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
刘娥压下心中的焦灼,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援军之事,哀家已有安排,传令下去,命河北东路安抚使火速增援瀛洲,依托城防,务必阻滞辽军兵锋!”
“另,昭告天下,凡有临阵脱逃、动摇军心者,立斩不赦!”
“凡有奋勇杀敌、立功勋者,朝廷不吝封赏!”
她一边沉着下令,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支援前线,还擢升了几名表现出色的中层将领,严令各军依城固守,拖延辽军进攻节奏。
退朝后,刘娥回到慈德殿,随后立刻挥退了左右,进入到群家之中。
她利用诸天宝鉴的功能,密切关注着前线的大致动向。
......
而与此同时,长春谷深处,泉眼石窟内。
江祈年看着眼前的《长生神书》若有所思。
卷轴上的文字并非寻常笔墨书写,而是一种类似符箓的古老篆文,辅以行气经络图谱,玄奥非常。
寻常武者得之,恐怕连字都认不全,更遑论理解其中深意。
江祈年作为历史系高材生,对于这类古老篆文很感兴趣,因此倒是有一些研究。
他双眸微阖,灵觉沉入卷轴之中,在“万化道域”的绝对洞察力之下,那些艰深篆文和复杂图谱在他“眼中”迅速被解析、重构,其核心精义如抽丝剥茧般呈现出来。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江祈年已将这《长生神书》从头至尾通览一遍,并了然于胸。
“这《长生神书》竟然和逍遥派的《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有一些相似之处......”
江祈年有些惊讶。
不过倒也觉得正常。
毕竟,二者都是从神书玉简之上参悟而出。
可能,他们参悟的是同一个道纹,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两本相似的功法。
两者都涉及到了生命能量的精微操控。
“这《长生神书》重在‘引外气养外相’,过于依赖长春泉这外部的生机之源,修炼出的‘生机’如同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并未真正转化为修炼者自身的生命本源。”
江祈年若有所思。
不老长春谷的先祖,因有不老长春泉的存在,反倒是走上了一条歪路。
《长生神书》更侧重于“外驻”。
它巧妙利用长春泉特有的生机之气,如同给器物刷上一层永不褪色的清漆,使修炼者的容颜体态长久保持在巅峰状态。
其运行法门巧妙地将生机之气固于体表经络与脏腑皮膜之间,形成一层无形的“生机屏障”,从而达成“容颜永驻”的效果。
其效果甚至比《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的驻颜之效更为彻底和稳定,几乎可称“定颜”,而且不会没有返老还童之忧。
然而,其弊端也正在于此。
此法重于表,疏于里。
它并未深入挖掘、壮大修炼者本身的生命本源,更像是一种精妙的“能量外敷”。
一旦修炼者长时间离开长春泉这口“能量源”,或者其自身生命本源因岁月或伤病自然衰败到一定程度,外敷的“漆层”便会失去支撑,迅速崩解,导致修炼者以远超常人的速度衰老,甚至顷刻间油尽灯枯。
这也解释了为何长春谷的人一旦出谷,往往难逃迅速衰老乃至暴毙的结局。
他们的青春,与这口泉眼捆绑得太深了。
而《天长地久不老长春功》更为霸道激烈,需经历返老还童的剧烈蜕变,破而后立。
每一次蜕变都是生命层次的跃升,虽风险极大,但成功后本源壮大,寿元大增。
“原来如此......重外而轻内,倚仗外物,终非长生正途。”
江祈年合上卷轴,心中已有定见。
对他而言,参透其原理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补全其缺陷。
不过《灵源种道经》直指生命本源,凝聚灵种,其核心便是不断壮大本源,反哺自身。
有《灵源种道经》的深厚底蕴,江祈年对此还是颇有信心的。
他再次闭目,心神沉入《灵源种道经》的玄妙境界中,丹田内混沌灵种微微脉动,万化道域的洞察力与推演能力被激发到极致,开始对这《长生神书》进行补全与升华。
他并未改变其原有汲取、运用生机之气的主体框架,而是在其中加入了“炼化归源”的核心法门。
新的法门指引修炼者,将汲取的生机之气不再仅仅用于维持表面屏障,而是内外兼修。
不仅保留了对长春泉生机之气的高效利用,以维持容颜。
更关键的是,还加入了如何将这部分外来的生机之气,以及修炼者自身精气神,炼化、提纯,反哺于生命本源的玄奥法诀。
如同将无根之水,引入深井,化为自有之泉。
虽然受限于《长生神书》本身的层次,这种壮大速度远不能与《灵源种道经》相比,但却从根本上解决了依赖外物、本源孱弱的问题。
长久修炼下去,生命本源便能得到切实的滋养与壮大。
虽不能像《灵源种道经》那般延寿三千载,但稳步增长,活个两三百岁,并保持青春常驻,绝非难事。
更重要的是,从此即便离开长春谷,自身本源雄厚,亦无迅速衰老之虞。
思绪既定,江祈年并指如笔,灵元微吐,指尖泛起混沌光泽,凌空在一旁的钟乳石壁上刻画起来。
嗤嗤微响中,一行行更加深奥精妙的文字、一幅幅蕴含道韵的运功图谱,凭空凝聚,烙印于洁白如玉的石壁上,与原功法浑然一体,仿佛本该如此。
这一切说来话长,实则从江祈年接过卷轴到修改完毕,不过不到半个时辰。
一旁静候的云华谷主,只见江祈年接过卷轴看完后,沉吟了片刻,随即指尖光华流转,虚空刻印,动作如行云流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道韵。
她甚至没能看清具体内容,便见江祈年已缓缓收手。
而那片钟乳石壁,则化作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石板,落入到了她的手中。
“云华谷主,原版《长生神书》确有瑕疵,我已稍作修改,补全了其不足,依此修炼,当可无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