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单独召见苏璃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迅速在整个后宫扩散开来。一个罪臣之女,入宫不过月余,竟能得此“殊荣”,立时引来了无数或明或暗的目光。
揽月阁原本的“清静”被打破了。
先是份例开始变得磕磕绊绊。去尚食局领取膳食,时常会遇到冷脸,或是得到的饭菜明显是挑剩的;去尚功局领取日常用度,不是缺这就是少那,质料也大不如前。就连院子里每日的清扫用水,有时都会被故意拖延。
秋雯和冬青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里抱怨几句。苏璃却心知肚明,这是必然的结果。她这个突然出现的“变量”,打破了后宫原有的微妙平衡,自然会引来既得利益者的排斥和打压。
(苏璃内心oS:*职场霸凌的古代版罢了。无非是想让我知难而退,或者逼我犯错。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她没有去争辩,也没有向冯德诉苦,而是默默地承受下来,甚至约束秋雯和冬青不要与人冲突。但她并非逆来顺受,而是在暗中更加细致地观察。
她利用每一次外出的机会,留意各宫太监宫女之间的交流,从只言片语中拼凑信息。她发现,针对她的刁难,主要来自淑妃王氏一派的势力。德妃刘氏那边则保持着沉默的观望。而宫中一些低位阶的宦官和宫女,或因同样受过排挤,或单纯因她态度平和、不曾轻视他们,反而对她流露出些许同情。
这日,苏璃去库房领取过冬的炭火,又被管事太监刁难,只分给了一些劣质的柴炭。回去的路上,她看到一个年轻的小太监因打翻了水桶,被一个高阶宦官责骂踢打。苏璃认得那小太监,是曾在尚服局有过一面之缘、负责跑腿的小棋子。
她停下脚步,等那高阶宦官骂骂咧咧地走后,才走上前,递过去一方干净的手帕:“擦擦吧,天冷,莫着了凉。”
小棋子愣住了,受宠若惊地接过手帕,眼圈微红:“多…多谢苏姑娘。”
苏璃温和地笑了笑:“快回去吧。”没有多问,也没有多余的怜悯,只是恰到好处的一点善意。
(苏璃内心oS:*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能收获人心。这些底层宫人,能量虽小,但往往是信息的源头。*)
类似这样的小事,她偶尔会做。渐渐地,她能从一些不起眼的渠道,听到一些更深层的宫廷秘辛。
她知道了陛下与已故蒲静皇后的情深义重。蒲皇后不仅是陛下的结发妻子,更是当年晋阳起兵时的得力助手,贤德之名,宫中老人都念念不忘。
她也知道了那段令人扼腕的往事:蒲皇后所出的嫡长子云承乾,曾是陛下最寄予厚望的太子人选,聪慧仁厚。然而,十几年前,在云昭与兄弟争夺皇位最激烈的时期,年仅13岁的云承乾竟被人暗中下药,虽保住性命,却从此绝嗣。此事成为陛下心中永远的痛,也是蒲皇后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云承乾经此打击,一蹶不振,在母亲去世后不久,便郁郁而终,据传是自尽身亡。
(苏璃内心oS:*原来如此…难怪云昭对后宫争斗如此敏感,对子嗣问题似乎有很深的心结。权力的代价,何其惨烈。*)
她还了解到,蒲皇后还生有一位公主,早已出嫁,驸马是蒲皇后侄儿蒲忌植之子,算是亲上加亲。而皇后还留下一个小儿子,今年刚满十二岁,名叫云承睿,自幼丧母,性格似乎有些懦弱内向。陛下因为对蒲皇后的愧疚和思念,对这个小儿子很是疼爱,但因政务繁忙加之自身性格冷硬,并不太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
更让苏璃注意的是,宫中还有一位特殊的少女,也是十二岁,名叫李明月(可改名),是蒲皇后生前收养的孤女,据说其生父是为救陛下而战死的将领,母亲也殉情而死。此女性格活泼,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不喜女红,反而对骑马射箭颇有兴趣,陛下因怀念皇后,对她极为纵容宠爱,视如己出。
