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之海似乎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宁静,但那场与“基石”的规则级碰撞所留下的“伤痕”,却并非轻易能够抚平。研究站所在的空域,空间结构依旧脆弱,偶尔会泛起一丝不自然的涟漪,仿佛随时会撕裂开来。规则的弦振也带着些许杂音,那是“静默协议”被强行打断后残留的、不和谐的余波。
周昊的混沌星云与林薇薇的秩序之光,悬浮在研究站旁,如同两颗经历风暴洗礼后愈发璀璨的星辰。他们的本质在对抗“全域静默”的过程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淬炼与融合,虽然此刻光芒内敛,显得疲惫,但其内部蕴含的力量层级和对规则的理解,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如同进入了某种深度的“休眠”与“消化”状态,默默吸收着战斗的收获,修复着自身的损耗。
研究站内部,则是一片忙碌的修复与梳理景象。艾伦指挥着人手,优先稳定星舰结构和能量核心。秦雪衣则带领她的团队,全力分析着从“规则排斥力场”到“全域静默协议”整个过程中记录下的庞大数据流,尤其是“基石之眼”显现时泄露出的那些冰冷而古老的规则信息。
“结果出来了,”数日后,秦雪衣顶着浓重的黑眼圈,将一份初步分析报告展示给艾伦,“‘基石’……很可能不是‘缔造者’的造物。”
“什么?”艾伦眉头紧锁。
“它的技术底层,虽然与‘缔造者’的秩序体系有相似之处,但更加……原始,更加接近规则的‘源代码’。”秦雪衣调出复杂的能量频谱对比图,“‘缔造者’像是在‘基石’提供的某个‘冰冷秩序模板’上,进行了符合自身文明特性的改造和扩张。而‘基石’本身,更像是一种……宇宙公理般的底层执行机制。”
她顿了顿,说出一个更惊人的猜测:“我怀疑,‘缔造者’最初发现并试图利用‘基石’的力量来达成其绝对控制的野心,但最终,他们可能也未能完全掌控它,甚至可能……被它反向影响和利用了。那条‘余烬星轨’,那些被冻结的文明尸骸,或许不仅仅是‘基石’的杰作,也可能包含了‘缔造者’在尝试掌控过程中失败的‘实验记录’。”
这个推论让艾伦感到一阵寒意。如果“基石”是比“缔造者”更古老、更根本的宇宙机制,那么他们刚刚经历的,就不是与一个堕落文明的余孽战斗,而是触及了某种维持宇宙某种“平衡”(哪怕是冷酷的平衡)的底层法则?
“那银梭呢?他们似乎知道很多。”艾伦问道。
“银梭的行为模式,更像是一套严格的‘观测者协议’的执行者。”秦雪衣分析着银梭撤离前留下的通讯记录,“他们对‘基石’的存在并不意外,甚至有预设的应对程序。但他们似乎被某种规则限制,无法直接向我们透露关键信息。他们的‘净化’目标,也明确指向被‘概念污染’的终末教派,而非我们。这暗示,在银梭(或者说其背后的文明)的认知里,‘基石’和它所代表的‘寂静边疆’,是宇宙中一个需要被‘管理’但无法被‘消除’的既定事实。”
局势变得愈发复杂。敌人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文明或个体,而可能是一种冰冷的、近乎自然规律的宇宙机制。
就在两人深入探讨时,一份来自研究站常规监听频段的、极其微弱且古老的求救信号,引起了技术员的注意。信号经过多重转译和放大后,呈现出的内容令人错愕:
【……重复……这里是‘方舟-第七播种舰-希望号’……我们已逃离‘收割者’的追猎……但‘摇篮’破碎,坐标遗失……舰体受损严重,维生系统即将失效……我们携带了‘生命火种’与‘起源数据库’……任何收到此信号的友善文明……请根据附带的基因密钥提供援助……重复……】
信号附带的“基因密钥”经过初步解析,其碱基序列结构与地球人类以及周昊、林薇薇本源中蕴含的某种生命信息,存在着高度同源性!
“方舟”?“播种舰”?“收割者”?“摇篮”?这些词汇与“缔造者”的试验田计划隐隐呼应,却又指向了更早的时代!这艘名为“希望号”的星舰,似乎属于一个在“缔造者”崛起之前,甚至可能在“基石”活跃时期,就进行星际播种的古老文明!而他们,似乎也曾是某个“收割者”(会是“缔造者”的前身吗?)的目标!
“生命火种”和“起源数据库”……这或许蕴含着揭开“基石”秘密,甚至理解生命与文明在宇宙中真正位置的关键!
“能定位信号源吗?”艾伦立刻问道,眼中重新燃起火焰。无论“基石”是什么,眼下有一艘承载着古老秘密和无数生命的星舰在呼救,他们不能坐视不理。
“信号极其微弱,来源非常遥远,而且似乎受到了严重的时空干扰,定位困难。但根据信号衰减模型和附带的空间基准点分析,大致方位可以确定——在银河系另一端,一个被称为‘遗忘旋臂’的、几乎未被探索过的荒芜区域。”
又是一个未知而危险的区域。
秦雪衣与艾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决意。
“修复工作加快进度。我们需要一艘能进行远航的船。”艾伦沉声道。
“我会尽快整理所有关于‘基石’和这份求救信号的数据,并尝试与周昊、林薇薇建立更稳定的沟通,我们需要他们的力量指引。”秦雪衣点头。
“灯塔”的职责,从未改变。无论是面对冰冷的宇宙法则,还是聆听遥远星海的求救,他们都将肩负起引导与守护的使命。
新的航程,指向银河的暗面,指向被遗忘的历史,也指向生命火种延续的希望。
(新的冒险,启程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