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于天柱峰顶静室拜见当代天师张玄陵后,陈骏在龙虎山迎仙苑的生活,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充实。天师那番看似平淡,却直指大道根本、发人深省的点拨,如同在他纷乱的心湖中投下了一枚定海神针,虽未彻底平息波澜,却让他有了清晰的方向。那份被看穿根脚的惶恐不安渐渐沉淀,转化为一种更加深沉坚定的求道之心。他不再急于探寻“天道有缺”或“异星宿命”的具体答案,而是将更多心神投入到对自身修为的打磨、对龙虎山道韵的体悟,以及对《大衍残局》与自身“弈”之意的更深层次推演融合之中。
白日里,他依旧在清风道人或其指派道童的引导下,于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或是在灵气最为浓郁的几处静室打坐,全力运转《先天一炁功》,感受此地精纯灵气对经脉丹田的滋养淬炼,通络后期的境界愈发稳固,真气凝练如汞,运转圆融自如;或是在藏经阁外围的阅览室,翻阅一些基础的的道门典籍、山川风物志、以及前辈高人的修行札记(更深奥的核心道法典籍自然非他这客居之人所能接触),从中汲取道门智慧,了解此方天地的人文历史、宗门脉络;更多的时候,他则是独自漫步于清幽的山径,驻足于观景亭台,凭栏远眺,以“弈”意细细感知龙虎山这方洞天福地的独特“势”场,体会那山势的龙虎盘踞之雄、水汽的云雾变幻之奇、草木的生生不息之机,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由无数代道门先贤智慧与修行沉淀下来的厚重“道韵”。他隐隐感觉到,自己的“弈”意,在这种与自然大道深度交融的感悟中,正发生着某种潜移默化的蜕变,变得更加灵动、包容,对“势”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引导利用,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其背后更深层的运行规律与天地至理。
这一日,午后天空骤然转阴,浓厚的铅灰色乌云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低低地压向龙虎群峰,天色迅速暗淡下来。山风变得急促而猛烈,吹得漫山松涛如海啸般轰鸣,草木剧烈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汽和一丝丝凛冽的寒意,隐隐有沉闷的雷声自远天滚荡而来,预示着一场剧烈的山雨即将来临。
陈骏正于迎仙苑附近的一座名为“听雷亭”的石亭中静坐,感受着天地气机在这暴风雨前的剧烈变化。这种天地之威引发的“势”的动荡,对他感悟“弈”意而言,正是难得的契机。
就在这时,清风道人却冒着渐起的狂风,快步来到亭外,对着陈骏打了个稽首,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福生无量天尊。陈居士,玉玑子师叔有请,请随我来。”
陈骏心中微动,此时天气骤变,玉玑子执事相邀,所为何事?他按下疑惑,起身道:“有劳道长引路。”
清风道人此次并未引他向山上行,而是带着他沿着一条较为偏僻、通往龙虎山后山一侧的石阶向下而行。越往下走,风力越大,空气中那股凛冽的寒意和隐隐的雷电气息也越发明显。周围不见其他道人,唯有狂风呼啸,松涛怒吼。
不多时,两人来到一处位于两座险峻山峰夹峙之间的巨大山谷入口。谷口矗立着一块天然形成的巨大石碑,上书三个殷红如血、笔锋凌厉、仿佛蕴含着雷霆之威的古篆——“雷狱谷”。谷内光线晦暗,怪石嶙峋,寸草不生,地面上布满了焦黑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令人心悸的臭氧味道,以及一种狂暴、毁灭性的气息残留。这里显然是龙虎山一处专门用于修炼雷法或惩戒门人的禁地。
谷口已有数人等候。为首者正是知客院执事玉玑子,他依旧一身紫色镶边道袍,面容沉静。他身后站着两名身着深蓝色道袍、气息精悍凌厉、眼神锐利如电的中年道人,他们的太阳穴高高鼓起,周身隐隐有细微的电弧一闪而逝,显然修为精深,且专修雷法。此外,还有三四名年轻弟子,皆神色肃穆,屏息凝神。
见到陈骏到来,玉玑子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阴沉的天空,沉声道:“陈小友,今日天象有变,正是观摩我龙虎山‘五雷正法’引动天地之威的难得时机。天师有谕,许你在此观摩,但需谨守心神,不得擅离此地半步,更不可妄图窥探法诀奥秘,以免遭受雷法反噬,魂飞魄散。你可明白?”
陈骏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激!观摩龙虎山不传之秘雷法!这绝对是天大的机缘!他连忙躬身,郑重应道:“晚辈明白!多谢天师恩典,多谢玉玑子道长!晚辈定当谨守规矩,只观其势,不窥其法,绝不逾越!”
