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角大会……倒有几分意思。”
郑达捻着颌下短须,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却没点破李义的小心思。“你考虑清楚了?”
“郑君,小人只是如此想着,更方便为郑君做事。”
李义小心翼翼的说道。
他方才提及了津帮,以及详细说了今天的情况,并把何方关于武角大会的想法提出来,最后也是隐晦的表明,自己想在津帮这边做事。
他的这个想法,明显让郑达有些错愕。
放着大将军府的令史不做,去津帮里搞什么武角大会。
仔细想着,也是太过精明惹的祸,官宦一途,哪有不蛰伏的道理。
不过人各有志。
当然,李义也有小心思。
他揣测何方是何进私生子,又推断何方的津帮是何进的暗子。
这些揣测,他并没有和郑达说。
其实也就是想着独享所谓的从龙之功。
现在何方手下大猫小猫三两只,他去了之后,才能更快的掌握更大的权势。
有朝一日,何方这招暗子显现,他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获。
当然,若是李义把这个揣测告诉郑达,郑达可能就会告诉他,你这个揣测从根上就错了。
何府内外的琐碎事务,何进素来托郑达打理。
府中子弟的底细,他比谁都清楚。
何家二代目前没有一个俊杰,都是酒囊饭袋,尤其何咸。
实际上,这里面也是有算计的。
何咸耽于声色、走马玩乐的纨绔模样,一半是本性使然,另一半何尝不是刻意做给天子看的。
如果何进不放纵的话,早把何咸的腿打断了。
当今陛下本就多疑,何氏一门倚仗何皇后得势,何进在外掌兵权、理朝政,已是功高震主的边缘。
若何咸再露半分英气,成了“一门两英杰”的局面,陛下必是要下狠手的。
如今何进虽显能,却毕竟年长陛下许多。
天子瞧着他,倒没太多忌惮,毕竟天子的手段还有很多。
可若何氏子弟个个拔尖,那便是另一番光景了。
这层权衡,郑达心里门清。
至于尹家的心思,郑达也摸得通透。
尹氏久历宦海,以前也曾是大士族,后来牵扯到外戚之事,没落下来。
近年一直想着起复。
不然的话,也不会把尹氏嫁给何咸。
要知道,当初何进看上的可是王谦家的女儿。
可惜,王谦直接回绝。
至于何方,不过是个小人物。
只是这个小人物,是尹氏尹姝特意推出来的棋子。
上次津口人货被扣的事情,尹氏若是没有动作,只会被人继续欺负。
前几日尹姝还专门遣人送了信,把津口津帮的事说的分明,虽然没有明说,也是希望郑达能从中帮衬一二。
这般小事,在郑达眼里不过是一句话便能定夺的。
先前河南尹陈导还想以“津口聚众恐生乱”为由阻拦,被他一句话怼了回去:“津口乃雒阳水路咽喉,如今商贾云集、流民待安,津帮理顺秩序、建义舍以聚人气,既解了商贾停泊之困,又减了闲杂人等生事之忧。
陛下听闻,只会乐见其成,陈府君何必多此一举?”
陈导本就忌惮他是何进亲信,被他这么一呛,便再不敢多言。
如今三辅豪族因凉州叛乱纷纷迁来雒阳,上千艘船挤在津口,亏得津帮调度得宜,划分了临时码头与仓库,倒没出什么乱子。
连他自己从三辅老宅运来的钱货、典籍,也顺顺利利入了府中库房。
这般行事能力,倒不枉尹姝这般看重,也不枉他暗中默许津帮行事。
对于李义,他愿意去也行。
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总是他的乡人,也是他提拔的,到了那边也相当于他和尹氏之间,有了一些结盟的意思在。
如是想着,他提点李义道:“你到了津帮,须认真做事,若是有了纰漏,老夫我又得上门给何夫人赔不是。”
“小人明白。”
李义心中大喜,面上却是感激涕零中带点悲戚。
“何方!”
郑达忽然放下案上的食箸,右手稳稳端起青铜酒爵。
他这一动,满座喧闹瞬间静了大半,原本交头接耳的望族管事、躬身侍立的仆从,都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何方正与严干低声说着司隶校尉查案的事,闻声猛地抬头,见郑达目光直直望过来,忙不迭起身,躬身举起酒爵:“郑君,小子在!”
郑达是何进亲信,论辈分、论地位、论年纪,都轮不到他平视。
其余宾客见状,哪里还敢坐着?
就好像后世酒局,领导忽然举杯站了起来,你好意思继续坐着。
桓氏、田氏等的管事们慌忙起身,严干则是退到何方身侧。
谁都清楚,郑达这是有话要对何方说,旁人不过是陪衬。
郑达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方才听李义说,你要在津口办‘武角大会’?”
“是,小子想着津口近来人多,办场比武凑个热闹,也能让往来商贾、避难的乡亲们少些争斗。” 何方连忙回话。
“嗯!”
郑达闻言,举起酒爵往何方方向虚敬了一下:“热闹好啊!
雒阳近来烦心事多,正该有这么场热闹冲一冲。
你这事儿,老夫瞧着可行。”
话音落,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座宾客,才继续道:“往后若是需要帮忙,只管跟老夫说。
左冯翎那边的望族,你直接报老夫的名字;
便是大将军府里的差事,老夫去跟何将军提一句,也能给你行些方便。
别的不敢说,这两处,老夫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
桓氏的管事忍不住悄悄打量何方。
能让郑达这般公开许诺撑腰,这津帮帮主的面子,可比他们想的大多了!
其实他们也明白,郑达这话是说给他们听的,后面输送一些财物,支持些人力,都是少不了的。
“敢劳郑君挂心!
小子定把武角大会办妥当,绝不给郑君、给大将军府添麻烦!”
闻弦而知雅意,何方知道了郑达的心思,自然躬身说道。
好像郑达,就代表了大将军府一般。
“郑君放心,某等来到雒阳,正愁无事可做,何帮主这武角大会如此热闹,那肯定是要襄助一二!”
其他望族管事也纷纷表态。
“幸酒!”
郑达满意地点点头,将爵中酒一饮而尽。
“幸酒!”
“幸酒!”
其他人也都纷纷一饮而尽。
“好,老夫等着看你的热闹。都坐下吧,接着喝!”
郑达颔首。
说罢,他率先落座,其余宾客这才敢慢慢坐下,只是看向何方的目光,已多了几分敬畏。
何方心中大喜—— 郑达这公开的支持,代表的可是大将军府......在士人眼中,可比尹姝靠谱多了。
有了左冯翎望族和大将军府这两层靠山,武角大会更上一层楼。
李义站在郑达身后,悄悄给何方递了个赞许的眼神。
他知道,经此一事,何方在津口的根基,又稳了几分。
酒肆里的丝竹声再度响起,可气氛已与先前不同,桓氏的管事主动端着酒爵过来,笑着对何方可:“何队率,方才多有怠慢,某敬你!
武角大会的事,某桓家......”
“叮,你获得大将军府从事中郎郑达认可,名声增加5,为103......”
“叮,你被左冯翎望族认可,名声增加5,为108。江湖地位提升为郡中之杰:市级大 V,粉丝后援会初具规模。
一郡之内「无人不知」。
给郡守提建议被采纳,从此逢人就说「当年我和郡守喝茶时,他一直夸我见解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