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透过合作社的窗户,洒在临时搭起的会议桌上,桌上摆着一沓厚厚的订单和产量报表。十几位农户围坐在一起,气氛却有些紧张——再过半个月,新一批土豆就要成熟,可县城零售商和贵阳超市的供货需求还没敲定,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争论声此起彼伏。
“我觉得应该多给县城留点货!”一位农户率先开口,“咱们跟县城的零售商合作这么久,都是老熟人,不能有了新客户就忘了老客户!”
“话不能这么说!”另一位农户立刻反驳,“贵阳超市给的价格高,订单还稳定,每月五千斤呢,要是少给了,人家以后不跟咱合作了咋办?”
“可县城的货也不能少啊!上次赵老板都来闹过了,再少给,他肯定不愿意!”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三秒坐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听着。春花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争吵的农户,轻轻敲了敲桌子:“大家别吵了,听听陈叔的意见吧,他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陈老五身上。陈老五吸了口烟,缓缓开口:“我觉得大家争来争去也没用,按订单比例分最公道,谁也不偏谁。现在每月产量七千斤,贵阳超市订了五千斤,占七成;县城零售商订了两千斤,占三成,就按这个比例分,既不耽误贵阳的大订单,也不亏待县城的老主顾,大家觉得咋样?”
话音刚落,农户们纷纷点头。“我觉得行!按比例分,谁也没话说!”“对,这样最公平,不会有人觉得偏心!”
三秒站起身,笑着说:“陈叔说得对,按订单比例分是最公道的。我再补充一点——要是明年扩种后遇到丰产,产量超过预期,优先补县城的货,把今年欠的都补上,让赵老板和其他零售商也能多赚点钱。”
“这个好!”大家纷纷赞同,之前的紧张气氛一扫而空。
三秒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一笔一划地写下:“好货要给识货的渠道,但老主顾的情分也不能忘,公平才能长久。”他转过身,对农户们说:“咱们做生意,靠的就是诚信和公平。贵阳超市识货,愿意给好价格,咱们就得保证供货;县城的老主顾支持咱这么久,咱们也不能让他们吃亏。只有让每个合作伙伴都觉得公平,才能长期合作下去,咱们的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农户们看着黑板上的字,都若有所思。王二婶笑着说:“三秒说得对,公平才能长久。以前咱种庄稼,就知道不能厚此薄彼,做生意也是一样的道理。”
会议结束后,三秒把分货方案整理成书面文件,分别发给贵阳超市的王采购员和县城的赵老板。王采购员很快回复:“按比例分很合理,只要保证品质,我们没问题。”赵老板也打来电话,笑着说:“三秒兄弟,你这方案做得公道,我没意见!明年丰产了,可别忘了优先给我补货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秒按照分货方案,有条不紊地安排土豆的采摘、分拣和运输。每次发货前,他都会把分货明细贴在合作社的公告栏上,让所有农户都能看到,做到公开透明。
有次,一位农户私下找到三秒,想让他多给自己家的土豆分配点县城的订单——他家的土豆品相稍差,担心贵阳超市不收。三秒耐心地解释:“叔,不是我不给您方便,按比例分是大家一起定的规矩,要是给您破例了,其他人肯定有意见,这就不公平了。您放心,您家的土豆虽然品相稍差,但只要符合二级果标准,县城的零售商肯定会收,而且价格也不低,不会让您吃亏的。”
农户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我想多了,你说得对,规矩不能破,公平最重要。”
年底时,合作社算了一笔账,土豆的盈利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在分红大会上,三秒再次提到了“公平”:“今年咱们能有这么好的收成,靠的是大家的努力,也靠的是公平的分货原则。明年咱们还要坚持这个原则,让每个人都能赚到钱,让望海坡的农产品走得更远。”
农户们纷纷鼓掌,会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拿着分到的红利,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陈老五走到三秒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三秒,你这孩子,不仅会做生意,还懂公平,以后望海坡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三秒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公平不仅是做生意的原则,更是做人的道理。只有坚持公平,才能凝聚大家的力量,才能让望海坡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才能让农户们的日子越过越甜,让望海坡的未来越来越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