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南越的旨意第二日就到了镇南伯府,贾环从黄门手中接过圣旨的那一刻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安排好京城诸事,毕竟这一出门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可以回来的,此时还得先回荣国府一趟,告知祖母和娘亲,想罢贾环吩咐元宝备马,又吩咐琥珀将之前雍王府给的玉如意找出来,用盒子装好。自己则是带了五百两银子出门去了,来到荣国府,先去了贾母房中,贾母见到贾环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贾环自离府后第一次回来看她;难过的是贾环不日就要随使团去南越。贾母拉着贾环的手,眼中含泪说道:“这才当上官就要出远门,咱家的孩子哪里吃过这个苦啊!”说完心疼的看着贾环。
见贾母难过,贾环出言安慰道:“这次出使南越乃是圣上器重咱们贾家,故委以此重任。孙儿知祖母放心不下,前来拜别!老祖母还请放心,环儿会照顾好自己的,早日归来的!”
贾母点了点头说道:“为了咱们贾家辛苦你了!此去一定多加小心。”
贾环对着贾母磕头行礼说道:“孙儿还要去拜别父亲、母亲,就先行告退了,还望祖母大人以身体为重,不要过于担心,孙儿会时常托人捎书信回来的。”见贾母点头,贾环方起身前往赵姨娘的房中。
赵姨娘闻听贾环随使团出使南越的消息,已经哭成一个泪人,两个眼睛肿的老高,一见贾环进来,一下子扑进贾环怀里,用力捶打贾环哭道:“你个小没良心的还知道你有娘啊!”
贾环笑着拍了拍赵姨娘的背柔声说道:“娘啊,儿子不是回来看您了嘛。”说完拉着赵姨娘坐到榻上,继续说道:“儿子不日就要随使团出发前往南越,今日特来向娘辞行。”
“啊,早上才听你爹说,怎么这么快就要走啊,这......南越多远啊?得去多久啊?有没有人照顾你啊?”赵姨娘一连串的追问。
看着赵姨娘关心则乱的样子,贾环心里甜甜的,他自小就跟着娘生活在一起,虽然她只是个姨娘比鸳鸯、平儿这样的丫鬟都不如,处处不受待见。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赵姨娘一心维护贾环,怕别人看不起他,因此处处与人争斗。但是如今贾环当了官却不能将赵姨娘接过去享福,就算是申请诰命也是给王夫人的,想到此处贾环新生愧疚,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交到赵姨娘手里,说道:“娘啊,儿子暂时不能在您跟前尽孝了,这是五百两银票,您留着用别舍不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赵姨娘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银票,赶忙跑到门口看了看门外没人,才将房门关上,小声说道:“儿子如今你要出门,这银子还是你带着傍身吧。”
“不用了娘,我这一路上的开销都由户部负责,您不用担心我,照顾好自己就好了。”贾环说道。
“好好好,我环儿出息了,这些银子娘给你存着,将来给你娶媳妇用。”提到贾环娶亲,赵姨娘叹了口气说道:“前几日彩云姑娘来了,在我这里哭诉好久,说太太嫌她年纪大了,张罗着要给她配人家。可是你知道,当初你不如意的时候,就是人家丫头想着你,对你好。娘本想着让她给你当个姨娘,她自己也知道如今她的身份给你做姨娘都不够了。哎可怜彩云姑娘一片痴心了。”
贾环眼前浮现出彩云的模样,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娘啊,如果彩云姑娘寻到合适的人家,娘就多给她些首饰银两,算咱们给她添妆了。”
赵姨娘笑着说道:“这个你放心,谁对咱们好,娘心里有数。”
“娘,儿子还要去父亲那里,就先过去了,等我回来再来看你!”贾环起身说道。
赵姨娘眼中含泪看着贾环说道:“如今环儿大了,当官了,正事要紧,别老惦记娘,娘在府里好的很!”贾环点了点头,转身离去......
贾环又在家政房中停留片刻,父子二人难得的畅聊许久,贾环也跟家政提到了林家的婚事,贾政也向贾环保证尽快跟贾母提及此事,争取早日定下来,安顿好贾府的一切,贾环决定带着那柄玉如意前往永安侯林如海的府上走上一趟。
次日清晨,贾环换了身月白锦袍,亲自捧着锦盒乘马车往林府去。门房认得是镇南伯贾环,忙引着他往正厅走,转过影壁墙,穿过回廊方才进了正厅。
林如海见贾环手中捧着锦盒,神色郑重,便知他有事相告。待下人奉了茶退下,贾环起身拱手,将锦盒递到林如海面前:“姑父大人,小侄今日前来,是告知您,三日后我将跟随荣亲王出使南越;临行之前想将此物赠予林姐姐。”
林如海笑着说道:“不是说让你改口叫岳父了吗?咋么还叫姑父呢?”说完才打开锦盒,见是柄玉如意,眸光微动。
贾环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语气诚恳说道:“岳父大人,小婿此去路途遥远,归期难定。这玉如意是雍王所赐,寓意平安顺遂,我将它赠与玉儿姐姐,权当……权当定情之物。不知岳父可还满意!”
林如海看了看桌子上的如意,又看了看贾环,笑道:“既然是定情之物,你还须亲自交到玉儿手上才是啊。”说完将锦盒合上,对着门外叫到:“来人啊,带环哥儿去绛珠阁见小姐。”
话音刚落就有丫鬟进来,对着贾环轻轻躬身说道:“公子请跟我来!”
贾环看向林如海,林如海微笑着将锦盒塞到贾环手里说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吧!”
