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马副主任赶来了,“呐,这是二百三十块,可以带人走了吧。”
苏港接过,数了数,“可以!”
看着昏过去牛力,马副主任使劲摇他都不醒,怒道:“你们把我小舅子怎么了?”
“没怎么啊,他不过是睡着了。”
“睡着怎么会叫不醒。”
“我咋知道。”
“你们……”马副主任恶狠狠的指着苏港,“若是人出什么问题,你们全村都完蛋。”
“哦,慢走不送!”苏港做出送客的手势。
“你……哼”马副主任气得要死,但现在重要的是要把牛力带去医院做检查,以后他一定好好收拾大槐树村,霸道了不起啊,他岳丈可是县里的领导。
晚上,祠堂地窖里。
苏希希站在青铜鼎旁,用小木棍“叮叮当当”地敲着鼎腿,对着白脸的苏长泰说道:“做得不错!”
“没让小祖宗您失望就行。”苏长泰抠着手,今天遇上牛力等人,他们也慌啊,硬着头皮杠上,还好赢了。
“辛苦啦,奖励你们每人三个鸡蛋,东西先放这,回去吧。”
“谢小祖宗赏!”几人笑着说道,得了小祖宗的夸奖,家里肯定也很高兴。
第二天一大早,苏港就去找了李大豹和张村长,原本两人以为是建工厂的事情,没想到是让他们传话。
李大豹不由怀疑道:“苏港,你这办法能行吗?”
苏港翻了个白眼:“我们小祖宗说的,你说能行吗?”
李大豹马上改变态度:“苏小祖宗说的,一定行!”
张村长附和道:“我也相信苏小祖宗。”
“你们可快点啊,要是这事成了,工厂就可以动工了。”苏港说着,又提到了背语录的事:“还有语录,得天天背,我们跟那些人已经杠上了,说不得下一次去的就是你们村。”
李大豹:“放心吧,我们村的人再懒,也不会拿性命开玩笑,背还是会背的。”
张村长:“我们村,你更是不用担心,都勤快着呢。”
其实苏港对两个村都不放心,李家村懒得出奇就不说了,背语录估计是背几句休息几个时辰,他得让吴笛知青多盯着点。
张家村人是都挺勤快的,但是人多啊,意见就多,心思一杂,说不得背几句就不想背了,这个他得让陆康知青多盯着点。
若是两个村子的人出了什么事,他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可会怪他们村的,这不利于团结。
小祖宗可说了,他们村虽然强势团结,但是人不够多,还是得拉周边村子和他们站一条线上,不然迟早会被人联合打击报复。
苏港:“得了,找你们就为了这件事,我得回去跟我们村民说了,你们也去吧。”
他一走,李大豹和张村长也各自回村。
没过多久,去公社买东西的几个大娘开始唠嗑:“听说没,前几天杏花村有个王婆子被儿子扔到家门口不管,也不给饭吃,任老婆子怎么喊都不开。”
“这我知道,我嫂子的娘家表妹就嫁到杏花村,那王婆子也是可怜,没有亲儿子,被继子磋磨,瘦的跟个竹竿似的。”
“后面怎么着了,村里没人管吗?”
“杏花村的都是外来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会管。”
“那最后怎么样了?总不能让人冻死饿死吧。”
“定是不能啊,公社的刘干事路过,听到哀求声,就去了解了一下情况,大骂了一下继子,还教育他要孝敬父母啥的,那继子就把王婆子请进家门,这会可孝敬了。”
“这刘干事这么厉害?”
“那可不,我们村的牛丢了,还是刘干事帮我们村找回来的。”
“你说是公社其他干事我不信,你若说是刘干事,那我可信得真真的。刘干事对咱们村民那没的说,我家那皮猴子掉水里了,还是刘干事救的呢。”
“我还想起来了,蝗灾来的时候刘干事可是挨个村子的通知,喊得嗓子都哑了。”
“刘干事还帮……”
……
经不少大娘和婆子的你一言我一语,不少人都知道了刘干事做的好事。
事情也传到了公社,在会议上,张主任对刘干事感到很满意,“小刘,干得不错。”
“谢谢主任夸奖!”刘干事一脸的欣喜,原来自己做的事村民都知道。
其他干事也是羡慕,他们怎么没得村民夸奖,他们干得也不少啊。
马副主任更是嫉妒了,小小一个干事比他这个副主任名气还大。
自家小舅子被大槐树村的那些刁民弄得住院还没醒呢,医生说只是昏睡,就这样,自个被岳父没少骂,气得要死。
公社外面传来嘈杂声,张主任问道:“外面发生何事?”
一个干事走进来,“主任,不少村民带着东西来感谢刘干事。”
“出去看看。”张主任说道,众人也就跟着他出了会议室。
李大豹首当其冲,跑到刘干事面前,“刘干事,多亏了你啊,我们村的祠堂才没被烧完,这是我们村的小小心意,你不要客气。”
张村长也随后跟上,“刘干事,要不是你把自行车借我小儿子,我的小孙子可能就救不活了,这面锦旗是给你的,太感激您了。”
……
后面又来了不少人,说着感激的话,连刘干事自己也迷糊了,自己有做这些事吗?
而苏港这边正召集林子峰等几个知青写赞美稿子,把刘干事做的好人好事大肆写出来,要投稿给各个报社。
还把他救溺水的孩子的过程写了出来,这是苏希希教的,说是把方法宣扬出去,说不得能救更多人。
其实刘干事知道怎么救人,还多亏了宋然,宋然教育自个孩子不要去河边玩水,还说要是遇到有人溺水可以怎么救,她也没想自己孩子能听懂,主要还是让他们不要去下水。
被路过的刘干事听到了,还记了下来,救人的时候,鬼使神差的就按着宋然说的来,没成想还真见效。
县里报社收到稿件,对于普通的赞美稿子原是置之不理的,直到看到如何救溺水孩子的过程,觉得可以登报,这才顺便把刘干事做的好事一块登了出来。
没几天,除了公社和十里八乡的知道刘干事,连县里都知道了,县领导还专门让张主任带刘干事到县里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