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跟着林晚学做红烧肉的第三天,院里总算飘起了正经的肉香——油润的甜香裹着酱色的肉香,从厨房窗户飘出去,绕着院墙转了圈,直接钻进了隔壁赵婶家。
“哎哟喂,月月你这是做啥呢?”赵婶踩着香味就过来了,凑到厨房门口,鼻子还不停吸着,“香得我家那口子在屋里坐不住,催我来问,说再闻下去就得流口水了!”
林月正拿着铲子给肉翻面,听见声音赶紧回头,围裙上还沾着点糖色:“赵婶来啦!我学着做红烧肉呢,之前总做砸,今天总算有点样子了。”她拿起围裙擦了擦手,拉着赵婶到桌边,桌上摆着刚切好的姜片和葱段,“您坐,我跟您说咋做,特简单。”
林晚正好端着碗过来,笑着补充:“炒糖色的时候别贪大火,就用中小火慢慢熬,熬到糖化成深褐色,冒小泡就行,跟我上次教你的一样准成,保准不苦。”赵婶赶紧点头,掏出个小本子记:“对对对,上次你教我做糖醋排骨,就是这么说的,我回家试了,我家那口子说比饭馆的还好吃!”
陆骁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拿着个小马扎,顺手擦了擦上面的灰,递到赵婶手里:“您坐着听,别站着累。我媳妇就是肯钻研,上次做砸了也不气馁,天天跟晚晚请教,这下总算成了。”林月听着,脸有点红,偷偷掐了下他的腰,陆骁却笑得更欢:“我说的是实话,我媳妇就是厉害!”
赵婶乐呵呵地记完步骤,又尝了块刚炖好的肉,眯着眼睛说:“哎哟,这肉嫩得能掐出水!甜咸刚好,比我做的强太多了!回去我就试试,让我家那口子也开开荤。”临走时还不忘拎走一小碗,“先带回去给我家小子尝尝,让他也馋馋!”
等送走赵婶,天也黑透了。两家人把桌椅搬到小院里,苏婉泡了壶茉莉花茶,茶叶在杯底舒展,热气氤氲在脸上,暖乎乎的。陆建国坐在旁边,手里摇着蒲扇,笑着说:“今天路过赵婶家,听见她跟李婶夸月月,说咱们家娶了个好媳妇,手巧还热心。”
苏婉端起茶杯,叹了口气:“以前家里条件差,吃肉都得省着,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回。现在好了,你们小两口互相帮衬,孩子们也健康,家里热热闹闹的,这日子真好。”
林月靠在陆骁肩上,手指轻轻蹭了蹭他的袖口——上面还沾着点下午修凳子的木屑,声音软软的:“其实我第一次做砸的时候,都想放弃了,是你说‘没事,下次再试,我陪着你’,不然我也学不会。”陆骁握紧她的手,攥得紧了点,指腹蹭过她手背上的薄茧(之前缝手套磨的):“你想做的事,我肯定支持,再难我都陪着你,不用怕。”
林晚也往陆霆身边凑了凑,胳膊肘碰了碰他的胳膊:“以前总觉得过日子就是柴米油盐,凑活过就行。今天看月月学做菜,还帮赵婶讲步骤,才觉得踏实的日子就是这样——有个人陪着你学,有邻里互相帮衬,不用求啥大富大贵,心里暖就行。”
陆霆伸手摸了摸她的头,指腹蹭过她额前的碎发:“对咱们来说,真不用求那些虚的。每天能回家吃口你做的热饭,看着阳阳瑶瑶在院里跑,跟邻居聊两句家常,这就够了。啥功劳成绩,都不如家里安稳。”
晚风带着槐树叶的清香,吹得院灯的影子轻轻晃。陆骁看着林月,眼神落在她鬓角的碎发上,声音放得特别软:“我当空军团长,天天在外守着天空,总怕顾不上家里。以前出任务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你一个人带俩娃,怕你累着、怕你受委屈。但每次回家,一进门就闻见你做的饭香,看见凯凯柔柔扑过来喊爸爸,就知道我守的‘大家’,根基全在这‘小家’里。以后我一定多抽时间陪你,帮你搭把手,不让你一个人忙里忙外。”
林月眼睛有点红,伸手搂住他的腰,把脸埋在他怀里:“我不用你天天陪着,你平安回来就好。”
陆霆也握住林晚的手,指尖轻轻敲了敲她的手背,语气很轻却很坚定:“以前我总想着在部队干出点成绩,立个大功,让你们跟着我享福。现在才懂,能每天回家陪你吃顿饭,看着孩子们笑,听你跟我念叨家常,比啥功劳都强。咱们守好这个小家,让孩子们开开心心,让爸妈放心,这就是最实在的幸福,也是我当初娶你的初心。”
林晚靠在他肩上,能听见他胸腔里沉稳的心跳声,跟院里的蝉鸣、远处的狗吠混在一起,特别踏实。小院里的茶香还没散,两对夫妻相视而笑,没有华丽的话,却都懂彼此眼里的意思——家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付出,是你做饭我洗碗的默契,是你想学我支持的陪伴,是邻里间一碗肉的温暖,更是不管在外有多忙,心里最牵挂的那个归宿。
柴米油盐的琐碎,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最珍贵的东西。他们守着这个小家,守着彼此,就是守住了最踏实的幸福,也守住了最初想要的安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