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了正月,新年的喜庆的热闹还未散尽,金陵贾府的厢房内贾环手里正握着抄录的县府的科举布告,只见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江宁府县试定于三月初五卯时举行,望各应试学子准时参加,过时不候。落款处有着鲜红第县衙大印,后面还有几页县试的考场要求。
终于要到了考试的日子了,这一段时间八股、诗词、文章看的贾环脑袋都大了,终于有了盼头。贾环的心情也是大好,正准备出去散散心,刚欲开门,元宝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二人险些撞了满怀,贾环训斥道:“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慌慌张张地,一点规矩都没有!”
元宝也不在意,脸上充满抑制不住的兴奋,都快乐开花了,大声说道:“三爷,宫里托人带了元妃娘娘省亲的恩赏来,等着三爷去接呢!”
贾环听完一愣,心道:大姐姐省亲,我也没在府中,这千里迢迢的专门派人送来赏赐,是哪来的道理。还没得及多想就被贾环拉着出门房门,来至正厅,只见一个小黄门捧着一封黄绢包裹,正等在哪里,见贾环过来忙上前躬身施礼,说道:“见过贾公子,这是元妃娘娘省亲时赏赐公子的新书一部,宝砚一方,新样格式金银锞二对,外加娘娘额外赏赐的紫金‘笔锭如意’锞五锭。还请公子过目。”说完将黄娟包裹打开递到贾环面前。
贾环看到里面的东西,赶忙下跪谢恩,又命元宝将东西收了,对着传旨的小黄门笑道:“有劳公公一路奔波了,还请公公到花厅用茶。”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元宝塞到小黄门手里,“这点银两不成敬意,权当给公公的程仪。”
小黄门看着沉甸甸的银子,笑道:“多谢公子赏赐,元妃娘娘还说如今科举在即,公子当以学业为重,早日金榜题名,荣归京城!”
贾环点头称是,送走小黄门,贾环回到厢房将东西收好,虽然这点银钱对如今的贾环来说不算什么,但是毕竟是皇家恩典也是自己的荣耀。
又过了几日,眼瞅着县试的日子越来越近,贾环的心中却充满了莫名的兴奋和紧张,比起当初武监生的名额比试,这才是贾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并且要跟全县的优秀学子们一起考试,因此贾环更加勤奋,每日都会读书到深夜。
清晨的阳光刺破了金陵城的薄雾,寂静的街道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岳琪带着几名侍卫护卫着一名官吏来至金陵贾家门前,一下马就对着门口喊道:“京里面的旨意到了,快请你们族长安排香案接旨!”
门口的下人不敢怠待,一边引着众人进了偏厅,一边进去禀告贾攸,一时间贾府上下忙活的不可开交,不多时贾府众人穿戴整齐,摆好香案,准备接旨。
传旨官见准备完毕,高举圣旨朗声叫道:“金陵贾府众人接旨!”贾代伍、贾攸包含贾环等人在内的一众贾家子弟,齐刷刷的跪了一院子。“奉天承运、皇帝召曰:金陵城前有贼人作乱,戕害百姓,金陵贾府贾攸、贾琼等人不惧强虏,护佑百姓,助官军剿匪有功,特赏赐黄金百两,白银一千两,御赐“忠勇之家”牌匾一块。钦此!”传旨官念完圣旨,贾家众人连忙领旨谢恩,将圣旨供好,又安排传旨和一众官差前去用茶不提。
此时贾琼疑惑的看向贾环,小声问道:“兄弟,按说此次剿匪你的功劳最大,为了没有你的赏赐。”
贾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正在疑惑间,岳琪走了过来,对着贾环拱手道:“贾环公子,王爷有话让我带给你,还请借一步说话。”
贾环连忙还礼,带着岳琪来至自己的房间,说道:“此处是我的住处,王爷有何吩咐。”
岳琪见四下无人方才开口道,“兄弟是不是疑惑当初王爷承诺为你请赏,为何反而唯独没有你的封赏?”
