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林川一战成名。
他的功绩被人津津乐道。
南岳国成了南岳州。
沈潇寒没有召他进京。
时机不对。
他要给叶林川奖赏。
可是如今他只是豫亲王。
封赏的权力有限。
沈潇寒让他留在南岳州主持大局。
南岳王室的人,叶林川一个没有留,直接杀了以绝后患。
他们不无辜。
南岳王室杀了大禹无数百姓,这是他们该付出的代价。
叶林川下令,士兵们不得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否则军法处置。
南岳百姓一开始同仇敌忾,想要把他们赶出去。
后来,他们发现,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多大影响。
甚至比以前更自由了。
有南疆的商贩进来南岳境内了。
他们带来的商品琳琅满目。
南岳百姓这才放心下来。
原来,大将军真的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民一样。
大禹的百姓和他们混在一起。
自然,他们也不会有危险。
谁也没有想到,叶将军年纪不大,治理南岳却很有一套。
消息传到盛京,叶凌霜欣慰地笑了。
弟弟有才干,她知道。
可是也没有想到,这么能干。
这么年轻创下此等功绩,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云芯与有荣焉。
叶林川是叶姐姐的弟弟就约等于是她的弟弟。
心灵连锁铺子接连三日大酬宾,所有商品都打八折。
盛京沸腾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心灵铺子的货品就是正价都物超所值。
再便宜两成,更是很划算。
云芯大张旗鼓宣传。
她喜气洋洋敲锣打鼓,到处宣传,是庆祝叶将军大获全胜才打折的。
于是,一夜之间叶林川的名字就家喻户晓。
对百姓来说,大禹的版图扩张了多少,他们不会过多关注。
可是一袋盐便宜了几个铜板,更令他们在意。
而在南疆,叶林川的声望盖过了豫亲王。
这些年,他们饱受战乱之苦。
豫亲王打得南岳退出了百里。
可是南岳背信弃义。
以为大禹皇帝驾崩,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单方面撕毁条约,竟然国王亲自领兵来打仗。
那段时日,南岳百姓人心惶惶。
是叶将军亲自在街上喊话,让百姓放心。
他一定会打败敌人的。
那个时候,很多人表示怀疑。
叶将军太年轻了。
也没有单独指挥过战斗。
他们不抱希望。
只是,百姓都念着王妃的好,没有口出恶言。
更没有添乱。
南岳能有当今的好生活,全靠王妃 。
百姓们也没有到处去逃荒。
他们舍不得离开故土。
他们有新房子,有田地。
他们逃去哪里都是难民。
就是死,也要死在这片土地上。
想通了这一点,他们就认命了。
这段时间,被抓去的男子没死的都回来了。
还有许多外乡到这里来做买卖的。
把家中老小接过来了的。
南疆如今极尽繁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叶将军竟然说到做到,守护了他们。
更离谱的是,他竟然把南岳王杀了。
那一夜,南疆百姓通宵达旦欢腾。
他们没有受一点损失。
将军永绝了后患。
他们再也不用担心半夜被南岳人潜入村庄烧杀抢掠。
子子孙孙都不用担心被敌人杀死了。
这种欢欣只有长期生活在南疆的人才懂。
南疆百姓连夜就要给叶将军盖生祠。
好在被叶林川的手下发现,阻止了。
这要是传进盛京,还不知会有什么风波。
叶林川估算得不错。
他的功勋在盛京也传扬开来。
百姓们得到了实惠。
家家户户都在心灵铺子买到了合适的货品。
省了银钱,自然心情也好。
他们谈论叶将军的时候也就充满了感激。
是因为他打了胜仗,心灵铺子的老板才会这么大方让利。
特别是同行,更知道心灵铺子这几日就是赚了吆喝。
没有赚银钱。
平日里心灵铺子的货品本就利润不高。
他们这次降价,连人工费都会赔进去。
可是老百姓得到实打实的好处。
谁都不是傻子。
百姓能囤货的都囤货。
自然就动了别家的利益。
平日里做买卖赢不过心灵铺子就算了。
王妃这样一通操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的生意都不会好。
因为百姓不需要买东西。
有商家平时受心灵铺子的恩惠。
就不做声。
有的还捧场去心灵铺子屯点货。
心灵铺子不会总是这个价,他们就算进货了。
可是也有别有用心的人。
盛京的铺子,很多都是权贵家的。
他们趁机发难。
一些大臣开始在沈潇寒面前进谗言。“王爷,叶将军在南疆声望过高,如今南疆百姓只知叶将军,不知豫亲王,长此以往恐生祸端。”
自古以来,皇帝就很忌惮臣子的功高盖主。
豫亲王虽然还没有登基,也就是在避嫌而已。
他怕后人说太子尸骨未寒,豫亲王就迫不及待登基。
大臣认为,叶将军虽然是他的小舅子。
可是,豫亲王一定不会任由他的威望就此盖过他。
沈潇寒微微皱眉。
大臣以为说到了豫亲王的心里坎上。
还要再上眼药。
云尚书换了一个话题,“王爷!登基的日子已经选好了,这月初七。”
有大臣怒目圆睁。
这个时候不是该穷追猛打告叶将军的状吗?
云尚书为何要转移话题。
他们还打算把叶将军的功劳抹掉呢!
他什么战功都没有的时候,王爷就给了他一个将军的封号。
如今,立了这么大的功还不知道豫亲王打算如何奖赏他呢!
云尚书没有理那些人。
他们的心思谁不知道,不就是担心叶将军升得太快。
以后,压不住他。
云芯听闻此事后,心中担忧不已。
豫亲王会不会真的听进去了?
弟弟的军功这么久了都没有奖赏,是不是有什么变故。
叶凌霜一点都不在意。
豫亲王不是小肚鸡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