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训的惊艳表现还在继续,但随着试训深入,一种微妙而不舒服的气氛开始弥漫。大姚引发的空前关注和特殊待遇,像块巨石砸进池塘,激起的涟漪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其他参选新秀,特别是同样长着亚洲面孔的李特。
在某支乐透区球队组织的小规模分组对抗里,这种感觉尤其明显。同组的几个新秀都是憋着劲要证明自己、争夺顺位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在联合试训见识过李特的天赋,但大姚造成的“心理失衡“和潜在的嫉妒,让他们不约而同把李特当成了需要“打压“的对象。
比赛刚开始没多久,李特就敏锐地嗅到了不对劲。他在侧翼跑出空位,高举着手臂,但持球的家伙像瞎了似的,宁可选择更高难度的强投,或者传给位置更差的队友。一次、两次、三次……李特在进攻端几乎摸不到球。
当他拼死抢下前场篮板准备二次进攻时,立刻会招来两人甚至三人的凶狠包夹,动作明显带着额外火药味,小动作不断。一次成功防守后他快速推进,看到队友处于更好的空位立刻传球,可那家伙接球后居然犹豫了一下,错过最佳投篮时机,最后仓促出手打铁。
“嘿!刚才那是个好机会!“李特忍不住喊了一嗓子,语气带着不满。
那队友只是瞥了他一眼,耸耸肩没吭声,眼神里却藏着丝不易察觉的排斥。
场边观战的球队总经理和教练显然也注意到了这情况,他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下一次死球间隙,对方那个以身体素质劲爆着称的锋线,回防时故意用肩膀狠狠撞了李特一下,嘴里不干不净地嘀咕:“哼,黄皮小子,别以为有点天赋就了不起,这儿不是你的地盘。“
换作几个月前,李特可能选择沉默,用行动回应。但经历了疯狂三月的淬炼、内心张扬本性的苏醒,他不再忍耐。
他猛地刹住脚步,转身毫不退缩地直面那球员,两人身高相仿,但李特的目光冰冷锐利,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你的防守跟你的垃圾话一样软。“李特声音不高,却清晰穿透球场噪音,带着冰碴子似的嘲讽,“有本事下个回合防住我,别像条狗似的在背后乱叫。“
那球员被李特突然的强硬和精准反击噎得一怔,脸瞬间涨红,似乎想动手,但被队友及时拉开。场边的球队高管们注意到这个小冲突,非但不恼,反而露出感兴趣的表情。他们想看的不仅是技术,还有球员的竞争心和逆境中的反应。
进攻端被孤立?那就从防守端干碎你们!
李特彻底放弃了在进攻端获得支援的念头,把全部精力投入防守。接下来几个回合,他让对位的球员体验了把什么叫噩梦。
那个出言不逊的劲爆锋线,试图用力量强吃李特,却发现根本顶不动他扎实的下盘,强行转身投篮被李特的长臂完全罩住,结结实实吃了记大帽!
另一个以速度见长的后卫,连续变向试图突破,李特的横移速度如影随形,每一步都精准卡住位置,最后生生把球从对方手里掏走!
他不光单防锁死了对位者,协防覆盖面积更是吓人。一次次精准预判,及时出现在突破路线上制造进攻犯规,或者从弱侧突然杀出,拦截传给内线的球。
他的防守存在感笼罩了整个半场。数据统计上,他的得分可能寥寥无几,助攻更是可怜,但抢断、盖帽、干扰投篮的数据栏却在飞速上涨。
一次精彩的单防大帽后,李特落地,对着刚才试图隔扣他的球员冷声道:“欢迎来到下一级别。“
他的强硬和统治级的防守表现,像盆冷水浇熄了对方试图排挤他的气焰。同组球员们开始意识到,这个亚洲小子不是他们能用这种小伎俩压制的。相反,他的防守能力让所有试图挑战他的人显得愚蠢。
分组对抗结束。李特的进攻数据确实不好看,可能只有几分,一两个助攻。但他的正负值很可能是全场最高的之一。
场边的球探和管理层们围在一起热切讨论。
“看见没?这防守!这态度!“
“进攻端被完全孤立,还能用这种方式影响比赛,这心理素质和竞争心太硬了!“
“他的换防能力,协防意识,绝对是精英级别!“
“虽然进攻手段今晚没展示太多,但就这防守,已经值个乐透签了!“
李特喘着气,用毛巾擦汗,面无表情地听着助理教练总结。他没去看那些之前排挤他的球员。他知道,自己用最硬核的方式,撞碎了那堵无形的墙,赢得了真正的忌惮。
试训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不需要用花哨的得分去取悦所有人,他只需要向需要他的人,展示最核心、最无可替代的价值——那就是无论顺境逆境,他都能用钢铁般的防守,改变比赛。而今晚,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