贾环点了点头,道:“想是王爷遇到什么难处。”
岳琪继续说道:“倒不是什么难事,原本王爷为公子请赏的折子早已经递上去了,怎奈圣上和几位大臣商议时,有人提议说公子年纪尚轻,且并无功名在身,不宜封赏过重;也有人提议公子此次剿匪平乱乃是大功一件,应该重重封赏,方显皇家恩典,因此双方争执不下,圣上一时难以决断,最后还是想了个折中的法子:眼下科举在即,等公子考上功名在一并封赏。因此公子不再此次封赏之列。王爷担心兄弟受了委屈,特吩咐我对兄弟说明此事。待你科考之后,王爷还为兄弟一份厚礼。”
贾环闻听方才释然,说道:“有劳王爷费心了。小人定不负王爷厚爱。”
岳琪见贾环没有什么不悦,点头笑道:“既如此,我就先回去跟王爷复命,还盼望着兄弟早日得中‘小三元’。”
“那就承岳大哥吉言了。”贾环笑道,二人拱手道别。
眼见到了三月初五这日,四更天刚过金陵贾府就热闹起来,贾环等一众参加县试的考生,早早盥洗完毕,在祠堂拜过祖先,用过早饭,准备好一应学具、干粮,贾环还特意准备参片,以备不时之需。众人一起来至考场,此时夜色沉沉,考场门前前灯火通明,无数考生已经在此焦急的等待着。卯正时分,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主考官宣布了考场纪律和注意事项后,考生们方才排好队,由监考之人逐个检查后,方才允许进入考场。
一声鸡鸣五更天近,见考生们准备完毕,主考官又看看了时辰,方才宣布本次县试第一场考试开始。贾环看完试卷后,略为思考片刻便提笔答卷,不过半日时间就已经答卷完毕,而第一场考试直至日落时分方才结束,许多考生出了考场都连连叹气摇头,反观贾环依旧神采奕奕、谈笑风生,元宝早在考场外等候,远远的见贾环出来,不停的挥手示意。贾环看也是微微笑道:“等了半天了吧。”
元宝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塞给贾环,又顺手接过贾环的书箱,笑着说道:“爷刚出锅包子,还热乎呢?”
贾环拿着包子愣愣的出神,好熟悉的场景,好熟悉的话语,当年元宝也是在放学后带给他热包子吃......贾环吃了一个包子,又拿出一个塞进元宝的嘴里,主仆二人亦如往昔那边说说笑笑回到贾府。
县试一共五场:分别对应八股、诗赋、算学、策论、经义,每场都是从半夜一直考到日落西山,一连几天下来,饶是贾环这习武之人的强壮体魄也感觉到有些疲惫,有些体弱的考生直接晕厥在考场内,更有考生甚至考到一半就被抬了出去。最后一天考试结束,贾环刚走出考场大门,就看见人群中几道熟悉的人影,正是贾琼、韩凌、常涛和王飞,此时几人正在焦急的四处寻觅贾环的影子,贾环快走几步向着几人笑道:“今天怎么这么齐整?”
王飞大嘴一咧嘿嘿笑道:“托你的福,前一阵我们几人都接到剿匪有功的表彰,不过想着你马上就要科考了,所以一直没有来打扰你,今日你考完了,咱们哥几个约着你一起去喝上几杯。”
“是啊,咱们兄弟也有些日没见了,如今都因剿匪得了赏,理应好好请请贾环兄弟,咱们找个地方一醉方休。”几个人说完拉着贾环就走,贾环无奈只得让元宝先回去,几人来到一家幽静的小酒馆,开怀畅饮,直至二更天方才散去,约好十五那天一起陪贾环看榜。
这几日贾环都在府中调养生息,连续几天的考试贾环都没能好好休息,一直到十五放榜这天,一早就被贾琼拉着前去看榜,此时府衙门前已经聚满了应试的考生,都在紧张的等候放榜,贾环二人刚到近前,就被一只大手拉住,一看正是王飞等人。
王飞埋怨道:“你们来的也太慢了,我们一早就在这等着呢。”
“不是还没放榜嘛,怎么你们几个监生老爷比我还紧张,好像你们考试一样。”贾环笑道。
“此言差矣,我们都是兄弟,你事就是我们的事。”韩凌笑道。
正说话间,不远处考生们一阵骚乱,几名官差驱开众人,开始一边张贴榜单,一边唱榜。随着唱榜人的叫声,考生们也是激动不已:有人摇头顿足,有人喜笑颜开;更是有的人当场就哭闹起来......兄弟几人也是跑到近前寻找着贾环的名字,但始终没有看到贾环的名字,直到最后一张贴完,榜首第一名上赫然写着:江南省江宁县贾环。
贾环看到自己的名字,心中也是长出一口气,面露微笑并没有太过惊喜。此时唱榜结束,常涛、韩凌几人兴奋不已,拉着贾环叫道:“贾环你兄弟中了!县试第一名案首。恭喜恭喜!”众考生闻言也是转过头来四处寻找,想见识下本次县试的案首究竟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