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总,这是‘晴空资本’下个季度的投资规划草案,请您过目。”
助理将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轻轻放在宽大的办公桌上,声音恭敬。林晚晴从窗外收回视线,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封面上烫金的公司Logo上——一道简洁利落的金色弧线,破开深蓝的底色。晴空资本,这是她脱离林氏家族后,凭借自身眼光与能力一手创立的企业,是她独立身份的象征,也是她与叶凡之间,除了那些微妙情感外,另一重平等的、商业上的链接。
她拿起文件,指尖划过光洁的纸面,试图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数字与条款上。然而,思绪却像不受控的飞鸟,再次飘向那个让她心神不宁的身影——叶凡。
自从擎天资本彻底击溃星火,叶凡站上那个无人能及的商业巅峰之后,林晚晴清晰地感觉到,他们之间那层本就若即若离的薄纱,似乎又被什么东西无声地加厚了。
他们相识于一场缺乏感情基础的联姻,又在平静中分开。真正的靠近,是在她独立之后。她欣赏他在商场上杀伐果断却始终保有的底线,他则尊重她脱离家族、独自打拼的勇气与才华。他们像两颗运行在不同轨道的星辰,彼此照耀,彼此欣赏,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他会不动声色地为“晴空资本”的早期发展扫清一些她未曾察觉的障碍,她也会在他面临星火科技致命打击时,毫不犹豫地抵押自己全部身家,将资金注入擎天。
那是一种超越了世俗情爱、建立在彼此成就与深刻理解之上的复杂情感。她以为,这种如同知己又似战友的关系,坚固而独特,足以抵御任何风雨。
可柳如烟的出现与离开,像一道突兀的裂痕,让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
那个女人,如同暗夜里最绚烂也最危险的烟火,以一种近乎毁灭性的姿态,闯入叶凡的世界,又以一种决绝的、不留余地的方式离开。她留下了让叶凡反败为胜的关键证据,也留下了一个仿佛永远无法填补的空洞。
林晚晴知道叶凡在动用一切力量寻找柳如烟。她理解那份源于巨大帮助而产生的愧疚,但她敏锐地察觉到,叶凡的情绪远不止于此。那不仅仅是在寻找一个恩人,更像是在……寻找一个遗失的重要部分。
她曾在一次商业晚宴的间隙,看到叶凡独自站在露台边,手中握着一杯未动的香槟,眼神放空地望着城市的夜景,那侧影流露出的不是胜利者的踌躇满志,而是一种深切的……落寞。那种神情,是她从未在他脸上看到过的,也是他从未在她面前显露过的。
还有一次,她在他的办公室商讨一个合作项目时,他桌面上的加密平板电脑屏幕短暂亮起,上面似乎是一张模糊的、背景是雪山湖泊的照片,他几乎是立刻伸手按灭了屏幕,动作快得近乎失态。那一刻,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是某种她无法触及的追忆与痛楚。
这些细微的迹象,像一根根细小的针,扎在她心上。并不剧烈,却持续地散发着令人不安的钝痛。
她开始不由自主地回想与叶凡相处的点滴。他们之间,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什么。他欣赏她,帮助她,尊重她,甚至在她抵押资产后,用数倍的回报来表达他的感激与……某种划清界限的意味?他们可以并肩作战,可以畅谈商业与艺术,却似乎很少触及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他们之间,缺少那种炽热的、非你不可的冲动,缺少那种哪怕毁灭也要拥有的疯狂。
而这一切,柳如烟都曾给予过叶凡,虽然是以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
林晚晴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她凭借自己能力挣来的繁华景象,可她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晴空资本发展稳健,她在商业圈内也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重,可在情感的领域里,她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小心翼翼、缺乏安全感的人。
她不禁问自己,如果当时面临绝境的是自己,叶凡也会如此不顾一切、近乎偏执地寻找吗?他会因为她的离开,而流露出那样深切的、无法掩饰的失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像一团冰冷的迷雾,笼罩在她心头。
她知道叶凡对她是有感情的,那是一种经过时间沉淀的、混杂着欣赏、尊重与责任感的复杂情愫。可这种感情,与他对柳如烟那份说不清道不明、却显然更加激烈和刻骨铭心的牵绊相比,孰轻孰重?
安全感,这种她以为在独立后便已牢牢掌握的东西,此刻正悄然崩塌。不是因为叶凡对她不好,恰恰是因为他太好,好得理智,好得周全,好得……让她感觉不到自己在他心中那份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位置。
她害怕自己最终只是他“秩序井然”的世界里,一个合适的、欣赏的,却永远无法激起他最深层情感波澜的“伙伴”。
而那个已经消失的柳如烟,却仿佛一个永恒的参照物,映照出她可能永远无法企及的情感高度。
林晚晴轻轻环抱住自己的手臂,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在身上,却感觉不到多少暖意。那份因叶凡对柳如烟的“深情”而引发的不安,如同无声的潮水,慢慢淹没了她精心构筑的独立与坚强。
她依然站在这里,是晴空资本的创始人林总,但在爱情的疆域里,她仿佛只是一个忐忑的、看不到前方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