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宁下午有课,姜尘只能孤身回去了宿舍。
现在406宿舍几乎是姜尘的单人宿舍了。
自从20万的启动资金入账,三人向学生处申请了一间教室作为办公地点,没日没夜都待在那。
打开电脑,姜尘就开始查阅编曲方面的常识。
他有重生后的记忆,脑子里装着上百首后世爆火的神曲旋律,歌词也基本上还记得个七七八八。
但问题是,如何让林婉宁演唱呢?
姜尘不是科班出身,他甚至连最基础的五线谱都不懂,更别说专业编曲和配器。
本着好奇心的驱使下,姜尘试着自己在网页上打开了一些“在线作曲工具”,想看看自己有没有些许音乐天赋。
结果点开后,点了不到十分钟,整个人就差点把电脑砸了。
【这玩意儿是给人用的吗?】
姜尘揉了揉太阳穴,接着打开了燕京音乐学院的校内论坛。
刚在一个问答里看到一个答案。
音乐圈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则,想找野路子编曲、配乐、demo,除了圈内关系之外,最靠谱的就是“音乐学院的学生”。
学生不便宜,但学生好沟通,还好忽悠。
他一边刷论坛的「作品展示」板块,一边把“找合作、急需编曲、外包演奏”这类关键词筛选着看。
不到半小时,一个Id引起了他的注意。
【Id:一叶知秋】
【作品:《月神的墓志铭》《静默三重奏》《再见弗拉明戈》】
【编曲\/作曲\/钢琴】
【附图:演奏视频、赛事获奖证书】
【评论区全是“神仙”“姐姐你太牛了”“跪了”的彩虹屁】
很显然,这人技术肯定是够硬的。
紧接着他下滑评论区,看到了一张照片。
姜尘看着照片啧了一声:“啧……”
不是自拍,是被偷拍的:女孩坐在琴房前侧脸演奏,长发垂肩,轮廓冷艳,气质清冷出尘。
他搜了一圈帖子,很快就得到了不少关于这个‘一叶知秋’的信息。
真名叶知秋。
燕京音乐学院作曲系大三,学术顶尖,钢琴九级,编曲能力超强,和人合作过几个独立项目,小有名气。
但脾气很冷,基本不接商业活,论坛上有几个老哥曾经试图高价邀请合作,被她直接拒掉。
不过……有一条留言引起了姜尘的注意。
【知秋女神最近缺钱了吗?怎么突然出现在“合作悬赏区”下面留言了,搞不懂。】
姜尘眯了眯眼,手指敲了两下桌面,随后打开了论坛私信功能。
姜还是老的辣:你好,我有几段原创旋律,想请你帮忙,旋律我可以哼出来,需求是我哼你帮我谱成伴奏。
消息发过去没多久,便收到了回复。
秋水无声:我不接非专业合作。
见状,姜尘直接甩出一句:
姜还是老的辣:一万一首,见面聊,满意再接,不满意,1000见面费,绝不耽误你时间。
这次的消息过去了足足一分钟,一叶知秋才给来了答复。
她没有回太多话,只发来一句:
秋水无声:明天上午10点,星耀音乐艺术行。
姜尘嘴角微扬,回了个“好”字。
他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伸了个懒腰。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钱人。
下午,姜尘跟盖希玥一直聊到了晚上,
……
第二天早上9点50分,星耀音乐艺术行二楼。
这家店在燕京音乐学院附近颇有些名气,不仅卖乐器,也租琴房,还承办一些小型的演奏会,是许多音乐系学生常来的地方。
所以姜尘进门后,并没有店员上前询问什么。
姜尘依旧是白t配牛仔裤,懒散地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翻着手机,一边等人。
十点整。
伴随琴行门口的风铃一声轻响,一个穿着浅色连衣裙、背着黑色琴包的女孩走了进来。
她一头长发被随意扎起,五官清冷,气质淡漠,在人群中却格外吸引目光。
她只是扫了一眼室内,便笔直地朝姜尘走来。
“姜还是老的辣?”她声音不大,音色却干净利落。
姜尘抬起头,冲她笑了一下:“一……叶知秋?”
叶知秋点了点头,然后坐在他对面。
“你要做的歌,有具体方向吗?”叶知秋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流行?摇滚?还是R&b?”
姜尘靠在椅背上,笑着看她,摇头道:“民谣。”
这句话一出口,叶知秋明显愣了一下。
民谣?
