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势力范围的实质性扩张——直接掌控的黑烬魔城,间接影响的铁壁关,以及新近纳入经济掌控的赤焰魔城——其所覆盖的区域愈发广阔,所面临的潜在威胁等级也随之急剧攀升。
永夜魔宫隐于幕后的冰冷注视,人族方面必然酝酿的报复,周边魔城那混杂着嫉妒与恐惧的警惕目光,乃至未来可能因探索“紫极星瞳”或“月陨之地”而引来的未知风险……
这一切,都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警示着玄煞,原有的、相对孤立的防御体系,已然不足以庇护这日渐庞大的身躯。
力量需要锋芒,亦需要坚盾。
“渊。”
主控室内,玄煞的意识与量子核心连接。
“评估当前整体防御态势,制定全面升级方案。”
【指令确认。开始进行全域防御体系效能评估……】
【评估依据:现有防御设施数据、潜在威胁等级模型、势力范围能量场覆盖分析、近期渗透与攻击事件记录……】
【评估完成。结论:现有‘铁壁’防御体系(以深渊基地为核心,黑烬魔城为次级节点)效能,已无法满足当前及未来战略安全需求。存在覆盖盲区、节点联动不足、应对高阶威胁手段匮乏等关键短板。】
【方案生成:启动‘壁垒’全域防御升级计划。】
【核心设计思路:构建区域联动、多层次、智能响应的立体防御网络。实现从‘点状防御’到‘面状掌控’,从‘被动抵御’到‘主动预警与反击’的质变。】
“渊”的声音冰冷而高效,随着它的汇报,全息沙盘上开始浮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蓝色光线与符文标记,勾勒出一幅覆盖三座主要据点及其连接区域的、复杂而精密的虚拟蓝图。
【‘壁垒’计划详解:】
【一、核心区——深渊基地升级(代号:‘冥府’强化):】
【·‘深渊之眼’预警系统:利用万魔深渊特有能量乱流作为天然掩护,布设三百个新型高敏灵能感应器节点,形成覆盖深渊各层主要入口及周边五十里空域的无死角监控网络。可探测高强度能量聚集、异常空间波动及隐匿单位。】
【·‘千幻’镜像迷宫升级:在原有迷踪幻阵基础上,融入从千幻魔城渗透失败案例中逆向解析出的空间扭曲算法,新增‘空间褶皱’效应与‘精神回廊’模块。非授权闯入者将陷入无限循环的空间陷阱与针对其内心弱点的幻象侵蚀,极大提升暴力破解与幻术免疫的难度。】
【·‘冥府’自毁协议优化:增加‘阶梯式触发’与‘定向湮灭’模式。可根据入侵威胁等级,启动不同当量的自毁程序,确保在极端情况下,既能彻底毁灭核心机密,又可最大程度保留基地外围结构及资源。】
【二、 主体区——黑烬魔城 & 铁壁关联动升级(代号:‘双城锁钥’):】
【·‘预警走廊’构建:在两城之间,依托地形建立一条纵深的监控带。部署一百二十座固定式‘谛听之塔’(伪装成山石或枯木),铺设地下微震感应网络,并安排‘隼眼’侦察机进行不间断交叉巡逻。形成对两城之间区域的全天候、多维度监控。】
【·防御阵法共鸣:由万符阁主导,对两座城池原有的护城大阵进行深度改造,嵌入由‘渊’设计的‘同频谐振’符文。当任何一方遭遇高强度攻击时,可短暂激发能量共鸣,使另一座城池的防御阵法光膜强度临时提升30%,实现初步的远程相互支援。】
【·自动火力平台倍增与‘蜂群’系统列装:为两座城池增配五十座新型自动符文炮台,提升火力密度。同时,为城防单位配备一千架‘蜂群’式自爆无人机。这些小型无人机由‘渊’统一控制,可应对敌军密集冲锋、执行定点清除或进行自杀式干扰。】
【三、 延伸区——赤焰魔城初步整合(代号:‘熔岩之盾’):】
【·以‘协助防御、恢复秩序’为名,派遣由‘工兵’傀儡和阵法团队组成的‘援助小组’进入赤焰魔城。】
【·目标:帮助其修复破损城防,并按照‘渊’提供的标准化图纸,重建其防御阵法体系。在此过程中,将‘悄无声息’地嵌入与黑烬魔城兼容的监控节点、能量接口及后门程序。】
【·最终目的:使赤焰魔城的防御体系,在未来能够与黑烬魔城初步联动,并将其纳入整体的预警网络之中。】
一幅宏大的、由符文、能量、金属与绝对理性共同构筑的防御宏图,在玄煞面前徐徐展开。
这已远超当下魔族乃至人族对于“城防”的认知范畴,更像是一个高度现代化的、集成化的战略防御系统。
“资源预算与工期。”玄煞问道。
【资源预算评估:】
