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国的科学训练营进入第二周时,地下室已经彻底变成了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原本空旷的训练场地现在布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设备,线缆在地面上蜿蜒穿梭,连接着七八台嗡嗡作响的计算机。
“这是王博士,中xx生物力学研究所的。“李建国向李特介绍着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他专门从国内飞过来,帮你做运动轨迹优化。“
王博士那厚厚的眼镜,手里拿着个像是星际迷航道具的扫描仪:“我们先从最基本的跑动姿势开始。NbA球员每年因不合理的跑动姿势导致的膝关节损伤率高达37%。“
李特被要求穿上特制的紧身服,上面布满了反光标记点。王博士用扫描仪在他身上来回移动,电脑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个三维人体模型。
“看这里,“王博士指着屏幕上闪烁的红色区域,“你落地时膝关节内旋角度超标,这是AcL损伤的典型前兆。现在试试把落地姿势调整到25度外展。“
李特按照指示做了几组折返跑,每次落地时都刻意控制膝盖角度。王博士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不时摇头:“还是超标。看来需要外力介入。“
他从箱子里取出一个看起来像护膝的装置,但上面布满了传感器和微型马达:“智能生物反馈护具。一旦检测到错误姿势,会立即产生振动提醒。等你的肌肉形成正确记忆后就可以摘掉了。“
接下来上场的是个留着络腮胡的美国人,自称是NASA前宇航员训练专家。“叫我汉森就行。“他拍着一个装满液体的透明容器,“无重力环境模拟训练舱,用来开发你的核心肌群在失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
李特被要求漂浮在特制液体中完成投篮动作。“这有什么用?我又不去太空打球。“
“勒布朗在突破时给你的对抗,就像是突然改变的重力环境。“汉森在控制台上调节着参数,“在这里练出来的核心控制力,能让你在任何对抗下保持出手稳定。“
训练进行到下午,又来了位运动营养学专家。她带着一整套血液检测设备,当场给李特做了快速血检。
“肌酸激酶超标,乳酸代谢能力下降。“她看着检测结果直摇头,“你现在的营养方案简直就是灾难。从今天开始,所有食物都要按克称重。“
她拿出一个巴掌大的仪器:“代谢实时监测仪,每五分钟检测一次你的血糖和乳酸水平。配合这个,“她又取出一个银色胶囊,“智能营养补充装置,会根据你的代谢数据自动释放营养素。“
李特看着这些设备,感觉自己在演科幻片。“这些东西真的有必要吗?“
“必要?“李建国从一堆数据报告中抬起头,“你知道那颗卤蛋为什么40岁还能在半场球保持巅峰?因为他每天摄入的欧米伽3脂肪酸精确到毫克。“
最让李特头疼的是神经反应训练。新来的德国专家设置了一套让人眼花缭乱的灯光矩阵,要求李特在完成运球的同时,对随机亮起的灯光做出反应。
“你的神经元响应时间比标准值慢了0.1秒。“德国人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在季后赛级别的对抗中,这0.1秒就是被抢断和造犯规的区别。“
训练到第五天,李特已经能明显感觉到变化。他的投篮动作变得更加经济高效,变向时膝盖不再有轻微不适,甚至连呼吸节奏都被优化过了。
“现在测试实战效果。“李建国启动了一套全新的系统,“我们会模拟不同防守者的习惯动作。首先是布鲁斯·鲍文的垫脚倾向...“
屏幕上出现一个虚拟防守者,李特运球突破的瞬间,虚拟人物突然做出一个危险的垫脚动作。李特下意识地调整落地姿势,完美避开危险区域。
“很好。接下来是托尼·阿伦的掏球习惯...“
就这样,李特在虚拟环境中把联盟里所有难缠的防守者都过了个遍。每个防守者的习惯动作、常见犯规方式,都被精确地建模分析。
训练间隙,李雪下来送水,看到满屋子的高科技设备也吓了一跳。“爸,你这简直是把实验室搬回家了。“
“科学训练就是要这个标准。“李建国头也不抬地记录着数据。
李特边喝水边听着,突然意识到父亲的这套科学训练不仅是为了提升他的球技,更是在打造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
晚上训练结束后,李建国召集所有专家开总结会。每个人都在汇报数据改善情况:投篮效率提升5.7%,防守横移速度加快0.2秒,甚至连指甲的生长速度都被纳入了监测范围。
“明天开始第二阶段。“李建国在白板上写下一串复杂的公式,“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极限状态下的技术稳定性。特别是比赛最后五分钟,体能下降时的决策能力。“
李特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突然想起昨天和马布里通电话时,对方还抱怨传统训练营的枯燥。他忍不住笑了,这里的训练虽然辛苦,但每一点进步都被精确量化,这种感觉确实让人上瘾。
王博士最后给他做了次全身扫描,满意地点点头:“关节负荷分布已经优化了18%,按照这个进度,到训练营开始时,你的运动寿命至少能延长三个赛季。“
离开地下室时,李特看着满身的传感器印记,人类补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