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气太重,失之自然。”
苏墨那句轻描淡写的评价,如同余音绕梁,又在林未脑海中回响了一遍。不再是单纯的羞辱或压力,反而像一把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某扇一直紧闭的门户。
她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这双手,能凭借《璇玑谱》的本能绣出惊艳绝伦的“红梅”,能依靠针煞之气完成精妙的修补,能在地下洞窟绝境中爆发出伤敌的力量……
但然后呢?
那些作品,那些力量,是“她”的吗?还是只是《璇玑谱》借她之手暂现的荣光?是针煞之气驱动的结果?
她想起自己最初穿越而来,被逼到绝境时,不管不顾抓起一把针胡乱刺下,反而激发出“惊鸿”手法的那一刻。那种莽撞、那种绝望中的爆发、那种与针与线最原始直接的沟通……
后来呢?后来她开始刻意追求《璇玑谱》的技法,开始小心翼翼引导针煞之气,开始计算得失,开始模仿……反而像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将那份最初的、近乎本能的“灵性”隔绝在外。
所以苏墨说“匠气太重”。他看到的,是她努力模仿的“技”,而非属于她林未的“魂”。
所以《璇玑谱》和《守心诀》的力量始终无法真正为她所用,只能偶尔借力,稍有不慎便反噬自身。因为她从未真正“理解”它们,只是在“使用”它们。
她需要的不是模仿,不是驾驭,而是……理解、融入,最终,成为。
如同她引导那丝混沌气息,不是强行命令,而是感受其韵律,顺应其轨迹。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劈开迷雾!
她再次看向怀中两本书。这一次,目光不再是对着神秘宝库的渴望和畏惧,而是像一个学生,看向两部深奥的、等待解读的经典。
她不再试图去“驱动”它们,而是缓缓地、将全部心神沉浸进去,去“阅读”,去“感受”。
《璇玑谱》那冰冷狂野的煞气之下,蕴含的是何种意志?是破坏?是征服?还是……一种极致精准、不容毫厘偏差的、“锐利”的规则?
《守心诀》那温润平和的能量深处,流淌的又是何种理念?是守护?是包容?还是……一种“稳固”自身、明见本心、“厚德”载物的根基?
一者至锐,一者至厚。
锐不可久,厚则载物。
二者相克,然……亦相生!
那湮灭对撞中产生的混沌之力,那丝微弱的、蕴含生机的本源,不就是“锐”与“厚”在极致冲突后,打破界限,诞生出的新可能吗?
如同绣花针,锐利无匹,可穿刺绢帛;而手指、手腕乃至全身的气力与心神,便是那“厚”的根基,支撑着针尖的“锐”,引导它走出精妙的轨迹。缺一不可!
她之前一直试图分别掌控它们,或将它们强行融合,却忘了它们本就是一体的两面,是力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她需要的,不是成为它们的主人,而是成为沟通它们的“桥梁”,是运转它们的“轴心”!
明悟如同清泉灌顶,瞬间冲刷过她的四肢百骸!
体内那两股一直泾渭分明、隐隐对峙的气息,在这一刻,仿佛感受到了她心境的蜕变,竟自发地、缓缓地开始流动起来。不再是冲突,也不再是隔绝,而是沿着某种玄妙的、阴阳互济的轨迹,自然而然地运转起来!
锐利的针煞之气流转于攻击、穿刺的经脉线路,而温厚的守心能量则固守于心脉、滋养的窍穴。二者并行不悖,甚至在那流转的间隙,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一丝丝微弱的混沌气息,反哺着她受损的经脉和对力量的感悟。
虽然力量总量并未立刻暴涨,但她对力量的“掌控”和理解,却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幽蓝的屏幕上,原本平稳的观察记录瞬间被惊叹取代!
【林崇山:顿悟?!竟是顿悟!心障一破,豁然开朗!妙哉!】 【林秀芹:这……这就通了?老娘当年卡在这一关足足三年!】 【林婉娘:未丫头……真是……祖宗保佑!】 【林窈:……道法自然。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善。】
林未缓缓睁开眼睛,眸中神光内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澈、坚定。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身体虽然依旧虚弱,但精神却饱满昂扬。
她低头看向自己的指尖,心念微动。
一缕微不可察的针煞之气萦绕指尖,冰冷锐利。随即,又有一丝温厚的守心能量包裹而上,中和了那份刺骨的寒意,使其变得圆融可控。
她随手从桌上拿起一根用来固定窗纸的、普通至极的竹签。
以签代针。
心神沉静,不再去想任何复杂的针法图谱,只是循着那一刻的明悟,循着那“锐”与“厚”相济的韵律,手腕轻轻一抖。
竹签尖端在空中划过一道极其简练、却无比圆融完美的弧线,轻轻点落在桌面上。
没有绣线,没有绢帛。
但就在竹签点落的瞬间,桌面上那一点,仿佛凝聚了某种难以言喻的“意”,周围的尘埃微不可察地向四周荡开一圈极淡的涟漪,整个竹签的材质似乎都在那一刻被赋予了短暂的、内敛的光华。
虽无一针一线,却已得“绣”之真意。
林未看着那一点,嘴角缓缓向上扬起一个清浅的、却发自内心的弧度。
她终于,真正地,迈出了第一步。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鼓掌声,突兀地从门外响起。
苏墨不知何时又站在了那里,倚着门框,脸上带着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林未手中那根普通的竹签,以及桌面上那一点无形的“意”。
“看来,”他语气悠然地开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这碗药,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上一些。”
“林姑娘,”他目光转向她,深邃的眸中闪烁着莫测的光,“现在,我们或许可以真正谈一谈……那个‘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