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
杜海波的妻子和高彬面对事实证据,只能招供认罪。
二人在各自的讯问笔录上签名按手印后,被带到拘留室暂时关押。
柳建华回到办公室,将审讯结果告诉了杜海波。
他让杜海波先回去,说罪犯的证词需要核实,还要再收集些证据。
案件要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还需要些时间。
杜海波推开门,刚要走出柳建华的办公室,就听到外面有熟悉的吵闹声,他停住脚步。
吵闹声中嗓门最高的是他岳母。
杜海波伸头向外看去,他岳母、大舅哥、小姨子还有几个他家的亲属都来了,正对着公安人员大呼小叫。
杜海波回头看向柳建华,无奈地摇头说:“柳公安,这一大家子人怎么都来了?”
柳建华也无奈地摊摊手道:“我只是让人通知你妻子的家里人过来接走孩子,谁曾想他们来了这么多人。”
杜海波听后苦笑道:“来就来吧,早晚也要跟他们面对,我出去吧。”
说完这句话,杜海波再次推门走了出去。
杜海波的妻子名叫张钰。她父亲与杜海波的父亲都是军人,两人还是参加了 1950 年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友。
只是在那场战争中,杜海波的父亲牺牲了 —— 他是在战场上为张钰的父亲挡子弹牺牲的。
张钰的父亲是个感恩的人。1953 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张钰的父亲退伍回到京城,被安置在 “京城电子管厂” 工作。
他心里时刻想着生活在辽省农村的杜海波和他的母亲,便跟妻子商量要将杜海波和他母亲接到京城照顾。
妻子虽然有怨言,但不敢违逆他,只能同意丈夫的想法。
张钰的父亲去了辽省,见到杜海波的母亲,跟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那时杜海波的母亲还很年轻,杜海波也只有四岁。
当她知道自己死去的丈夫是为张钰的父亲死的,就拜托张钰的父亲将杜海波接到京城抚养成人,她自己不去,因为还想嫁人。
杜海波被张钰的父亲带回京城,带回家里,对方真的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还说等杜海波跟他女儿长大了,让两人结成夫妻,这样也算是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老战友了。
杜海波跟张钰从小就在一起生活。
由于张钰的父亲总把两人的婚事放在嘴上,杜海波虽然挺高兴的,但张钰却很是抗拒。
高彬的父亲也在 “京城电子管厂” 工作,他家也住在厂家属楼院里。
高彬与杜海波、张钰年龄相仿,因此三人一起上学、玩耍,一同慢慢长大。
张钰十六岁那年,已经出落成一个漂亮的大姑娘;杜海波十七岁,也长成了帅气的大小伙子;十八岁的高彬,身高和长相都不如杜海波,却得到了张钰的芳心。
张钰不喜欢杜海波,原因是她父亲要用她的婚姻去报答杜海波父亲的救命恩情。
她虽然无法抗拒,但内心里还是不断在挣扎。
她能喜欢上其貌不扬的高彬,也是因为抗拒与杜海波的婚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所致。
也是在张钰和杜海波十六岁那年,张钰的父亲因病去世。
张钰家里没有了父亲,一直看杜海波不顺眼的张钰母亲,开始对他百般刁难。
就在杜海波感觉无法在张钰家里继续生活下去的时候,看到了贴在家属院宣传栏上的征兵通知。
看到 “征兵通知”,杜海波非常高兴,他从小就有当兵的理想。
他死去的父亲和张钰的父亲都是当兵的,所以他下决心一定要去当兵。当兵不但是他的理想,也是离开这个不属于他家的最好出路。
但他的户口落在张钰家的户口簿上,想当兵还要跟张钰的母亲商量。他以为张钰的母亲还会刁难他,没想到对方听到杜海波要去当兵,非常爽快地答应了,还帮他找了武装部的关系,让他顺利应征入伍。
张钰的母亲之所以同意并帮助杜海波参军,其实就是想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把他这个碍眼的人撵走而已。
杜海波的父亲为救张钰的父亲牺牲的事,在厂家属院内人人皆知。
即使张钰的父亲不在了,张钰的母亲也只敢在家里刁难杜海波。
让杜海波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敲锣打鼓地离开他们家,谁还会说她对杜海波不好,谁还会说她的不是呢?
杜海波走了,但对从小长大的家还是有很深的感情。
虽然他不想再回去了,但经常写信问候还是要做的。
只是杜海波写了几封信都没有收到回信,他单独给张钰写的信也没有收到回信。
张钰家在杜海波走的那一天,全家人都非常兴奋,那天晚上家里还吃了一顿肉炒的菜。
那顿庆贺杜海波离开家的晚饭,张钰把高彬也叫到了家里,高彬与张钰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了那顿饭。
从那天以后,张钰跟高彬天天形影不离,张钰的母亲也是乐见其成。
高彬的父亲是 “京城电子管厂” 的一个中层领导,张钰的父亲不在了,张钰能跟高彬结婚,也算是为张钰家找到了一个靠山。
让张钰一家人没想到的是,三年后,就在张钰和高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时,高彬的父亲不知什么原因,突然被打成 “反党反社会主义罪”,张钰一家人的希望落空了。
高彬的父母被下放到大西北蹲 “牛棚” 去了,高彬因父母的罪名,在家属院里走路都要低头。
在家属院,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招人唾骂和白眼,想离开这里,下乡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他自己去知青办报了名,去了内蒙古一个偏远的地方下乡。
下乡临走前的一天晚上,张钰到他家,两人在依依不舍中,突破了男女间最后的界限。
高彬戴着大红花,在锣鼓喧天中坐上火车,离开了京城。
张钰在站台上目送火车消失在视线中,才失落地回到家里。
一个月后,张钰没来例假,她知道自己可能怀孕了。
无奈之下,她跟母亲说了跟高彬做过那事,怀疑自己可能是怀孕了。
张钰的母亲听完,对着张钰又打又骂。
在那个年代,未婚姑娘怀孕,一旦被人知道,那可是不敢想象的事。
让张钰嫁给高彬,张钰的母亲死活都不会同意。
就高家现在的状况,连他们家的亲属都跟高家划清界限了,跟高彬结婚,那不是把张钰往火坑里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