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杀!杀!”伴随着一声声怒吼,今日的攻城战正式拉开帷幕。
波彦站在战场后方,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深知,攻城并非易事,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与战术才能取得胜利。
首先,波彦下令,还是先使用床弩投石机等射程较远的武器,对合肥城展开猛烈攻击。这些强大的攻城武器如同昨日一般,给城墙与守军造成巨大的破坏。
在床弩投石机的持续猛砸狂射下,合肥城的城墙与防御设施遭受了严重的损毁。
然而,守军并没有被轻易击溃,他们还在顽强地坚守着城墙。
波彦见状,立刻调整战术。又让降军组成攻城队伍,向城墙发起冲锋。这些降军虽然士气不高,但人数众多,可以分散守军的注意力与兵力。
与此同时,波彦命令弓箭手在刀盾兵的掩护下,向前推进,向城墙上射出密集的箭矢。一道道箭幕如同雨点般砸向城墙,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守军在箭雨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城墙上出现了不少空缺。然而,韩当迅速组织起反击,填补了这些空缺,继续顽强抵抗。
波彦看着降军一次又一次地冲锋,却始终无法攻破城墙。要想消耗守军的守城兵力物资,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必须得想出其他的办法才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波彦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他立刻下令让人去收集大量的石料,同时将泥土装入麻袋之中。然后,利用投石机将这些石料与麻袋一起朝着城外的某个地方进行抛射。
波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城外靠着城墙的地方堆积起一个斜面,这样一来,大军就能够借助这个斜面轻松地登上城墙了。
韩当站在城墙上,远远地望见城外波彦的大军正在忙碌地操作着投石车,将一块块的石块与装满泥土的麻袋不断地投向城外城墙下。他立刻明白了敌军的意图,但却感到束手无策。
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带兵出城去摧毁那些投石机。
这样做不仅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敌人的包围之中,而且还可能会损失惨重。所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墙下的土石堆慢慢地隆起,却无能为力。
无奈之下,韩当只得从自己的部曲中分出一部分精锐,专门负责防守这段城墙。
他心里很清楚,一旦这个斜坡被堆砌成功,波彦肯定会发动总攻,到时候这里将会成为敌军的主要攻击点。
时间几日过去,城外的土石堆也越来越高。
终于,在经过数日的努力之后,一个靠着城墙的斜坡终于凸显了出来。波彦见状,毫不犹豫地立刻下令发动总攻。
他让那些降军继续去攻打其他地方,分散守军的注意力,而自己麾下的大军,从堆出的土石堆上发起猛攻。
为了确保这次攻击的成功,波彦还调集了不少床弩和投石车,对斜坡这段城墙也是进行猛砸狂射,以此来削弱这段城墙的守城力量。
波彦为了快速取城,在中军大帐里点起将来:“太史慈。”对龚都副将太史慈叫道。
突然间,众人眼前一亮,只见一名身材魁梧、肌肉虬结的壮汉,身披一袭黑色的玄甲,背后背着两柄短戟,犹如战神降临一般,威风凛凛地站了出来。
他单膝跪地,向波彦行以大礼,动作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波彦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他直截了当地对壮汉说道:“吾命汝今日登上城墙,攻破此城!”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可置疑的威严。
太史慈闻听此言,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今日能够成功攻下合肥,他必将立下大功,名扬天下。而且,凭借着这份功劳,他极有可能被提拔为一军之主,从此平步青云。
想到这里,太史慈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波彦的命令,并立下了军令状:“请吴侯放心,今日若不取此城,愿受军法处置,可斩吾人头!”他的话语掷地有声,显示出他对自己的实力与决心充满信心。
太史慈紧握着波彦的军令,如获至宝般走出了中军大帐。他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敌人的心脏上,带着无尽的杀意。
太史慈拿着军令领到兵马,向城墙而去。
他身后紧跟着一队队士气高昂的士兵,他们手持利刃,身披重甲,气势汹汹地朝着城墙进发。
波彦等人则登上高台,居高临下地观察着攻城的进程。
太史慈左手持盾,右手持刀,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岳。
太史慈的运气似乎相当不错,守军的箭矢与滚木,都未能伤到他分毫。他带着大军一步步艰难地踏着斜坡而上,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危险,但他始终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慢慢接近城墙。
太史慈盾牌这时已经插了不少箭矢,他终于第一个登上城墙,踩着女墙跳下,凭借自身勇武,用刀劈倒不少身边的守军,守住身后,让后续将士登上城墙。
一个接着一个的将士,在太史慈身后也是成功登上城墙,立马相互配合,与守军砍杀起来,太史慈领着人砍到眼前的守军,向两边而去,清空斜坡这段城墙,让更多的将士更快登上城墙。
不到片刻,数百人登上了城墙,朝着两边而去,杀退守军。后面源源不断的将士紧跟着跳下女墙。
韩当见守军登上了城墙,带着剩下的部曲,对着太史慈等人迎面而来,企图杀退敌军,赶下城墙去。
可是他低估太史慈武力,太史慈见来人,其中一人身上甲胄不凡,身边多有人护卫,太史慈明白这人就是守城敌将,只要将他解决,接下来攻城简单多了。
太史慈带着人扑上去,兵对兵,将对将,韩当几招下来落入下风,一招不慎,太史慈将他脖颈划破。
鲜血顿时喷溅,韩当伸手捂着脖子,流血而亡,带着不甘倒下。太史慈把周围守军斩杀斩退完。
取下韩当脑袋,传首四方,要守军放下兵器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