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眠谷的晨雾还没来得及给龙脊山系上“银腰带”,沈砚的登山靴已经踩碎了第三片霜叶。卡匣在心形残片拼合后变得格外“活泼”——昨晚给它“充电”(按瘦猴的“能量补给方案”,往空洞里滴了三滴影蚯黏液),今早起来,空洞竟像只刚睡醒的猫眼,幽幽地泛着银灰色的光,八种能量线在空洞周围绕成螺线,指向龙脊山的方向,活像给他们画了条“发光盲道”。
“‘能量导航仪’启动成功!”瘦猴举着改装的影蝠探测器(昨晚连夜加装了“能量频率放大模块”),探测器的指针“唰”地指向龙脊山,表盘上的数字跳得像刚出锅的爆米花,“根据‘能量梯度’,山脚下的影龙晶核信号强度0.3μw,每上升100米增强0.1μw——就像手机信号塔,离得越近,信号越强!”
老周蹲在溪边检查登山绳,绳结打得比松婶揉的面团还紧实。他瞥了眼瘦猴手里的探测器:“别整那些‘微瓦’‘梯度’的词儿,说白了就是卡匣在‘喊饿’,催咱们快点找吃的(影龙晶核)。”他用工兵铲敲了敲沈砚的登山靴,鞋底的防滑纹里嵌着昨晚用影蛛丝和石英砂混合的“防滑膏”,“瘦猴说这玩意儿能让‘摩擦系数’从0.5提到0.8?我看就是鞋底别打滑的土法子。”
“是静摩擦系数μs!”瘦猴气得狗尾巴草都歪了,“根据‘摩擦力公式’f=μN,咱们体重N不变,μ越大,摩擦力f越大!35度的坡,μs至少要0.7才能站稳,现在涂了防滑膏,就算踩到湿苔藓也不会‘屁股墩儿自由落体’——物理课的‘登山安全第一定律’!”
沈砚笑着把卡匣塞进胸前的影蛛丝背包(流民铁匠新做的,内衬缝了蝌蚪纹布,能增强卡匣的能量信号):“出发吧,按砚心守则,‘探路小队’三人一组:瘦猴负责能量探测,老周开路+安全,我协调。卡匣的空洞有反应就喊停,别惊动影龙。”她拍了拍背包,卡匣的空洞突然“嗡”地一声,螺线能量线瞬间拉长,像条发光的鞭子抽向龙脊山的山腰。
龙脊山的“欢迎礼”,是35度的陡坡和满地“绊脚石”。
瘦猴刚爬了二十米就差点滑下去——脚下的页岩像被抹了油,鞋底在岩石上“呲溜”打滑,幸好老周眼疾手快,一把薅住他的背包带。“说了让你走‘之字形’!”老周的工兵铲在坡上挖了个脚窝,“根据‘斜面原理’,同样高度,路程越长坡度越缓,就像盘山公路比直上直下的路好走——这叫‘坡度分解’,把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变小,省力!”
瘦猴喘着气蹲在脚窝里,探测器的指针跳得更欢了:“卡匣空洞的能量线开始‘闪烁’了!频率1.2hz,和昨晚的0.5hz比翻倍了——根据‘能量共振理论’,这说明我们正沿着‘能量等高线’走,就像GpS导航沿着最优路线,没走冤枉路!”他突然指着陡坡上的一丛“岩松”,松针呈螺旋状排列,“看!‘地脉指示植物’!这种松树的螺旋方向会顺着地脉能量流生长,左旋代表能量向上,右旋代表向下——咱们这边全是左旋松,说明影龙晶核在山顶!”
“比松婶的‘寻水藤’还灵?”老周扒拉了一下岩松的针叶,针叶上凝结的露珠顺着螺旋纹滚落,在阳光下折射出银灰色的光,和卡匣空洞的颜色一样。 他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土制登山杖”(用影蚯脊椎骨做的,坚硬又轻便),往岩缝里一插:“根据‘三点固定法’,登山时双手双脚至少有三个点接触地面,杖就是‘第三条腿’——就像老水牛犁地,多一个支点稳当!”
爬到半山腰的“回音崖”时,卡匣突然从背包里蹦了出来,空洞对着崖壁“啾啾”地响。
崖壁上布满蜂窝状的小孔,银灰色的能量线从空洞里钻出来,钻进小孔又冒出来,像群调皮的萤火虫。瘦猴赶紧把探测器贴在崖壁上:“‘能量泄漏点’!这些小孔是地脉能量的‘排气阀’,就像高压锅的泄压孔,防止内部压力过大爆炸。根据‘地质学分层’,这种多孔岩是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蚀形成的——下面肯定有溶洞!”
“溶洞?”老周用工兵铲敲了敲崖壁,回声闷闷的,不像实心岩石,“就是影龙窝?”
“大概率是!”瘦猴掏出桦树皮画的“溶洞形成示意图”,“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地下水(含二氧化碳)会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天长日久就溶出大洞——化学课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咱们刚才看到的左旋岩松、能量泄漏孔,都是溶洞的‘招牌’,就像包子蒸熟了会冒热气,溶洞也会‘冒能量’!”
