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狂风卷着暴雨,如千万条鞭子抽打着寿州城的屋檐廊柱,发出凄厉的呜咽。

闪电撕裂夜幕,短暂地照亮李昭书房内那张年轻却沉郁的脸。

他没有点灯,任由窗外电光忽明忽暗,映着他指关节因用力而泛起的青白。

徐温,这个名字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自他承袭王位以来,这位前朝旧臣,如今的枢密使,便如影随形。

他手握重兵,党羽遍布朝野,以“辅政”之名,行专权之实。

寿州城内,人人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李昭知道,忍耐即将到达极限。

他缺的不是决心,而是一个足以一击致命的契机。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而压抑的叩门声,伴随着亲卫低沉的通报:“王爷,严可求大人有万分紧急之事求见!”

严可求?

李昭的瞳孔骤然一缩。

此人是他暗中派往岭南的心腹,算算时日,也该回来了。

只是这般风雨交加的深夜……必是出了大事。

“让他进来。”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门开了,一股寒湿的水汽涌入。

严可求几乎是滚进来的,他浑身湿透,发髻散乱,狼狈不堪,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混合着疲惫、恐惧与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

他顾不上行礼,挣扎着从湿透的内衫中取出一个用油布紧紧包裹的物事,双手呈上。

“王爷……幸不辱命!”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亲卫识趣地退下,并带上了门。

书房内,只剩下李昭与严可求二人。

李昭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包裹,一层层解开。

油布之内,是一封用蜜蜡封口的丝帛信件。

信封已被水汽浸润,但封口的火漆印鉴依然清晰——广州守将的私印。

李昭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用指甲划开蜜蜡,抽出信纸。

借着窗外划过的一道惨白电光,信上的字迹如毒蛇般扭动着钻入他的眼帘。

信中详尽地叙述了徐温如何许诺岭南兵变之后,将以半壁江山为酬,换取广州守将的支持,共举“清君侧”的大事。

信中言辞恳切,条理分明,显然不是一日之功。

而当李昭的目光落在信末的署名之上时,他的呼吸彻底凝滞了。

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字——知训。

徐知训!

徐温的长子,那个比他父亲更加骄横跋扈、目空一切的年轻人。

“这是……”李昭的声音有些干涩。

“千真万确!”严可求喘着粗气道,“此信乃广州守将的亲笔回信,预备送往徐府。属下买通了他身边的心腹,半路截下。为了这封信,我们折损了三名好手。”

李昭沉默了,他反复看着那两个字,仿佛要将它们烧穿。

徐温老谋深算,绝不会轻易留下这种把柄。

可他的儿子,却狂妄到用自己的名字署名。

这究竟是愚蠢,还是有恃无恐到了极点?

他将信纸小心翼翼地折好,贴身收起,随后走到严可求面前,亲自将他扶起。

“严卿,此番你立下不世之功。先去偏殿歇息,换身干净衣物,任何人问起,都只说你是奉命回京述职。”

“遵命。”严可求

待他走后,李昭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渐渐平息的风雨。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在朝堂之上掀起。

次日清晨,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列队整齐,气氛却与往日不同,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李昭端坐于王座,面无表情,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

他的视线在枢密使徐温的脸上停留了一瞬。

徐温今日一身崭新的朝服,身姿挺拔,神态一如既往的从容镇定,仿佛昨夜那场风雨,以及风雨中潜入的信使,都与他毫无干系。

他甚至还向李昭投去一个恭谨而温和的眼神,尽显辅政大臣的风范。

然而,李昭没有理会任何人的请安奏对。

他抬起手,示意内侍。

内侍官会意,将一份誊抄的信件副本呈递给站在百官之首的徐温。

“徐大人,”李昭的声音不大,却如寒冬的冰凌,清脆而刺骨,瞬间穿透了整个大殿的嗡鸣,“岭南近日似有异动,这份军情,不知徐大人可知情?”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徐温身上。

徐温接过那份薄薄的纸,只扫了一眼,脸色便微不可察地变了变,但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他将信纸放下,后退一步,猛地撩起官袍下摆,双膝跪地,声若洪钟。

“王爷明鉴!此信纯属伪造,是奸佞小人对臣的污蔑!臣追随先王,辅佐王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岭南之事,臣毫不知情,更遑论与人约定共举大事!请王爷彻查,还老臣一个清白!”

