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刺破胡杨林的寂静,将斑驳的金光洒入根系洞穴。林未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疲惫尽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澄澈与坚定。一夜调息,消耗的心神已恢复大半,眉心那点经过淬炼的本心之光也愈发凝实。
东南方向的微弱牵引感依旧存在,虽未增强,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萤火,指明了前路。
不能再犹豫停留。沙狼巴图的搜捕网随时可能覆盖这片区域,必须尽快离开。
她将铅盒重新缚好,检查了随身物品——丹药、清水、金票(已所剩无几)、密令筒、星陨铁(与水晶共鸣后似乎光泽更内敛了些),以及那柄锈迹短刀。
目标:东南。
但东南方地域广阔,具体去向何处?那牵引感太过模糊,无法提供精确坐标。她需要结合已知信息,判断一个最有可能的目的地。
展开脑中记忆的地图。向东南方向,会逐渐远离沙漠,进入一片丘陵与河谷交错的地带。那里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点:一个是以锻造闻名的“铁炎城”;一个是据说有上古遗迹的“千窟岭”;还有一个,则是地图上标记着另一个小型裂瞳符号,旁边标注着“不语斋”的地方。
铁炎城人多眼杂,并非藏身或探寻隐秘的好去处。千窟岭范围太大,遗迹探索耗时日久。而不语斋……既然是裂瞳一脉的标记,或许能与薪火之祠、哑行者联系起来,可能存有关于“钥匙”或“门”的更多记载,也更可能提供庇护。
决定已下,目标——不语斋。
她再次确认方向,将那微弱的牵引感与地图上“不语斋”的大致方位对应,偏差不大。这让她心中稍定。
不再耽搁,她如同灵猫般钻出树洞,借着清晨的薄雾与林间阴影,迅速离开了胡杨林,朝着东南方向,再次踏上了孤独而充满未知的旅程。
接下来的数日,她穿行于逐渐变得青翠的丘陵与河谷之间。地势起伏,溪流增多,空气也变得湿润。她尽量避开官道与村落,专走荒僻小径,风餐露宿,依靠狩猎与采集补充给养。
涅盘之后的体魄让她能轻松应对这种艰苦的跋涉,甚至乐在其中。她不断熟悉着增长的力量,尝试将涅盘之力更精妙地运用于赶路、隐匿与感知。那缕微弱的本心牵引,如同最忠诚的罗盘,始终指引着方向。
第四日午后,当她翻过一道长满杜鹃花的山岗时,前方隐约传来兵器交击与呼喝之声,其间还夹杂着一种……熟悉的、令人不适的邪异能量波动!
又是“瞑目”?
她立刻收敛气息,潜行靠近。
只见下方一处相对平坦的谷地中,十余名穿着各色服饰、但出手狠辣、眼神狂热的匪徒,正在围攻三辆马车组成的车队!车队护卫拼死抵抗,但显然实力不济,已有多人倒地,情况岌岌可危。
而那些匪徒使用的能量,正是与“瞑目”同源的邪气!他们似乎并非核心教徒,更像是被蛊惑或控制的外围势力。
林未目光扫过车队。马车样式普通,但拉车的马匹神骏,护卫的招式也透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章法,不像普通商队。被围在中央的那辆马车尤其坚固,车帘紧闭,不知载着何人。
她本不欲多管闲事,但“瞑目”二字,已触及其底线。更何况,这群匪徒挡在了她前往东南的路上。
就在一名匪徒狞笑着劈开车队最后一名护卫的长刀,伸手抓向中央马车车帘的刹那——
咻!
一道灰白流光自山岗上疾射而下,快得超越视觉!
噗嗤!
那匪徒的手腕被一道无形气劲瞬间洞穿,惨叫着后退!
“什么人?!”匪徒头目惊怒抬头。
林未身影已如苍鹰般掠下山岗,落入战团之中!她没有废话,涅盘之力灌注双掌,掌影翻飞,如同穿花蝴蝶,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击中匪徒的关节或要害!
咔嚓!噗通!
骨头碎裂与人体倒地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些被邪气蛊惑的匪徒实力远不如流沙集的沙狼精锐,在林未手下如同土鸡瓦狗,不过片刻功夫,便已倒下一大片,剩余几人见势不妙,发一声喊,狼狈逃入山林。
车队幸存者惊魂未定,看着这个突然出现、实力强横莫测的灰衣女子,皆露感激与敬畏之色。
护卫首领挣扎着起身,抱拳行礼:“多谢女侠出手相救!在下……”
他话未说完,中央马车的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略显苍白的手掀开,一个穿着青色文士长衫、面容清癯、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探出身来。他目光扫过满地狼藉,最后落在林未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
“可是‘灰衣’姑娘?在下不语斋,文守拙。多谢姑娘仗义出手。”
不语斋?文守拙?
林未心中一动。她正要前往不语斋,没想到竟在此地,以这种方式,遇到了不语斋的人?而且,对方似乎认得她“灰衣”的装扮?
是巧合?还是……那冥冥中的牵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