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北上之旅系列正式结束,感谢大家对北上之旅系列的支持
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欧式风情、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庄严穹顶、松花江畔的辽阔风光,以及那在微凉空气中品尝马迭尔冰棍的独特滋味,都已成为相机里定格的画面和记忆中鲜活的片段。
当白色的云越z5再次启动,这一次,它的车头坚定地朝向南方,朝向那个他们牵挂、也承载着责任与日常的城市——榕华。
回程的路,似乎比去时显得更长。也许是离家愈近,那份对熟悉环境的渴望就愈发强烈。
车窗外的景色,从北国平原的苍茫壮阔,逐渐过渡到华北田野的规整平旷,再至江南水乡的温润灵秀,如同缓缓拉开的渐变画卷。
祁安不像出发时那样兴奋地不停提问,而是有些蔫蔫地靠在儿童安全座椅上,怀里抱着在哈尔滨买的套娃,小脸上带着长途旅行后的疲惫与满足。
黄莉雅则细致地整理着这些天积攒的票据、门票和纪念品,将它们分门别类收好,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反复回味的故事。
小云舒似乎最能适应这种移动的状态,大部分时间都在酣睡,偶尔醒来,便咿咿呀呀地指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
祁国栋专注地开着车,目光沉稳。
他的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回放着这一路的见闻:从杭州西湖的婉约,到上海外滩的繁华;从济南泉水的灵动,到郑州商都的厚重;从太原晋祠的古韵,到沈阳故宫的雄浑;从丹东鸭绿江的沉静,到哈尔滨异域风情的独特……每一座城市,都像一本打开的书,让他看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治理智慧和城市品格。这些鲜活的体验与思考,悄然沉淀,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未来治理榕华的思路与格局。
“累了么?”黄莉雅递过一瓶水,关切地问。
“还好。”祁国栋接过,喝了一口,“倒是你,一路照顾孩子们,辛苦了。”
“一家人在一起,就不觉得辛苦。”黄莉雅温柔地笑了笑,看向后座睡着的儿女,眼神柔软。
当导航终于清晰地提示“您已进入榕华市界”时,车内昏昏欲睡的气氛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家啦!我们回来啦!”祁安一下子坐直了身体,扒着车窗,贪婪地看着窗外熟悉的街景、标志性的建筑和郁郁葱葱的绿化。
就连小云舒也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挥舞着小手,发出欢快的声音。
车子驶入市委家属院,稳稳地停在了那座熟悉的小楼前。推开车门,踏上榕华的土地,一股混合着桂花余香与湿润泥土气息的、独属于家的味道扑面而来。虽已深秋,但榕华的绿意依旧盎然,与北方的凋零景象截然不同,给人一种温暖而安稳的归属感。
家中,一切都保持着他们离开时的整洁模样,只是多了几分无人居住的清冷。
但很快,这种清冷就被行李箱轮子的滚动声、祁安兴奋的跑动声和小云舒咿呀的学语声驱散了。
黄莉雅第一时间打开了窗户通风,让新鲜空气流通进来。
她走进厨房,烧上一壶水,准备泡一杯熟悉的红茶,驱散旅途的疲惫。
祁安则迫不及待地跑向自己的房间,去查看他离开多日的玩具和书籍是否安好。
祁国栋将最小的云舒安顿在客厅的爬行垫上,然后走到书房,目光扫过桌上那摞离家期间由秘书整理好的、亟待批阅的文件摘要,一种熟悉的、沉甸甸的责任感,伴随着“到家”的踏实感,一同回归。
“还是自己家舒服啊。”黄莉雅端着两杯热茶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由衷地感叹。
祁国栋接过茶杯,温热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他环顾着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家,看着妻子温柔的面容,听着孩子们在屋内活动的声音,深深地点了点头:“是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更何况,我们这还不是草窝。”他的语气带着一丝玩笑,更多的是满足。
旅途的精彩已然成为过去,照片需要整理,见闻需要消化,礼物需要分送。
但更重要的是,生活回到了它原本的轨道。明天,祁国栋将回到市委大楼,那里有等待他决策的事项,有需要他推进的项目;黄莉雅的“雅舍”咖啡馆也需要她回去打理;祁安要回到校园,向同学们讲述旅途见闻;小云舒将继续她无忧无虑的成长……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望着榕华市熟悉的璀璨夜景,与旅途中所见的各大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在脑海中。祁国栋知道,看过了世界的广阔,更知脚下土地的珍贵。
这次长途旅行带来的不仅是放松与欢愉,更是视野的开阔、思维的碰撞与能量的补充。
它将转化为更深的爱,投入到这座他为之奋斗的城市,以及这个他永远珍惜的家中。
家的温暖,洗去了风尘;而远方的故事,则化为了前行路上更深厚的力量。榕华的夜晚,宁静而祥和,迎接了它的掌舵者与家人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