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现在穿的内衣裤、用的卫生巾都是小曼提供的,她也是被小曼第一个普及这些知识的女人。
她家里在港岛有亲戚,还总跟表姐通电话,所以这些女人必备知识,她一听就懂。
佟丽丽现在虽然也懂了,但她仍觉得这些知识听着有些羞耻。
小曼给佟丽丽的惊讶还在继续。
睡觉前,小曼用洗面奶洗脸,接着又敷面膜、擦晚霜。
佟丽丽既惊讶又新奇,没过多久就觉得有些麻木了,但还是厚着脸皮用小曼的洗面奶洗了脸。
洗完脸,感觉自己皮肤滑嫩嫩的,随后敷上面膜,学着小曼的样子躺到床上。
刘艳过来敲门,佟丽丽下床开门,把刘艳吓得 “妈呀” 一声跑开了。
后来听到是佟丽丽的声音,刘艳才胆怯地走回来。
她是过来告诉两人明天启程去石桥子公社的时间,只是没想到一开门就见到一张 “白纸脸”,真被吓得魂都要飞出来了。
说完正事,刘艳恼怒地训斥佟丽丽:“你这是作什么妖啊?”
佟丽丽指了指脸,口齿不清地说:“我在护肤。”
刘艳不理解什么是护肤,再看到小曼也是一张 “白纸脸” 时,气得 “哼” 了一声,转身拧着屁股走了。
佟丽丽关上门,回头看向小曼,两人同时 “咯咯咯” 笑了起来。
刘艳还没走回自己房间,就听到佟丽丽和小曼从房间里传出的笑声,气得回头骂了句 “神经病”,推开门走进去,又用力摔上了门。
她向来是半拉眼看不上小曼:不就是长得漂亮点、家里有能耐、家里有钱吗!
“哼!”
她最看不上这种肤浅的女人,自己是高级知识分子,才不屑与她们为伍。
佟丽丽更让她不齿 —— 看人家有钱,就一副巴结的样子,真是气死她了。
佟丽丽是刘艳部门的绘图员,平时刘艳对她本就颐指气使。
对于刘艳这种人,佟丽丽也满是不屑:就算她是自己的领导,那又怎样?瞧不起谁呢?
她家也是有关系有背景的,刘艳除了是领导、年龄大,其余的在她眼里一无是处。
还是小曼好,跟着小曼混,不仅能占到便宜,关键是相处舒服。再说小曼性格也好,不装腔作势,今晚两人嘻嘻哈哈闹了一阵,关系也更近了。
关灯睡觉前,佟丽丽开始跟小曼说对刘艳的不满:刘艳在专业上确实有能力,但为人太高傲,跟她说话向来是命令的口气;而且这人嫉妒心极强,看到长得比她好看的女人,就总想在对方身上挑出不如自己的地方。
小曼不知道,她刚来单位时,刘艳曾在办公室跟同事说过她:“也不知道院长咋想的,咱这是研究院,能进来工作的都是知识分子,弄个妖里妖气的女人进来干啥?就她那样的,能干好工作吗?”
不过就算小曼知道了也不会生气 —— 自己能不能干好工作,跟长相有啥关系?长得好看怎么了?像刘艳那样,自己生气都能把更年期提前招来。
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古墓文物研究组的成员陆续起床,吃完早饭后,都坐上了去往石桥子公社的大巴车。
县城到石桥子公社有七十多公里路程,到那里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
小曼因为起得早,在车上睡了一路。
醒来时,大巴车已经停在了石桥子公社小新庄大队部前的长院里。
去古墓还要走一段麦田间的小路。
研究组的一众成员跟在来接他们的文物局考古队工作人员身后,朝着古墓走去。
七月份的麦田已是金黄色,走在田间,恍惚间像是到了秋收季节。
古墓在黑龙山脚下。
其实黑龙山算不上山,只能算个大山包,山包上长了些低矮灌木,从远处看光秃秃的。
前方不远处就是古墓了,古墓已被完全挖掘开,墓地上方搭了一个大帆布遮光棚。
墓地旁边是一个个文物考古队人员居住的帆布帐篷。
走近墓地,一眼就能看清被挖掘开的巨坑内的古墓布局。
这里不是一处古墓,而是一个墓群,但并非大户人家祖坟的格局。
一个个墓坑有规则地排列着,是汉代典型的 “事死如事生” 布局,模仿现实中的住宅。
汉代人认为 “死后世界与生前无异”,古墓布局严格对应现实住宅结构,从入口到核心区域功能分区明确,就像 “地下宅院”,不同等级古墓的差异主要在 “宅院大小” 和 “房间数量”,核心逻辑一致。
古墓文物研究组成员跟着文物局考古队领队走进墓地,听着领队一路讲解,走走停停。
走完墓群,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中午饭是在石桥子公社吃的。
研究组是从京城来的,大队领导们无论如何都要尽地主之谊。
研究组和考古队加起来有三十多人,一群人浩浩荡荡朝着大队部走去。
这正是吃饭时间,农村人有端着碗在外面吃饭的习惯,看到这么多人往大队部去,都放慢了吃饭的动作,瞪着眼睛看向这群人。
小曼长相格外出挑,无论在哪儿都引人瞩目,在这个小村庄里,她的身影无疑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跟她走在一起的佟丽丽,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但胸部丰满,村民们看完小曼,目光会自然而然移到佟丽丽胸前。
两人走在人群中,听到村民的议论声,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大队部前的长院里,摆好了五张餐桌和凳子,桌上摆满了农家菜,大队领导们陪着研究组和考古队的领导。
小曼和佟丽丽坐的那桌,除了研究组和考古队的成员,还有大队妇女主任作陪。
农村饭菜虽然不如国营饭店厨师做的好看,但味道很不错,带着乡土的朴实口感。
大队妇女主任也姓杨,跟小曼算是一家子。
看到漂亮时髦的小曼也姓杨,她莫名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妇女主任大多能说会道,杨主任也不例外,她一边热情招呼大家别停筷子,一边不停地跟小曼说话。
当问到小曼已经结婚,且爱人老家还是龙城时,杨主任更觉得小曼像是自家许久未见的亲戚。
小曼之所以跟杨主任说这些,是因为她知道,沈卫东他娘的娘家就在这个小新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