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晾篾劈丝:新鲜竹材的蜕变记
刚回到社区活动室,孩子们就围着老陈,催着要把竹皮晾起来。老陈笑着把竹篮放在院子里,找了两根竹竿架在晾衣绳之间,又拿出几根细绳子:“晾竹皮有讲究,不能堆在一起,要一根根分开挂,通风才快,还能避免受潮发霉。”
小虎立刻接过一根竹皮,学着老陈的样子,用细绳子把竹皮的一端系在竹竿上,另一端轻轻拽直,再系紧:“这样是不是就行?要不要拉得再紧点?”“不用太用力,”老陈走过去调整了一下绳子的松紧,“拉太紧,竹皮晾干后会变形,松松垮垮挂着,顺着它的纹路来就好。”
编蔷薇的小女孩也拿起竹皮,指尖捏着细绳子,慢慢打结——她怕力气太大把竹皮扯破,动作比平时慢了不少。晓晓凑过去,帮她把竹皮理直:“我帮你扶着竹皮,你打结,咱们分工快。”两个小姑娘配合着,没一会儿就挂好了五根竹皮,青绿色的竹皮在院子里垂着,风一吹,轻轻晃着,满院都是竹的清香。
等所有竹皮都挂好,老陈又把之前剩下的旧竹篾搬出来,放在院子中央的石桌上:“现在竹皮要晾两天,咱们趁这时间,学学劈竹篾——等新鲜竹皮晾干,你们就能自己劈,不用再等我帮忙了。”他拿起一根干透的竹子,放在石桌上,又拿出一把窄刃刀,“劈竹篾要先找竹子的‘筋’,顺着筋劈,一劈就能分成均匀的几瓣,不会歪。”
说着,老陈把刀刃对准竹子的截面,轻轻一敲刀背,竹子“咔”的一声,就分成了两瓣,再顺着其中一瓣的纹路劈下去,又分成了细细的竹篾,每一根都粗细均匀,没有毛刺。“你们看,顺着纹路来,就像解绳子一样,一拉就开,”他把劈好的竹篾放在桌上,“来,小虎你试试,力气大,刚好能掌握力度。”
小虎搓了搓手,拿起窄刃刀,对准竹子的截面,小心翼翼地敲了敲刀背。竹子没像老陈劈的时候那样立刻分开,他又轻轻加了点力,“咔嗒”一声,竹子终于裂了缝,再顺着缝慢慢劈,虽然第一次劈的竹篾有点粗,却没断。“我劈成了!”小虎举着竹篾,兴奋地喊,“就是有点粗,能编物件吗?”
“粗点也能用,”老陈笑着点头,“可以编大一点的杯垫,或者小篮子的底,等练熟了,就能劈出细竹篾了。”
接下来的两天,孩子们每天都去院子里看竹皮——第一天,竹皮还是青绿色,摸起来有点潮;第二天一早,竹皮就变成了浅黄绿色,摸上去干干爽爽的,还带着淡淡的竹香。“可以劈新鲜竹篾啦!”小虎一发现竹皮晾干,就冲进活动室喊大家。
老陈把晾干的竹皮搬回屋里,先选了一块最平整的,教孩子们劈细竹篾。这次,编蔷薇的小女孩也想试试,老陈找了把小一点的刀,握着她的手,慢慢对准竹皮的纹路:“不用怕,跟着纹路走,轻轻用力就行。”在老陈的帮忙下,她真的劈出了一根细细的竹篾,虽然有点歪,却格外开心:“我也会劈竹篾啦!以后能自己做材料了!”
劈好几根新鲜竹篾,孩子们忍不住想试编。晓晓挑了两根细竹篾,又找了几根旧竹篾搭配,打算编个迷你小竹子摆件——她先编了个小小的竹节底座,再用新鲜竹篾编出细细的“竹枝”,最后还编了片小小的“竹叶”粘在上面。
等摆件编好,放在桌上一看,浅黄绿色的新鲜竹篾,配着浅棕色的旧竹篾,颜色特别好看,竹枝和竹叶也透着灵气。编蔷薇的小女孩凑过去,摸了摸“竹叶”:“真好看!等周六体验课,客人看到这个,肯定知道咱们的竹篾是新鲜的!”
老陈看着桌上的小摆件,又看了看孩子们手里的竹篾,笑着说:“现在材料够了,接下来咱们先把新订单的杯垫和发夹编完,再把体验课的竹篾分好,保证周六一切顺利。”
孩子们点点头,手里已经拿起了竹篾——他们知道,这一根根新鲜劈好的竹篾,是从竹林里的新鲜竹子变来的,接下来,它们会在指尖缠绕,变成带着温度的杯垫、发夹,变成藏着心意的小摆件,再送到客人手里,把这份竹篾的清香,传递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