在蜡纸上刻画(容易失误浪费),而是先用铅笔在普通白纸上打好草稿,然后将废弃蜡纸覆盖在草稿上。
用没有墨水的旧钢笔尖(磨圆滑了),沿着线条小心地描刻,使蜡纸上的蜡质被刮掉,形成能透墨的线条。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的手感。
晓梅和晓雨负责“打下手”,晓梅帮忙固定纸张,晓雨则用小手帕小心地擦去刻版时产生的碎屑。
卫国负责力气活和后期准备,他找来一块相对平整的旧木板,打磨光滑作为印刷台,又清洗了好几个旧碗盘用来盛放油墨和工具。
当第一张蜡纸版——那个大大的“福”字刻好,固定在自制的简易网框(用旧木条和纱窗布做的)上,林向阳用毛刷蘸取那鲜红的自制油墨,均匀地涂在蜡纸上。
然后将一张裁切好的廉价红纸(成本考虑,直接用红色纸,印上更深红的图案)覆上去,用干净的滚筒轻轻一压……
揭开纸张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个清晰、端正、颜色鲜艳饱满的“福”字,赫然印在红纸上!
虽然边缘略有毛刺,不如机器印刷精致,但那份手工艺的朴拙感和热烈的红色,反而别有一番味道!
“成了!真的印出来了!”晓梅惊喜地拿起那张年画,爱不释手。
“哈哈!咱家也能印年画了!”卫国挥舞着拳头。
晓雨踮着脚尖,指着年画,小脸兴奋得通红:“红红的!福!好看!”
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兄妹四人加班加点,将另外两种图案的版也刻了出来,开始小批量试生产。
他们分工合作:林向阳主管调墨和印刷质量控制,卫国负责刷墨和压印,晓梅负责铺纸和收取成品,晓雨则负责将印好的年画小心地摊开晾干。
小小的屋内,再次充满了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气氛。
油墨的独特气味与炉火的温暖混合在一起,印刻着这个家庭为未来奋斗的痕迹。
几天后,一批带着手工温度的单红色年画诞生了。
虽然产量不高,但每一张都凝聚着一家人的心血。
林向阳没有急于像卖烤红薯那样摆摊叫卖。他采取了更谨慎也更有效的方式。
他先是送了几张给街道办李爱华主任、赵大爷以及几位关系较好的邻居,美其名曰“自己试着印着玩的,给家里添点喜气,送给大家尝尝鲜”。
这种不涉及金钱的馈赠,加上年画本身吉祥的寓意和还算不错的效果,立刻赢得了好评。
“哎呦,向阳,你这手艺可以啊!这‘福’字印得真精神!”李爱华拿着年画,啧啧称赞。
赵大爷也难得地露出了点笑意,点了点头:“嗯,比买的也不差。”
口碑迅速在邻里间传开。
很快,就有邻居主动上门,询问这年画卖不卖,想买几张过年贴。
林向阳顺势而为,以略低于商店同类产品、但考虑到手工成本仍有一定利润的价格,开始了限量销售。
由于前期人情铺垫得好,销售异常顺利。
几十张年画,几乎没怎么正式摆摊,就在邻里间销售一空。
计算利润,虽然单张利润不高,但几乎零成本的材料和自家的人工,使得最终收益相当可观,远远超过了投入,为家庭基金再次注入了活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一条看似“合法合规”(自己手工制作,在邻里间小范围销售)、又能发挥技术特长、且具有一定扩展性的新财路。
夜色深沉,林家兄妹围坐在炕上,清点着这几日卖年画的收入,脸上都带着疲惫而满足的笑容。
“大哥,这法子真行!以后过年咱就印年画卖!”卫国信心满满。
“嗯,”林向阳点点头,但目光却带着一丝深思,“不过,这手艺不能一直停留在邻里间。规模太小,也容易被人模仿。”
他拿起一张印废的年画,看着背面因为蜡纸使用次数过多而渗透过来的、模糊不清的红色墨迹,缓缓道:
“我一直在想,怎么能让颜色更牢固,印得更清晰,更快……也许,我们该试试别的‘废料’。”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墙角那堆沉寂的废旧铁料,以及那台覆盖着帆布的柴油机。
“如果能找到更合适的……比如,某种废弃的颜料,或者……能驱动简单机械的力量……”
他的声音渐低,仿佛在自言自语。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细碎的雪花,无声地覆盖着院落。
雪花簌簌,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屋檐、院墙和胡同里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将大杂院染上一层素净的银白。
屋外天寒地冻,屋内却因炉火的烘烤和连日来成功的喜悦,显得暖意融融。
年画生意的初战告捷,如同在寒冬里点燃的一簇篝火,不仅驱散了经济上的寒意,更照亮了林家兄妹心中那条依靠“技术+创意”自力更生的路径。
然而,林向阳的头脑十分清醒。
他一边看着晓梅在账本上记下年画的收益,一边在心中反复权衡。
“大哥,咱们这算不算……‘投机倒把’?”
晓梅放下笔,忽然轻声问道,脸上带着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忧色。
她管理账目,接触信息多,对政策和风向最为敏感。
这句话问到了林向阳的心坎上。
他赞许地点点头:“晓梅问得好。年画我们可以说是邻里互助,送多卖少。但若是把这当成一个长期营生,大规模地做,风险就大了。私人印刷和贩卖,尤其是带内容的,是政策红线,绝对不能碰。”
卫国刚因为可能换新棉鞋而兴高采烈,闻言顿时蔫了:“啊?那……那这路子又不通了?”
“路是通的,但走法要变。”
林向阳目光沉静,看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我们不能自己在外面单干,得想办法‘借船出海’。”
“借船?”晓雨眨着大眼睛,不解。
“对,借公家的‘船’。”
林向阳解释道,“我们的优势是手艺和点子,缺的是一个合法合规的身份。如果能和街道、文化站这些单位合作,由他们出面组织,我们提供技术,那就不算私人经营,而是‘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开展群众文艺活动’。”
这个思路让弟妹们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