贾环高兴的对着林如海行了一礼,便跟着丫鬟去了后院,此时黛玉正在闺阁之内绣花,忽然听到门外有人通禀:“小姐,镇南伯贾环公子求见。”
黛玉听说贾环来了,连忙起身,只见院中一道月白身影,此时正手捧锦盒微笑着看向自己,黛玉脸上一红说道:“既然来都来了,怎么还不进来吗?”
贾环听见黛玉的话,方才迈步走进阁中,贾环将手中的锦盒放在身前的桌子上,紫鹃看见贾环来了忙去沏茶,黛玉微笑着问道:“今个儿怎么有空来看我了?不好好在你衙门当差吗?”
贾环笑道:“多日不见姐姐的气色越发的好了。”
“呦如今这当了官说道都不一样了,油嘴滑舌的”最后几个字黛玉小声咕哝着。
紫鹃给贾环递上茶笑道:“前几天才听说三爷金殿智斗南越使者的事情,姑娘还一直念叨你,可巧儿今天您就来了。”
“就你话多,还不快去打你的结子去!”不待贾环答话,黛玉佯装嗔怪道,紫鹃也不恼,笑了笑去里间打结子去了。
黛玉看到桌子上的锦盒,笑着问道:“这又是得了什么宝贝,送到我这了?”
贾环笑道:“姐姐打开看看喜欢不喜欢?”说完将锦盒推到黛玉跟前,黛玉轻轻将锦盒打开,只见盒子里放着一柄洁白的玉如意,羊脂白玉通透如凝脂,柄上雕着缠枝莲纹,尾端缀着颗小小的珍珠,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这么好的东西我如何受的?”黛玉笑着说道。
“姐姐说的是,再好的东西也不及姐姐的万分之一,但这柄如意却是代表我对姐姐的心意。”二人的心意已经心知肚明,贾环也就不再含蓄,直接对着黛玉说道:“适才已经回禀过姑父了,三日后我就要随使团出京,临行之时有件要紧的事情要对姐姐说。”
见贾环说的正式,黛玉心中如小鹿乱撞低声说道:“有什么话就说吧。”
“此物乃是雍王妃所赠,今日交到姐姐手里,当当是我的定情信物,来我归来之日再向林姑父提亲!”贾环看着黛玉说道。
黛玉听完默默接过锦盒,指尖触到玉如意的温凉,抬眼看向贾环,轻声道:“环哥儿,此去务必保重,我等你回来!”
贾环见黛玉收下玉如意,心中大定,从怀中掏出一个荷包,说道:“姐姐,你看这是什么?”
顺着贾环的手看去,正是当年她送给贾环的荷包,没想到贾环一直贴身带着,黛玉羞涩的拉起贾环便往绣架前走去,来至近前,贾环方才看清绣架上绣的正是新娘的喜服,云霞山海已经完毕,唯有中间瑞鸟还未绣得,贾环差异的看向黛玉问道:“姐姐这里如何还未绣得?”
黛玉满脸绯红的嗔怪道:“笨蛋,谁知道你这次回来还会不会升官,我哪里敢随便绣得。”
贾环看着黛玉那水灵灵的眸子,贾环握紧黛玉的手说道:“玉儿,等我回来一定向圣上请旨为我们赐婚!”
黛玉任由贾环握住自己的手,抬头看向贾环那英俊的面庞,不由自主的将脸贴进贾环怀里,轻声说道:“我只在这闺阁之中,等你的八抬大轿,迎我入门!”
贾环不由自主的搂紧怀中的玉人,仿佛要将她融进自己的身体里一样,阳光透过格窗照着二人相拥的身影,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定格为永久......
三日后,城门前列成整齐的长队,玄色的旗帜上绣着明黄色的“和”字,被晨风卷得猎猎作响。最前的是两匹披挂着银甲的导马,马背上的骑士腰悬长刀,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紧随其后的是十辆乌木轺车,车轮裹着厚棉,压在挂满青苔的青石板路上,只发出轻微的轱辘声——车内载着给邻邦的国书与赏赐,分装在描金漆盒里,由内侍仔细看管着。车驾后,两百名羽林卫身着玄色劲装,手持长戟,步伐整齐划一。
城楼上,当今圣上正手持酒盏,为荣亲王送行。青铜酒盏里的酒液泛着琥珀光,皇上眼含热泪的说道:“皇弟辛苦了,此去南越权都仰仗你了”。
荣亲王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接过酒盏,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下颌滑落,浸湿了玄色官袍的领口。他将酒盏掷在地上,青瓷碎裂的声响里,朝城楼上拱了拱手:朗声说道“臣定不辱使命!”随后压低声音说道:“皇兄可记得你承诺我的,这是最后一次啊!”
“一定一定啊,放心去吧皇弟,宁儿我会帮你照顾好的!”皇上小声说道,此时哪里还有半点威严,简直就是兄弟俩聊家常。
荣亲王颔首,挥手示意队伍启程。导马的骑士勒紧缰绳,一声清亮的“驾”穿透晨雾,队伍缓缓动了起来。贾环此刻银盔银甲素罗袍,手持银枪,腰悬宝剑,骑着高头大马随着大队人马缓缓前行,贾环目光扫过人群,只见常涛、贾琼、韩凌和王飞几人正在人群对着拱手示意,贾环也抱拳行礼。不远处的人群中还有一道水绿的娇俏身影,头上带着纱帽对他轻轻挥手,贾环知道此人正是黛玉前来为他送行,贾环也微笑着点了点头,眼神却迟迟不愿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