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府邸的寿宴终于在看似宾主尽欢、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当陈骏随着人流走出那座金碧辉煌的漱玉轩时,夜风带着初秋的凉意扑面而来,将他从宴会上那种被无形压力笼罩的感觉中唤醒。月光如水银泻地,将慕容府邸的亭台楼阁镀上一层清冷的银辉。
就在他即将踏出那道象征着权势与地位的红漆大门时,一个身着深灰色布衣的老仆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这老仆约莫六十上下年纪,面容普通,步履轻盈,气息内敛得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
陈先生请留步。老仆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瑜长老在后园听竹小筑备了清茶,闻先生雅好棋道,特命老奴前来相邀,不知先生可否赏光一叙?
陈骏心中微动。慕容瑜长老,正是文昌文会上那位气度雍容、为他解围的老者。宴会刚散就单独相邀,而且特意点明,这其中必有深意。他迅速在脑海中推演各种可能:是慕容家对他拒绝招揽后的进一步试探?还是另有所图?抑或是这位长老个人的兴趣?
承蒙瑜长老厚爱,晚辈岂敢推辞。陈骏略一沉吟,便做出了决定。与其回避,不如直面这场邀约。他隐约感觉到,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老仆微微颔首,转身在前引路。他们穿过数重院落,越走越是幽静。宴会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四周只剩下风吹竹叶的沙沙声。月光透过竹隙,在青石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不多时,一座精巧的竹舍出现在竹林深处。匾额上听竹小筑四字笔力苍劲,隐隐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气度。竹舍内灯火温润,与宴会的珠光宝气形成鲜明对比。
陈骏踏入竹舍,只见慕容瑜长老已换下一身华服,穿着简单的青色布袍,正坐在一张紫檀木棋枰前独自品茶。棋枰上摆放着两盒棋子,白子温润如玉,黑子乌黑透亮,显然都不是凡品。
陈小友来了。慕容瑜放下茶盏,含笑示意他坐在对面,宴席喧嚣,不及此处清静。老朽闲来无事,好弈棋消遣,闻小友才思敏捷,特请手谈一局,聊以遣兴。
陈骏恭敬行礼后落座,目光扫过棋枰。这棋枰看似普通,但木质细腻,纹路天成,显然历经岁月沉淀。他注意到慕容瑜执棋的姿势极为优雅,手指修长,落子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感。
长者赐,不敢辞。只是晚辈棋艺粗浅,还望长老指点。陈骏谦逊地说道,同时将心神沉入境。他感觉到这方寸棋枰之间,似乎蕴含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天地至理。
棋局开始,陈骏执白先行。他谨慎地落下一子,选择了一个稳健的开局。慕容瑜含笑落子应对,动作从容不迫。初时数十手,双方都在布局阶段,落子速度都不快,仿佛在相互试探。
但随着棋局深入,陈骏渐渐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慕容瑜的每一手棋都看似平常,却总能在不经意间限制白棋的发展。这种掌控不是咄咄逼人的压迫,而是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地主导着棋局的走向。
陈骏的意全力运转,试图解读慕容瑜棋路中蕴含的深意。他发现这位长老的棋风厚重沉稳,讲究根基,注重大势,与慕容家之意境一脉相承。这是一种以堂堂正正之师,凭借精妙计算逐步推进的下法。
棋至中盘,局面变得复杂起来。慕容瑜的棋风陡然一变,黑棋展现出凌厉的攻势。一手如泰山压顶,直指白棋大龙要害;接着一手刁钻狠辣,考验白棋的生存能力。
陈骏顿时感到压力倍增,额角渗出细密汗珠。对方的棋力深不可测,每一手都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压迫。他的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演着各种变化,在看似绝境中寻找生机。
奇妙的是,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陈骏对意的理解也在飞速提升。他不再仅仅追求奇诡的变化,而是开始注重棋形的厚实与根基的稳固。白棋在黑色浪潮的冲击下,如同狂风暴雨中的扁舟,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化险为夷。
小友棋风灵动,善于在绝境中寻觅生机,实乃难得。慕容瑜忽然开口,目光深邃,然,过刚易折,过柔易靡。棋道如兵道,须知以正合,以奇胜之理。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陈骏心神剧震。他之前修炼意,多强调变化与灵动,却忽略了根基的重要。而慕容瑜的棋路,正是展现了以深厚根基为本、精妙变化为用的至高境界。
长老教诲,晚辈受教。陈骏恭敬道。再落子时,他的棋风悄然发生了变化,在灵动之中加入了沉稳厚重之意。
棋局进入官子阶段,陈骏虽然稍处下风,但阵脚稳固,已无溃败之虞。最终数目,慕容瑜以两子半的优势获胜。
好棋!慕容瑜抚掌赞叹,老夫许久未遇如此酣畅淋漓之局。小友年纪轻轻,能有如此造诣,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份悟性。
陈骏起身施礼:长老棋艺通神,晚辈受益匪浅。
慕容瑜摆手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斟茶,目光深远:棋局如人生,亦如天下大势。小友之,重变通,求生机,乃是乱世英豪崛起之基。然,治国安邦,有时也需守成之稳、秩序之重。
这番话已超出棋局胜负,带着长辈对晚辈的期许。陈骏肃然道:长老教诲,晚辈谨记于心。
又闲谈片刻后,陈骏起身告辞。慕容瑜送他到竹舍门口,望着他消失在竹影月色中,轻轻叹息一声。
走在返回客栈的路上,陈骏心潮起伏。这一局棋对他的磨砺,胜过数月苦修。他不仅棋艺大进,更对武道有了更深的理解。江宁城之行,至此可谓圆满。是时候继续前行,将此次所得融会贯通,寻找下一步的突破契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