她下意识地挑了挑眉。
06年的华语乐坛,流行是主流,摇滚在地下生根,R&b刚刚在港台走红。
而民谣……
还只是圈子里人自娱自乐的小众玩意儿。
说白了,冷门、穷、没市场。
大多数民谣创作者都活在各大酒吧live house里,用清酒和吉他苟延残喘。
她目光落在姜尘脸上。
他今天穿得不算讲究,却干净整洁,眉眼清俊,气质也说不上学院派,却带着点随性洒脱的味道。
长得太好了。
联想到最近那个星光大道爆火的民谣女神。
其实大多数音乐人都清楚,林婉宁之所以能火,全靠那张脸,和作品风格并没有太大关系。
叶知秋心里下意识跳出一个标签:【帅哥北漂】【明星梦】【想蹭流量火一把】
她不是看不起,只是见得太多。
像姜尘这样的男生,十个有九个都想着用一把吉他和一张脸杀进这个圈子。
她手指无意识地点了点桌面,语气也带上了一丝职业性的克制疏离:
“民谣不好做,尤其是06年。”
“你是打算自己唱吗?”
姜尘摇头:“我找人唱,我不懂音乐。”
叶知秋眼里闪过一丝讶异。
他不懂音乐?
却要做原创?
开什么玩笑?!
按照她对音乐的态度,第一反应就是本能地想拒绝,但很快又遏制住了。
因为论坛里的评论猜对了,她最近确实很缺钱。
而这时,姜尘皱着眉头:“有问题?”
叶知秋回过神,表情冷漠地摇摇头:“没。基础的调式知道吗?”
姜尘:“……”
叶知秋:“……”
姜尘想了想,轻轻开口:“我哼一段?”
“可以。”叶知秋拿出一根录音笔,同时取出便签本和铅笔,准备记录旋律。
“那我来了啊。”
姜尘深吸口气,像是回忆什么,再缓缓哼出那段旋律。
没有技巧,没有伴奏,干净的哼唱声在琴房静静地流淌开来。
“斑马,斑马,你不要睡着啦,再给我看看你受伤的尾巴,我不想去触碰你伤口的疤……”
刚开始叶知秋还只是本能地记录音高,但随着旋律往下推进,她的笔,慢慢停了。
她抬起头,认真地盯着姜尘。
他没有看她,依旧低头哼唱。
叶知秋不是第一次听人哼旋律,但第一次,有人用这么“笨拙”的方式,哼出让她忍不住代入的情绪。
像是失恋的少年,在操场边唱给风听。
又像是有人在旧磁带里找回一段过去。
这是音乐上某种极其罕见的共鸣风格,与专业素养无关,而是“旋律情绪”的传达力。
等姜尘哼完一遍,叶知秋轻轻吸了口气。
“这……这是你自己写的?”她的声音少见地带了一点失控的动摇。
姜尘点头,然后挑眉道:“怎么?你以前听过?”
“没有。”叶知秋眼神复杂地看他一眼。
她从小听遍了各种风格的曲子,这段旋律不属于任何已有流派,但它又准确地踩在“能被喜欢的旋律线”上。
“你真是瞎哼哼哼出来的?”她忍不住再次问。
姜尘很认真地点点头:“我真不是专业的。有时候脑子里乱响几句,我觉得顺耳,就记下来了。你看能不能整理出完整结构?”
叶知秋没回答,只是再次打开录音笔,把刚才的录音反复听了三遍,然后神情更加复杂了。
难道……他真是天才?
片刻后,她缓缓抬头:“这首……歌……有名字吗?”
“斑马,斑马。”姜尘回得平淡,仿佛只是信手拈来的名字,却意外贴切得惊人。
她盯着他看了几秒,像是在认真打量他,然后开口道:
“我可以试着写。”
“曲式、结构、配器我来,但……”
她顿了顿,声音放轻了几分:“我想全程参与这首歌的后期制作,包括demo录制和最终成品。”
姜尘一愣,随即勾起一抹笑:“行啊。”
“只要你能把它写出来,署名给你都行。”
叶知秋愣了一下。
她原以为对面是个做着明星梦,想蹭流量的北漂野生歌手,可现在看来事实和她的猜测完全背道而驰。
她突然有些看不透这个人了。
“你刚刚好像是说,这首歌要找人唱?”她问。
姜尘看着她,眼中带着一点点温柔的光:“嗯,一个很重要的人。”
“她是你女朋友?”
“算是吧。”姜尘轻声笑。
叶知秋轻“哦”了一声,没有再问。
可就在她低头的那一瞬间,不知为何,心里突然有一点说不清的……闷闷的感觉。
她深吸一口气,把情绪压下去,声音平静地说:“明天我给你发一版编曲草稿,你听完再提意见。”
“好。”姜尘站起身,“麻烦你了,叶老师。”
叶知秋没再说话,只是重新看向便签上的那几个音符,像是进入了某种纯粹的世界。
而她不知道的是。
不久之后,这个被她亲手编曲的旋律,会横扫整个华语乐坛。
也正是从这首《斑马,斑马》开始,她第一次对一个“外行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