他一番话说得是义正辞严,声泪俱下。

朝中素来依附于他的官员立刻纷纷出列,为其辩白。

“王爷,徐大人乃国之栋梁,岂会行此不轨之事?”

“此信来历不明,定是有人蓄意构陷,意图动摇国本!”

一时间,殿上嘈杂一片。

李昭冷眼看着这一切,看着徐温那张看不出丝毫破绽的脸。

他知道,仅凭一封可以被斥为“伪造”的信,根本无法扳倒这棵盘根错节的大树。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兵部侍郎郭崇韬出列了。

他没有看徐温,而是对着李昭一揖到底:“王爷,臣以为,信件真伪,尚需查证。但岭南局势不容有失。为安抚人心,臣有一计。”

李昭颔首:“讲。”

“我等可伪造一份‘岭南大捷’的战报,”郭崇韬缓缓说道,“就说广州守将突发恶疾暴毙,其副将忠心耿耿,已将所有叛逆一网打尽。然后,将此消息‘无意中’透露给徐大人。若大人与此事无关,听闻捷报,必当欣喜;若……若他心中有鬼,其神情举止,定有异样。”

此计一出,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这是一个极其阴险的阴谋。

无论徐温是否参与,岭南叛乱被平息对他而言都算“好消息”。

区别只在于,他为此感到的是为国之欣喜,还是为同伙覆灭、自己得以脱身的庆幸。

这两种情绪,在细微之处,天差地别。

徐温跪在地上,眼帘低垂,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

但他那微微收紧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李昭的嘴角,勾起一抹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准了。此事,就交由郭卿全权负责。”

当天下午,一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被快马送入枢密院。

一名信使浑身泥水,气喘吁吁地冲进徐温的官署,高声呼喊:“大捷!岭南大捷!广州守将图谋不轨,已为副将陈将军就地正法!岭南全境安稳!”

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官署。

徐温正在批阅公文,听到消息后,他手中的笔微微一顿,墨滴在纸上,晕开了一个小小的黑点。

他抬起头,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紧接着,那紧绷了一上午的肩膀,明显地松弛了下来。

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很快便用官方式的喜悦掩盖了过去,大声赞道:“好!陈将军忠勇可嘉,当记首功!立刻传令嘉奖!”

然而,他那瞬间的松懈,以及随后在与心腹交谈时,无意中说出的那句“局势尚可控,我等只需静待时机”,都一字不漏地传回了王宫,传到了李昭的耳中。

“鱼,上钩了。”李昭放下手中的茶杯,对郭崇韬说道。

郭崇韬躬身:“王爷,该收网了。”

“传朕的旨意,”李昭站起身,声音冷酷如铁,“命禁军统领赵匡义,即刻查封徐温府邸,任何人不得出入!仔细搜查,一寸地方都不能放过!”

命令下达,整个寿州城为之震动。

禁军精锐如猛虎下山,瞬间包围了宏伟的枢密使府。

徐温被客气地“请”到了正堂喝茶,他面色铁青,却依旧保持着最后的体面,没有反抗。

他知道,任何反抗都是徒劳,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他只能寄望于府中的布置足够隐秘。

搜查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

前院、后宅、库房……都没有任何发现。

就在徐温的脸色稍稍缓和,以为能够渡过此劫时,一声惊呼从他的书房传来。

赵匡义亲自带人冲了进去。

只见一名禁军士兵正站在一排巨大的书架前,书架被移开了半尺,露出了后面一堵墙。

墙上的一块青砖,有被常年挪动的痕迹。

士兵用力一推,青砖凹陷下去,伴随着“咔哒”一声轻响,旁边的墙壁上,一个暗格悄然洞开。

一股陈腐的木香和丝绸气息从暗格中飘出。

赵匡义举着火把凑上前,只见暗格内静静地躺着一个用明黄色丝绸包裹的木盒。

他的心猛地一跳,小心翼翼地取出木盒,打开。

盒子里面,一枚通体温润、雕刻着盘龙的玉玺,赫然映入眼帘。

玉玺底座上,四个古朴的篆字在火光下闪着幽光——大吴天命。

是前朝吴国的玉玺!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东西,比十封谋反的密信加起来,还要致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交通外藩,而是昭然若揭的传国野心!

