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老头你推我,我推你的,都不想第一个开口。
曹二堂最老实,被推了出来。他觉得很不好意思,“我们也不是非要这个钱,就是想来问问,问问………”
秦栓子等不及曹二堂的慢吞吞,他急切的说:“建国媳妇,你可不能把建国定下来的规矩废了,我们都是当初帮过建国的人,他最难熬的时候,可是多亏了我们的支持才挺过来的,建国也说记我们一辈子的。”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有的说‘是啊是啊’,有的说‘不能废了规矩’。
曹二堂觉得这样不好,好似在逼迫人一样。他几次欲开口,都被人打断了。
曹丽华拿遥控器敲敲桌子,让他们安静下来。
“废不废的另说,我听说有人死了还在领着钱?”
一句话说的对面鸦雀无声!
都不说话了,有的面带羞愧,有的一脸心虚,还有的一脸无所谓。
一个叫秦栏柱的喏喏的说:“我们本来是要告诉建国的,可现在建国是大老板,我们也遇不到他,就这么拖到现在了。”
曹丽华冷笑,“你们觉得这话能站住脚吗?把秦建国当傻子,还是把我当傻子呢?要钱的时候就能找见了?”
曹丽华毫不客气的话,让其中几个人也变了脸。
秦栓子一拍桌子,“建国媳妇,怎么说话呢?我们再咋说,也是秦家的长辈,你就这么不尊重人吗?”
曹丽华咪了咪眼睛,她用遥控器指着秦栓子,“你在我家里拍桌子?秦建国这么多年养条狗,他也不敢在我家冲我叫唤吧!你的补贴以后没了!对,我说的,看你膘肥体壮的,根本不需要这份钱。”
秦栓子脑子都不够用了!“凭什么给我下了?”
“就凭现在给钱的人是我!谁要不服气,去找秦建国理论去!”
几个老头………,这也太厉害了吧!一言不合就让人去死呀!
秦栓子想起了一句话,出头的椽子先烂!他恨不得打自己嘴两下,让你先说话。
曹二堂觉得他们真是好日子过够了,这些年建国把他们养傻了,连端谁的碗吃饭都不知道了。
“建国媳妇你不要生气,我们都是粗人,不会说话,他们没别的意思,就是来问问,要是不给了,我们也就不盼着了。
不给也是应该的,都这么多年了,是建国念旧情,我们都知道的,心里感激着呢!”
后面的话,说的声音不大,显得有气无力的。
曹丽华真没看出来,这还有个人才呢!
她算看出来了,这几个人早就拧成一股绳了,唱红脸的,唱白脸的,道德绑架的,以前肯定没少这么对付秦建国,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直养着!
“感激放在心里,能顶什么用,能理解可是太好了,我正愁不好开口呢,那就都下了吧,我一个妇道人家,养几个老头算怎么回事,非常感谢你们的理解,那就都回去吧!再见!”
吴峰带着人,把几个老头半推半就的送了出去。
关上大门,还能听见外面几个人,你怨怪我,我怨怪你的。
曹丽华打电话给村支书,看看有没有时间,她有点事情想麻烦一下。
不大会儿的功夫,不仅支书来了,其他两位干部也跟着来了。
曹丽华大方,找他们都是好事。
村委的一套班子都来了,看来还是很重视曹丽华的。
她都知道,这些人也在观望呢!秦建国每年在村里也撒不少钱的,他们也想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了。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不管是被什么裹挟着,总是有一些身不由己的事。
从草根一步一步走起来的人,有太多的迫不得已,才能成就现在的辉煌。
曹丽华记得,刚开始干煤矿赚钱的时候,大过年的有人拖家带口的来家里要钱。
过不下去了,一个村儿的,一个姓,出了几服也还是一家人,你个大老板管不管吧?
进门端碗就吃饭,不打点一些,就在你家过年了,你还能撵出去吗?
村里修桥铺路的,哪次能少了秦建国。
后来秦建国就早早的打点好,难缠泼皮的,真实困难的,都送上点东西,后来生意做大了,这些人才慢慢没有了。
“秦建国留下的烂摊子,我这几天在慢慢的收拾,发现了很多问题。今天那些人来,你们应该也知道了。”
她故意停下来,看着几个村干部,村支书最圆滑,“我们知道,那是建国厚道,给了这么多年也差不多了,你停了他们也没话说。”
其他两人附和,“就是就是,给是人情,不给是本分,你们也是仁至义尽了。”
曹丽华满意的点点头,“我也不是不尽人情,只是查了一下,他们也太过分了,有两个人已经没了,还在领钱,都把秦建国当傻瓜。
我真是气不过了!我的钱,就是扔水里也得响一声吧,现在倒好,给了人还让人笑,我又不是有病!”
她给几人都满上茶,“我有个想法,需要你们的帮助,当然是对咱们村儿里好的。
秦建国以前的路数,我现在是不认的,咱们就从我手上说,你们那里应该有统计咱们村儿的贫困人口吧,不算那几个五保户和曹赖子,那是我决定的事情,现在依然有效。
我想给这些贫困人口一些资助,你们看是给钱还是给东西,还有村里要是有孩子考上大学,按照大学的好赖,给孩子们奖励,最高五万,最少五千。
你们给我出个人名和章程,咱们一起做个计划。
我出钱,我得出在明面上,这笔钱我交给村里管理,但我会来查帐的。”
曹丽华这就是告诉他们,贪可以,但别太难看了。
就看他们接不接受吧!做这些是为了堵那些老头的口,也是她一直想做的事情,交给村里做肯定有利有弊,但终归有需要帮助的人能得到一点帮助,那事情就可做。
三个人都不用商量,都点头说可以了。
又有利又有名,为啥不做呢?
三个人回去统计人数,商量章程,这事自然就被村里人都知道了,一边倒的在谴责那些人,因为很多人想得到这个名额!
那些倚老卖老的人被骂惨了!家里人也都怨怪他们嘴不好不会说话,把曹丽华给得罪了。
看看现在,人家花出去的钱比给他们的多了多少,人家有钱,给钱,还连个好话也得不到,人家又不是傻子!
曹丽华倒了个手给钱,就让人们都记住了她,端谁的碗,吃谁的饭,记得牢牢的!
村里的事情差不多摆平了,曹丽华又迎来了她的前大姑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