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除夕夜的慈宁宫,烛火将熄未熄之际,李华倚在龙椅上,指尖轻叩扶手。殿外的爆竹声渐渐稀疏,宫人小心翼翼地收拾着辞岁礼仪后的残局,香案上残留的檀香与柏叶气息,萦绕在雕梁画栋之间。李华被栗嵩扶着回乾清宫休息,本想着能好好休息几天,可张恂打碎了他的幻想。

“圣上,该起身了。”张恂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李华睁开眼,殿外依旧是浓墨般的夜色,五更天的寒气透过窗棂缝隙钻进来,让他打了个轻颤。

“唉呀!”

宫人早已备好簇新的衮龙袍,明黄色的绸缎上绣着十二章纹,日月星辰、山龙华虫栩栩如生,领口和袖口缀着东珠,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李华起身,任由宫人为他更衣、束发、佩戴玉带,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这衮龙袍不仅是帝王的服饰,更是皇权的象征,一丝一毫的凌乱,都是对礼制的亵渎。

穿戴停当,李华走出乾清宫,寒风迎面吹来,带着雪后的清冽。宫道两旁的宫灯早已点亮,一盏盏红灯笼沿着朱红宫墙蜿蜒延伸,像一条火龙穿梭在夜色里,将青石板路照得透亮。随行的太监、宫女们都敛声屏气,脚步轻得几乎听不到声响,唯有腰间的玉佩偶尔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寂静的宫夜里格外清晰。

远远地,奉天门的方向已传来隐约的人声。李华加快了脚步,龙靴踩在覆着薄霜的石板路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奉天门广场上,锦衣卫校尉们早已肃立两侧,他们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盔甲在宫灯的映照下泛着冷光,面容冷峻,连呼吸都刻意放轻,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广场中央,临时搭建的香案已然就绪,案上供奉着昊天上帝、三清道祖的牌位,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诸神的画像,香炉里插着三炷高香,尚未点燃,却已透着一股庄重圣洁之意。

“圣上驾到!”随着侍卫的高声唱喏,广场上的宫人、太监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华缓步走到香案前,钦天监的官员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启禀圣上,五更吉时已至,请陛下焚香祭天,辞旧迎新。”

李华颔首,接过司香太监递来的三炷高香。香是上好的海南沉香,混着柏叶与檀香,点燃后冒出袅袅青烟,醇厚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驱散了夜空中的寒气。他双手持香,举过头顶,对着牌位深深躬身三次,目光虔诚而肃穆。此刻,他不再是那个渴望片刻休憩的凡人,而是大康的君主,是天下苍生寄托之所。他在心中默默祷告:愿上苍庇佑大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愿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无战乱之苦;愿列祖列宗护佑,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祷告完毕,李华将高香插入香炉之中。就在香头触及香灰的刹那,两名身强力壮的太监上前,抱起早已备好的纸炮,走到广场边缘点燃。“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骤然响起,打破了宫夜的宁静,红色的纸屑纷飞,像漫天飞舞的红梅,象征着辞旧迎新,驱邪避秽。爆竹声震耳欲聋,却丝毫没有打乱现场的秩序,锦衣卫校尉们依旧肃立如松,宫人太监们也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唯有那漫天的纸屑,为这庄重的仪式添了几分喜庆。

爆竹声渐歇,李华转身,目光落在香案旁的一根桃木长杠上——那是“叠千金”仪式的器物。按照大康宫廷旧制,正月初一焚香放炮之后,天子需亲自参与“叠千金”,寓意新年吉祥如意,富贵绵长。张恂上前,小心翼翼地将桃木杠递到李华手中。这木杠通体光滑,是用百年桃木精心打磨而成,带着淡淡的木清香。李华手持木杠,轻轻一抛,木杠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重重落在青石板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恭祝圣上千金落地,福寿绵长!”广场上的众人再次跪拜,高呼万岁。李华弯腰拾起木杠,又抛了三次,每次落地的声响都沉稳有力。他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抛掷,不仅是礼仪的一部分,更是向天下传递吉祥的信号——帝王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国运民生,即便是这样的小事,也容不得半点马虎。

“跌千金”仪式完毕,奉天门内的鼓乐声缓缓响起。李华整理了一下衮龙袍的衣襟,迈步走向奉天门大殿。大殿内早已布置妥当,御座设在高台之上,铺着明黄色的锦缎坐垫,御座后方悬挂着“正大光明”匾额,字体苍劲有力,是太祖皇帝的御笔。御座两侧摆放着象征皇权的日月宝扇、香炉、香筒,殿内的梁柱上缠绕着红绸,与宫灯的红光交相辉映,既庄重又喜庆。

文武百官们早已在大殿两侧列队等候。左侧是文官,从内阁大学士到六部尚书、侍郎,身着绯色、青色官袍,按品级高低依次排列;右侧是武官,从五军都督府都督到各镇总兵官,身着铠甲或武袍,腰佩兵器,英姿飒爽。见李华走进大殿,百官们齐齐躬身行礼,齐声唱道:“臣等恭请圣上圣安,祝陛下新年吉祥,龙体安康,大明江山永固!”

李华走到御座前坐下,抬手道:“众卿平身。”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帝王的威严。“谢圣上!”百官们齐声应答,缓缓起身,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目光低垂,不敢有丝毫僭越。

元日朝贺是明代宫廷最重要的新年礼仪,其流程繁琐而庄重。首先是内阁大学士上前,诵读贺表。彭启丰手持一卷明黄色的贺表,缓步走到大殿中央,躬身行礼后展开贺表,用洪亮的声音念道:“维正月元日,岁次甲子,百官率土臣庶,恭请圣安……伏惟陛下圣神文武,德合乾坤,仁被四海……愿陛下永承天命,敷佑万方,使四海之内,共享太平之福……”

贺表的言辞华丽而恳切,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帝王的敬仰与对国家的期盼。李华端坐御座,认真聆听着。

贺表诵读完毕,彭启丰将贺表呈给司礼监小太监,由太监转呈李华。李华接过贺表,轻轻翻阅着,心中感慨万千。这贺表不仅是一份礼仪性的文书,更是百官对他的信任与期许。身为天子,他肩负着江山社稷的重任,容不得丝毫懈怠。他抬起头,目光威严而温和:“众卿的心意,朕已知晓。过去一年,风调雨顺,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众卿同心协力、勤勉政事的结果。新的一年,朕希望众卿依旧恪尽职守,体恤民情,为大明的长治久安殚精竭虑。”

“臣等遵旨!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百官再次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

接下来是百官依次上前朝贺。按照品级高低,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督府都督等先上前,向李华行三跪九叩大礼,恭贺新年,而后汇报各自管辖领域的政务,请求陛下指示。李华耐心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奏报,时而点头,时而追问,对关乎民生、边境的事务格外关注。

“启禀圣上,去年占城、岱岚二州遭遇战火,生灵涂炭,如今春播将至,臣恳请陛下下旨,减免两地去年的赋税,以安抚民心。”吴伯宗上前奏道。

李华沉吟片刻,道:“吴卿所言极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占城、岱岚受灾,百姓生计不易,即刻下旨,减免两地去年三成赋税,同时令工部调拨种子,协助百姓春播,务必确保今年五谷丰登。”

“臣遵旨!”吴伯宗躬身谢恩。

“启禀圣上,边境外族近期并无异动,臣已令各边镇加强防备。”兵部尚书薛灏奏道。

“甚好。”李华点头,“边境安宁是重中之重,既要加强防备,切勿松懈。”

“臣遵旨!”薛灏恭敬应答。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三国:我,交州土皇帝!石器革命废物太子,开局召唤妲己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