【·需消耗现有魔铁矿储备35%,阴凝石储备28%,各类灵材符文物资清单(共一千七百余项)……】
【·预计将占用百炼堂70%产能,万符阁65%产能,傀儡工坊45%产能,持续四个月。】
【·能源消耗:基地能源核心需维持110%负荷运行,部分非关键性研发项目需暂缓。】
【工期预估:】
【·深渊基地升级:六十个标准日。】
【·黑烬魔城与铁壁关联动升级:九十至一百个标准日。】
【·赤焰魔城初步整合:一百二十个标准日(视其内部稳定情况可能延长)。】
这是一项将消耗海量资源与时间的庞大工程。
但玄煞没有任何犹豫。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没有稳固的后方,再锐利的锋芒也终将折断。
“准予执行。优先级:最高。”
“调动所有可用‘工兵’及工程傀儡,全力投入‘壁垒’计划。”
“通知屠铩、戟魇、焰心,予以配合。”
命令下达,整个势力如同被上紧了发条,开始围绕着“壁垒”计划高速运转起来。
深渊基地内,数以千计的“工兵”傀儡如同忙碌的蚁群,沿着预设的线路,将各种建设物资运送到指定地点。
它们精准地在岩壁上钻孔,埋设感应器节点;在原有的阵法基座上,雕刻下更为复杂玄奥的符文;在关键区域安装新的能量传导管道……
百炼堂的熔炉日夜不息,新型的合金被熔炼出来,锻造成为“谛听之塔”的骨架、“蜂群”无人机的壳体。
万符阁内,符师们(大部分是自动化符文凋刻机,少数是拥有相关天赋的魔族)在全神贯注地制作着那些要求极高的谐振符文与监控符卡。
黑烬魔城与铁壁关之间,原本荒芜的地带,开始出现一座座看似天然、实则内藏玄机的“山石”或“枯木”。
连接两城的官道上,运输建筑材料的车队络绎不绝,由傀儡军团严密护卫。
城墙上,原有的炮台被拆卸下来,进行升级改造,新的炮台基座在加紧施工。
铁壁关内,戟魇对于屠铩(实为玄煞)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巩固城防,心中感激更甚,几乎是全力配合,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而在赤焰魔城,焰心心情复杂地看着那些沉默而高效的“魔像工匠”和“符文大师”们,在她的城池里忙碌。
她知道这是在引狼入室,是在一步步交出自主权。
但看着残破的城墙被快速修复,看着那远比赤焰魔城原有阵法更精妙、更强大的防御体系逐渐成型,她又能说什么呢?
至少,这座城,以及城内的子民,因此而获得了喘息之机,获得了在危机四伏的魔域中继续生存下去的一道坚实屏障。
这或许,就是作为弱者,作为棋子,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局。
时间在金属的碰撞声、符文的嗡鸣声与能量的流转声中,悄然流逝。
“壁垒”计划,这项凝聚了“渊”的顶尖算力与玄煞势力庞大工业能力的浩大工程,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蓝图化为现实。
玄煞站在主控室内,看着沙盘上,那代表着“壁垒”系统的蓝色光网逐渐变得清晰、凝实,如同为他的势力版图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铠甲。
他的防御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从依托地利和固定工事的被动防御,转向具备全域预警、节点联动、智能响应乃至有限反击能力的主动防御体系。
这层“壁垒”,不仅是为了抵御外敌,更是为了在未来可能到来的风暴中,为他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能够从容地调动那已然磨砺得愈发锋利的“锋刃”,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他耗费巨资与精力打造的,不仅仅是一道防线。
更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足以支撑他进行更大规模博弈的战略支点。
量变,终将引发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