玉玺之下,还压着厚厚一叠信函,全是徐温与那些心怀故国的前朝旧贵族们往来的密信。

铁证如山,再无任何辩驳的余地。

当玉玺和密函被呈现在徐温面前时,这位权倾朝野的枢密使,终于彻底垮了。

他所有的镇定、所有的城府、所有的威严,在这一刻土崩瓦解。

他仿佛瞬间苍老了二十岁,浑身瘫软,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老臣……罪该万死。”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所有人都以为,一场血腥的清洗在所难免。

然而,李昭的处置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将徐温下狱,更没有株连其党羽。

他只是下了一道旨意,宣布徐温年老体衰,不堪重负,着其辞去枢密使及一切官职,回家颐养天年。

枢密使之职,由兵部侍郎郭崇韬接任。

这道旨意,看似宽宏,实则比杀了徐温还要狠。

它彻底剥夺了徐温所有的政治资本,将他变成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废人。

杀一个死人,会留下一个烈士的传说;而让一个活着的“神”跌落凡尘,只会留下一个笑柄。

朝会之上,当旨意宣布完毕,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徐知训猛地抬起头,双目赤红,死死地瞪着王座上的李昭。

那眼神,充满了不甘、怨毒和疯狂的恨意。

“父亲!”他嘶吼一声,想要冲上去,却被身旁的亲信死死拉住。

李昭的目光与他对上,平静无波,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漠然。

徐知训挣脱了亲信,没有再看他那已经形如槁木的父亲,而是转身,狠狠一甩袖袍,在一片死寂中,大步流星地离开了大殿。

他每一步都走得极重,仿佛要将脚下的金砖踩碎。

所有人都从他的背影里,读出了两个字——复仇。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暴,似乎就此落下了帷幕。

李昭以雷霆手段,拔除了心腹大患,将权力牢牢地抓回了自己手中。

寿州城的夜晚,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然而,李昭却毫无睡意。

他站在观星台上,遥望北方。

郭崇韬站在他身后,低声道:“王爷,徐知训此人,性如烈火,今日受此大辱,绝不会善罢甘休。”

“一头被拔了牙的老虎,不可怕。”李昭缓缓说道,“可怕的是一头无所顾忌、奔出牢笼的疯狼。传令下去,严密监视徐府,特别是徐知训,不许他离开寿州半步。”

“遵命。”

可他们终究还是低估了徐知训的行动力。

就在当夜三更,夜色最浓之时,一声凄厉的警钟划破了寿州城的寂静。

一队骑兵手持火把,疯狂地敲打着李昭的寝宫大门。

一名禁军将领连滚带爬地冲到李昭面前,脸色惨白如纸:“王爷!不好了!徐知训……徐知训率领他麾下三百亲卫,冲开了北城门,已经……已经逃出城了!”

李昭猛地转身,眼中迸发出骇人的杀气。

三百亲卫,那是一支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私人武装。

这样一股力量流窜在外,危害甚至比徐温的阴谋更大。

“他往哪个方向去了?”

“斥候来报,他们一路向北,行踪不明!”

北方……李昭的瞳孔缩成了针尖。

整个北境,防线漫长,地形复杂。

一旦让他逃入山林,或是渡海而去,再想找到他,无异于大海捞针。

“传朕旨意!”李昭的声音在寒冷的夜风中激荡,“立即封锁全境所有水陆关隘!向各州府下发海捕文书,全境通缉徐知训及其党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命令如流水般传遍了整个疆域,一张无形的大网,以寿州为中心,迅速向四面八方撒开。

一时间,从南方的江口到北方的边镇,到处都是手持画像、盘查过往行人的官兵。

整个国度,都因这一场深夜的逃亡,而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与戒备之中。

而此刻,无人知晓,在这张追捕叛逆的大网之外,遥远的北方海疆,一艘艘破旧的船只,正载着一群绝望的逃亡者,在茫茫的雾气中,艰难地朝着一处名为登州的港口,悄然靠近。

他们带来的,将是另一场截然不同的风暴。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世子去哪了?魂穿五代,我占寿州为王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天下一帝秦始皇皇后们,这真不是后宫聊天群白衣盗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大秦帝国风云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网游三国数据化黄巾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一剑照汗青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绣春雪刃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唐初:东宫书吏不当,我要去种地穿成孙武门徒,我靠孙子兵法狂飙大明首辅:杨士奇朕的大秦!万邦臣服!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1621,不一样的大明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明祚永延,我让大明上巅峰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