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东坐在小饭馆里,一边吃饭,一边在脑中梳理着从那个世界的书籍里获取的中国四十多年经济改革发展进程的零碎信息:
中国经济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型,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跨越发展,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十四亿人口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仍有不小差距。
与此同时,中国构建起全球唯一覆盖全部工业门类的产业体系,制造业整体实力稳步提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高端制造领域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些领域的发展轨迹,共同书写了人类经济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接入国际互联网后,中国便开启了数字化发展之路。
其中,电商的崛起推动实体经济销售模式变革,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对传统零售业形成明显冲击;电商凭借成本优势形成价格竞争力,再加上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的助力,进一步挤压了实体店的市场份额。
在脑中梳理完这些信息,他对自己身处的华国未来经济改革的走向,也有了大致判断。
两个世界的差异,仅在于时空与年代,发展走向却基本一致。
吃完饭回到酒店,沈卫东脱下外衣躺到床上,意识再次进入了那个世界的城市里。
第二天,沈卫东离开酒店,前往火车站,坐上了开往龙城的火车。
朴顺姬在龙城,沈卫东打电话告诉她自己乘坐火车到达龙城火车站的时间。
第二天下午四点多钟,火车到站,沈卫东走出火车站,就看到跟朴顺姬一同过来接他的大盛。
一到龙城就见到大盛,他太高兴了。
大盛也一样。
两人见面,唯有用力抱在一起,才能让彼此的情谊得到释放。
抱了好一会儿,两人才松开。
大盛笑着拍了拍沈卫东的肩膀:“东子,终于见到你了,俺想死你了。”
沈卫东也咧嘴笑道:“大盛,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一点都没变,就是没以前胖了。”
朴顺姬在一旁也笑得眉眼弯弯:“行了,你们好兄弟就别在这叙旧了,先上车。”
“行,卫东,你先去车上坐着。”
大盛说完,伸手接过沈卫东手里的行李箱,走到车后,打开后备箱,将行李箱放了进去。
沈卫东这时已经坐进车里了。
车是朴顺姬从京城开过来的,是她那台奔驰380 SE。
她现在把所有精力都放到龙城这边了。
食品厂厂区已经全部建设完成,设备也已完成安装,尚需一段时间调试,不过正式投产的时间已经定在了下个月。
朴顺姬将食品厂的情况简单给沈卫东说了说,大盛上车后,她便启动车子朝县宾馆驶去。
沈卫东离开龙城差不多八年了。
大盛一路给他讲着龙城这些年有哪些变化。
龙城城区其实没有太多变化,无非就是多了几栋楼。
但龙城的变化不在城区,而在城郊。
“龙城工业园区”就是龙城最大的变化。
单是已经建成投产的“瑾柔坊”内衣厂,以及建成即将投产的“顺姬”食品厂,这两个大厂就已让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几家鲁省本地企业厂区,等这几家厂区建成后,“龙城工业园区”将会成为鲁省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典范。
朴顺姬早就给沈卫东在龙城宾馆订好了房间。
车子到了宾馆门前,沈卫东和大盛下了车。朴顺姬还要去厂里一趟,说好在一个小时后过来一起吃饭。
沈卫东跟大盛有太多话要说。这么多年来,两人虽一直没断了书信往来,但面对面时,仍有说不完的话。
朴顺姬开车离开,也是有意给这两位老朋友留足叙旧的时间。
沈卫东和大盛走进宾馆房间,大盛迫不及待地拉着沈卫东坐下,继续聊起这些年的经历。
大盛和他媳妇陈美英都还在纺织厂工作。
沈卫东问他想不想出来干点什么。
大盛摇了摇头:“东子,俺娘现在是县委书记,俺得注意影响,不能出来做生意。美英倒是有做生意的想法,可孩子太小了,等孩子大些再说吧。”
沈卫东觉得大盛想得很对,先在厂里干着也挺好,等国企改革的浪潮袭来,再做打算也不迟。
不过,得知大盛媳妇陈美英有做生意的打算,沈卫东倒想帮衬一把。
陈美英是学纺织的,沈卫东觉得可以从她的专业入手。他想到未来纺织行业中,功能性面料会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于是对大盛说:“大盛,你媳妇是学纺织的,让她研究研究功能性面料,比如透气、抗菌这类的。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衣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功能性面料肯定有市场。”
大盛听完,摇了摇头:“东子,你这是要让俺媳妇开纺织厂啊?她其实就想开个服装店,纺织厂这种大生意,可不是俺家能做的。”
沈卫东笑了笑:“大盛,你忘了我有钱了?我可以给你们投资,钱不是问题,只要你媳妇有这个本事就行。”
大盛感动地看了沈卫东一眼,还是摇着头:“东子,谢谢你的好意,俺不能用你的钱。”
“什么叫用我的钱?这是投资,我也是要赚钱的!”沈卫东解释道。
大盛当然明白什么是投资,可他心里没底——自己媳妇有多大本事,他清楚得很,这么大的生意,万一亏了可怎么办?他还是一个劲地摇头说“不行”。
沈卫东拍了拍他的肩膀:“行了,晚饭你媳妇过来不?等我见到她,我跟她说。只要她想干,我就给她投资,你不懂就别瞎掺和了。”
大盛心里清楚,沈卫东是真心想帮自己。他不是不想接受这份好意,只是怕好兄弟因为帮自己而亏钱,到时候他可就没脸见沈卫东了。
晚饭订在了宾馆的餐厅。
五点多钟,大盛娘、刘长江,还有抱着孩子的大盛媳妇一起来了。
沈卫东见到大盛娘,赶紧喊了声:“娘。”
大盛娘非常自然地应了一声。
大盛知道沈卫东认了自己娘做干娘,可没想到他叫“娘”叫得这么顺口,自己娘答应得也这么自然,心里都有些嫉妒了。
大盛娘没理会儿子的反应,应完之后,就给沈卫东介绍起刘长江。
沈卫东热情地叫了声:“刘叔。”
大盛媳妇就不用介绍了,沈卫东叫了声“弟妹”,伸手摸了摸大盛儿子的脸蛋,接着从兜里掏出一块系着红绳的玉佩,直接给孩子戴在了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