玉玑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转而与那两名蓝袍道人低声交谈几句,显然是在安排布阵引雷之事。那两名道人神色凝重,各自从怀中取出数面刻画着复杂雷霆符箓的令旗,身形闪动,踏着玄奥的步罡,迅速在谷中特定方位插下令旗。随即,两人盘膝坐于谷地中央一块巨大的、表面光滑如镜、却布满焦痕的黑色巨石之上,手掐雷诀,口诵玄奥咒文,周身气息陡然变得狂暴起来,与天地间那躁动的雷电元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片刻之后,天空中的乌云已浓稠如墨,翻滚不休,道道银蛇般的闪电在云层中窜动,将昏暗的天地瞬间照得惨白。震耳欲聋的雷鸣滚滚而来,仿佛天公震怒,威势骇人。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五雷猛将,火车将军,腾天倒地,驱雷奔云,队仗百万,搜捉邪精!急急如律令!” 两名蓝袍道人同时暴喝,声如惊雷,盖过了风啸!他们手中雷诀变幻如电,周身爆发出刺目的蓝白色电光,与插在地上的雷旗相互呼应,瞬间在谷地上空凝聚成一个巨大的、不断旋转的雷电漩涡!
“轰咔——!!!”
一道水桶粗细、耀眼夺目、蕴含毁灭气息的紫色天雷,如同天之权杖,撕裂昏暗的天幕,带着煌煌天威,朝着山谷中央狠狠劈落!然而,这道恐怖的天雷并未直接击打在地面,而是被那雷电漩涡所吸引,猛地注入其中!
“引雷入阵!” 玉玑子低喝一声,袖袍一拂,一股柔和却磅礴的力量将陈骏等人护在身后。
只见那两名蓝袍道人须发戟张,面容因承受巨大力量而略显扭曲,但眼神却狂热而坚定。他们手印再变,引导着被吸入漩涡的狂暴天雷之力,化作两道相对纤细、却更加凝练、如臂使指般的湛蓝色电龙,分别轰向谷中两侧早已布置好的、人高的黝黑铁柱靶心!
“轰!”“轰!”
两声巨响几乎同时爆发,铁柱靶心瞬间被炸得粉碎,化作赤红铁水四溅,地面留下两个焦黑的深坑,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更浓烈的臭氧味。而那两名道人,在完成这惊世骇俗的一击后,周身电光迅速收敛,脸色微微发白,显然消耗巨大,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这还不算完!紧接着,其中一名道人再次掐诀,口中念念有词,竟引导一丝残存的雷电之力,在其指尖凝聚成一枚拳头大小、噼啪作响、充满毁灭气息的蓝色雷球!他屈指一弹,雷球激射而出,并非直线,而是划出一道诡异的弧线,精准地击中数十丈外一块突兀的巨岩,将其炸得四分五裂!
“驭雷成形!” 另一名道人则双手虚抱,将散逸的电弧强行收拢,在胸前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雷电光盾,散发出强大的防护气息。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十数息时间,却展现了龙虎山雷法“引天雷、纳己用、化万形”的精髓!其威力之刚猛暴烈,其操控之精妙入微,其与天地之威共鸣的宏大景象,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陈骏!
他站在亭中,虽被玉玑子的气机护住,并未受到实质冲击,但整个灵魂都仿佛在为之战栗!那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面对天地伟力、大道显化时的本能敬畏与无比震撼!
他清晰地“看”到,也“感觉”到:那两名道人,并非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去对抗天威,而是以一种玄奥莫测的方式,自身为媒介,以精妙法诀为引,巧妙地“引导”、“借用”了天地间本就存在的、狂暴无比的雷霆之力!他们自身的力量,更像是一个支点,一个催化剂,一个精准的控制器!这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一种对天地法则的深刻理解与高超运用!
这与他的“弈”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势”的运用!只不过,他的“弈”意,更多是洞察、引导环境中相对温和的“势”,如气流、地形、人心波动;而龙虎山雷法,则是直接洞察、引导、驾驭天地间最狂暴、最具毁灭性的雷霆之“势”!其层次、其威力、其代表的道法境界,不知高出了多少!
“原来……这就是道门正统的‘借势’……不,这已经是‘驭势’!驾驭天地之威!” 陈骏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以往对“势”的理解,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拓宽、升华!他明白了,“天人合一”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可以实实在在达到的境界,是自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同频共振,从而引动、驾驭无上伟力的体现!
这场雷法演练,就像是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窥见了一条以自身契合天地、驾驭自然伟力的通天大道!虽然他现在连门槛都还未摸到,但那种直观的震撼与启示,对他未来的修行之路,尤其是“弈”之意的蜕变与升华,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雷雨渐歇,两名蓝袍道人调息完毕,与玉玑子低声交流几句,便带着弟子们收拾法器,悄然离去。玉玑子走到兀自沉浸在巨大震撼中的陈骏身边,淡淡道:“雷法之威,源于天地,亦终归于天地。修道之人,当心存敬畏,明辨正邪。今日所见,望小友有所悟,亦有所戒。”
陈骏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对着玉玑子深深一揖,语气无比诚挚:“晚辈……谨记道长教诲!今日得观雷法,如开茅塞,受益终身!多谢道长成全!”
玉玑子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转身飘然而去。
陈骏独自站在渐渐平息风雨的谷口,望着那片被天雷洗礼后更显肃穆苍凉的山谷,心潮久久难以平静。龙虎山雷法,不仅让他见识了道法的无上威力,更让他对“道”、对“天人之境”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目标,却似乎更加清晰、更加宏大了。他知道,这次观摩,将是其修行生涯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