沈砚突然按住卡匣:“它在震动!空洞变烫了!”她把卡匣举到耳边,空洞里传来细微的“嗡嗡”声,像远处有台能量发电机在运转。八种颜色的能量线在空洞周围织成个小网,网眼越来越密,最后竟投射出一幅“能量地图”——龙脊山顶的位置有个闪烁的红点,旁边标着“距离800米,海拔差300米”。
“‘全息投影’?!”瘦猴的眼镜差点从鼻梁上滑下来,“卡匣吸收影龙晶核的能量信号后,居然进化出‘三维导航’功能了!根据‘光的干涉原理’,能量线就像激光,不同频率的光干涉形成图像——就像电影院的3d电影,戴上眼镜能看到立体画面!”
最后的300米海拔,是“垂直攀岩”模式。
岩石壁几乎与地面垂直,岩缝里长满了带刺的“影荆棘”(碰到会释放麻痹毒素)。老周掏出“藤蔓切割器”(工兵铲改装的,刀刃涂了金光藻粉,能溶解影荆棘的毒素),但试了两下就皱起眉:“岩缝太窄,下不去手。”
“用‘膨胀岩钉’!”瘦猴突然从背包里掏出个桦树皮包,里面是六根“岩钉”(用影鳄鳞甲磨的,中空,里面塞着干燥的影蚯黏液),“根据‘膨胀固定原理’,把岩钉敲进岩缝,往中空里灌点水,影蚯黏液遇水膨胀,就能牢牢卡住——就像往墙缝里塞木楔子,越胀越紧!”
老周半信半疑地敲进第一根岩钉,灌了点溪水,岩钉果然“咔嗒”一声胀粗了,用工兵铲撬都纹丝不动。“比铁匠铺的铁楔子还管用!”他咧嘴一笑,很快在岩壁上敲出“之字形”岩钉路线,“根据‘力学承重’,每个岩钉能承重200公斤,咱们仨加起来才300公斤,安全得很!”
爬到最后一根岩钉时,卡匣突然发出“嘀嘀嘀”的警报声,空洞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沈砚低头往下看——他们正处在山巅下方的一个平台,平台尽头的藤蔓后面,隐约有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飘出的银灰色雾气和卡匣空洞的颜色一模一样。雾气里的能量线像被磁铁吸引,疯狂地往洞口钻,卡匣的震动频率已经到了“嗡嗡嗡”的程度,空洞烫得像刚从篝火里捞出来的石头。
“到了!”瘦猴的声音都在抖,探测器的指针已经顶到最大值,“能量密度5.8J\/cm3!比影晶(4.5J\/cm3)还高!根据‘能量强度公式’,这个密度能让卡匣的储物空间再升级——至少5立方米!”
老周做了个“嘘”的手势,用工兵铲轻轻拨开藤蔓——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溶洞入口露了出来,洞口的雾气在阳光下凝成银灰色的帘幕,帘幕后面传来低沉的呼吸声,“呼——吸——”,节奏缓慢,像台巨大的风箱。
“影龙在睡觉!”沈砚压低声音,指了指溶洞深处,那里的阴影里蜷缩着个庞然大物,鳞片在雾气中泛着金属光泽,像座覆盖着铠甲的小山。 卡匣的空洞突然射出一道光柱,穿透雾气,照在影龙的额头上——那里嵌着颗人头大小的晶核,银灰色的光纹在晶核表面流动,和卡匣空洞的形状完美契合!
“找到了……影龙晶核……”瘦猴捂着嘴,激动得差点喊出声,“根据‘生物能量学’,沉睡时生物的能量消耗最低,影龙现在的呼吸频率每分钟5次,是深度睡眠状态——就像冬眠的熊,不容易被惊醒!”
老周握紧工兵铲,手心全是汗:“现在咋办?直接上去抠?”
沈砚摇了摇头,把卡匣的光柱转向溶洞顶部:“先撤!砚心守则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溶洞太大,影龙体型不明,我们得回去叫人,带足爆燃卡和救伤卡,制定‘引龙出洞’计划。”她指了指卡匣的空洞,光柱还在固执地照着影龙晶核,“它跑不了,卡匣已经给它‘标星’了。”
三人悄悄退回藤蔓后,卡匣的震动渐渐平息,空洞的光也暗了下去,像个心满意足的孩子。 下山时,瘦猴还在兴奋地念叨:“影龙鳞片的反光率90%,说明硬度极高;呼吸带出的雾气温度15c,比外界低10c,符合‘冷血动物冬眠特征’;晶核的能量波动频率和卡匣空洞完全同步,嵌入后九晶图谱就能……”
“行了行了,”老周拍了拍他的背,“回去跟孩子们说‘龙窝里有糖(晶核),但得先做好抓糖的网(计划)’。”他看了眼沈砚,沈砚正摸着卡匣的空洞,嘴角带着笑——心形残片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