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倩看着团队成员们,语气坚定地说:“我们已经走到这一步,绝不能被他们的谣言击退。法务部尽快准备好相关材料,市场部加大宣传力度,销售部稳住客户。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团队成员们纷纷应和,眼神中充满了斗志。然而,吴倩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充满挑战,竞争对手必然还会有后续动作。
回到办公室,吴倩坐在办公桌前,目光紧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竞争对手与小公司合作推出的互补产品资料。她深知,仅仅应对谣言还不够,必须从根本上提升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于是,她拿起电话,拨通了技术团队负责人赵阳的号码:“赵阳,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带上产品研发相关资料。”
不多时,赵阳匆匆赶来,手里抱着一沓文件。吴倩示意他坐下,指着电脑说:“你看,竞争对手这次和小公司联合推出的互补产品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强化产品优势,突出质量和性能上的独特之处,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产品更胜一筹。”
赵阳推了推眼镜,目光专注地看着屏幕,思索片刻后说道:“吴总,我明白您的意思。我们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升级。比如在材料选用上,采用更高端的材质,提升产品的耐用性;在技术层面,优化核心算法,让产品性能更加稳定高效。”
吴倩点头表示认可:“好,就按这个方向去做。研发过程中有任何需要,随时跟我说,人力、物力、财力都不是问题,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成果。”
赵阳离开后,吴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技术研发场所。一进门,便听到机器的嗡嗡声,刺鼻的化学试剂味和油墨味混合在一起。研发人员们正忙碌地穿梭在各种仪器设备之间,专注地进行着实验和测试。
吴倩走到一位正在调试设备的研发人员身边,轻声问道:“进展怎么样了?”研发人员抬起头,脸上带着疲惫但坚定的神情:“吴总,我们正在按照新的方案进行测试,目前来看,方向是对的,但还需要一些时间来优化细节。”
吴倩拍了拍他的肩膀:“辛苦大家了,我知道时间紧迫,竞争对手不会给我们太多喘息的机会。但我们一定要沉住气,把产品做到极致。”
接下来的日子里,技术团队日夜奋战。实验室里灯火通明,仪器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吴倩每天都会来查看进度,她能感受到团队成员们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技术团队终于传来好消息。赵阳兴奋地冲进吴倩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报告:“吴总,成功了!我们研发出了新的产品特性。在材料上,我们采用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不仅重量更轻,而且强度比之前提高了两倍;在性能方面,优化后的核心算法让产品的运行速度提升了30%,能耗降低了20%。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不仅竞争力大幅提升,还与竞争对手的互补产品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
吴倩接过报告,仔细翻阅着,眼中满是欣喜:“太棒了,这就是我们的制胜法宝。你们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有了新的产品特性,接下来就是市场推广。吴倩立刻召集市场推广团队成员,在会议室里商讨新的推广策略。
市场推广团队负责人陈悦看着投影仪上展示的新产品特性,说道:“吴总,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产品的差异化入手,重点宣传这些新特性。比如制作一系列精美的宣传视频,在各大媒体平台投放,突出我们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的优势,让消费者直观地感受到与竞争对手产品的不同。”
另一位成员接着说:“还可以举办线上线下的新品体验活动,邀请消费者亲自试用,通过他们的口碑传播,扩大产品的影响力。”
吴倩思考片刻后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要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宣传。线上利用社交媒体、行业网站等平台进行推广;线下在各大商场、门店设置体验区,同时与一些知名的行业KoL合作,让他们帮忙宣传。另外,宣传文案要突出产品的独特卖点,简洁明了,直击消费者痛点。”
随后的几天,市场推广团队忙得热火朝天。他们精心制作宣传视频,打磨宣传文案,与各大平台和KoL沟通合作事宜。吴倩也参与其中,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
线上,宣传视频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大量关注。精美的画面、专业的讲解,将产品的新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不断攀升,消费者们对这款产品充满了期待。
线下,新品体验活动也在各大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商场里,布置精美的体验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他们亲自试用产品,对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赞不绝口。
然而,尽管产品优势得到了强化,市场推广也已全面调整,但吴倩心中仍有一丝担忧。竞争对手在市场上经营多年,根基深厚,他们的新策略已经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份额。自己团队的这些努力,能否有效吸引客户,抵消竞争对手新策略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吴倩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