(苏璃内心oS:*云承睿,李明月…这两个孩子,或许是这冰冷宫廷中,一丝不同的色彩。也是了解云昭内心世界的另一个窗口。*)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逐渐在苏璃脑海中勾勒出更完整的宫廷权力图谱和云昭的个人情感世界。她明白了自己处境的风险,也隐约看到了一些可能的机会。
这日,苏璃在御花园偏僻处散步,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打开局面,却无意间听到假山后传来低低的啜泣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穿着皇子服饰、身形单薄的少年正蹲在地上,肩膀微微耸动,正是十二岁的云承睿。他身边还站着一个穿着劲装、梳着利落马尾的少女,一脸焦急无奈,正是李明月。
“承睿,你别哭了!不就是背书没背好吗?父皇又不会真的重罚你…”李明月跺着脚劝道。
“可是…可是先生告到了父皇那里…父皇看我的眼神…好失望…”云承睿抽噎着,声音充满了恐惧和自卑,“我太笨了…什么都做不好…要是大哥还在…要是母后还在…”
苏璃脚步顿住,心中了然。这深宫之中,失去母亲庇护的皇子,即便有皇帝的宠爱,内心的孤独和压力也是巨大的。
她正犹豫是否要现身,却听见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
“哟,这不是七皇子吗?怎么躲在这儿哭鼻子呢?是不是又惹陛下生气了?”一个穿着体面的太监带着几个小太监走了过来,语气带着几分不怀好意的“关心”,显然是淑妃宫里的人。
云承睿吓得立刻止住了哭声,缩了缩脖子,不敢抬头。李明月则像只被激怒的小兽,挡在云承睿面前,怒视着那太监:“王太监,这里没你的事,滚开!”
那王太监皮笑肉不笑:“明月小姐这话说的,奴才也是关心皇子殿下嘛。”说着,竟伸手想去拉云承睿,“殿下,跟奴才回去吧,奴才给您弄点好吃的…”
就在这时,苏璃从假山后缓步走出,声音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王公公,七殿下和明月小姐在此说话,似乎不便打扰。”
众人皆是一愣。王太监看清是苏璃,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和厌恶,但想起陛下之前的召见,又不敢太过放肆,只得干笑道:“原来是苏姑娘。奴才也是好心…”
“好心与否,殿下自有判断。”苏璃走到云承睿和李明月身边,微微屈膝行礼,“民女苏璃,见过七殿下,明月小姐。”她的态度恭敬而自然,既维护了皇子的尊严,又给了那两个孩子一个支撑。
云承睿怯生生地抬头看了苏璃一眼,李明月则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突然出现、气质特别的“姐姐”。
王太监见势不妙,悻悻地带着人走了。
苏璃这才蹲下身,与云承睿平视,递过去一方干净的手帕,柔声道:“殿下,眼泪解决不了问题。书背不好,多读几遍便是。陛下是殿下的父亲,望子成龙乃是常情,并非不爱殿下。”
她又看向李明月,微微一笑:“明月小姐很勇敢,懂得保护弟弟。”
李明月被她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但眼神亮晶晶的。
(苏璃内心oS:*或许…可以从这两个孩子身上打开缺口。至少,不能让他们被淑妃那样的人拿捏。*)
她没有再多说什么,安慰了云承睿几句,便告辞离开了。但她知道,这颗善意的种子已经种下。
回到揽月阁,苏璃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宫中的荆棘已然丛生,但她不再是刚入宫时那个孤立无援的少女。她开始编织自己的人脉网络,了解对手的弱点,甚至…触碰到了那个孤独帝王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前方的路依然险阻,但她已有了走下去的勇气和初步的方向。而关于那枚玉佩的秘密,关于她与云昭之间那层未捅破的窗户纸,都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迎来最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