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军几位侯伯没有立刻离开佥点所。
大家好不容易聚一起,喝茶聊天、教育后辈,全是乐子。
黄昏时候,斡特回城了,递给宣城伯一张纸。
卫时觉要一百石粮、三百石草料、三百套冬装、三十口锅、五十套油布皮子混合帐篷、三百陶碗、二十斤盐、百斤肉干。
宣城伯随手就扔给了定远侯。
邓绍煜又给扔了回去。
武勋的答复只有一个:今日休沐,衙门不办事。
九月初十,辰时太阳刚刚升起。
阁臣孙承宗、何宗彦代表皇帝,与兵部、吏部尚书送行使团。
竟然是二十辆马车。
马车与战马不可能同速。
卫时觉带人护卫马车向东,能看到人群中的目光全部带着揶揄。
他是第一个‘出征’不要任何后勤的将军。
三百人军械铠甲齐全,就是没有粮草。
宣城伯关押幼弟三天,没给他任何准备时间。
昨日在城里是唯一的机会。
卫时觉披上铠甲后,又处于斗志昂扬的兴奋状态。
根本不知道粮草这回事。
晚上到军营才被敲了一闷棍。
京营提供的战马绝对没问题,马具齐全。
但卫时觉没有草料,这不是笑话嘛。
让斡特回城索要也没结果。
京营毕竟是自家兄弟,坐营提调官看他可怜,昨晚给喂马,也提供了一顿食宿。
今天早上一出军营,再无人帮忙,也无法回头。
卫时觉对朝官的揶揄不以为意。
你们不给粮草,老子可以‘找粮草’。
身带御符,这理由无敌。
现在你们笑,过几天让你们吃屎。
既然使团坐马车不着急,老子也不急。
卫时觉坐马背摇头晃脑缓行,护送使团去往通州,一边又派人进城要东西。
这次去了后军,英国公亲口回复,军府不具备提供后勤能力,否则就是谋反。
斡特又拿御符去了兵部。
王象乾痛快给了个令牌:酌沿途官衙接待。
九月初十黄昏,使团抵达通州。
哪个衙门都不能去,只在官驿休息。
驿站管事当然不敢不接待,但对卫时觉连连磕头,惶恐哭诉。
“校尉大人饶命啊,官驿只能给有官身的人提供食宿,不能接触任何军人,小人得入城去找主薄拿粮食,万万不敢接待三百骑军,没粮没料,也无法接待,真的无法接待啊…”
小侯爷邓文明作为副头领,看卫时觉按着仪刀的手发抖,金色坠带抖个不停,生怕他恼怒抽刀杀人,不禁往身边迈步,准备随时阻拦。
另一位副头领陈山虎和部曲头领斡特砝壳,三人齐齐低头不语,不敢插嘴,也不敢看。
扫了一眼官驿二十辆马车,一群属官看着他呵呵发笑。
卫时觉撇撇嘴,“大人们的马车总得喂马吧?”
“是是是,小人当然喂,大不了驿站伙计们都不吃饭,三百人马确实无法接待,请校尉大人体谅。”
“那就这样吧,辛苦了。”
卫时觉说完扭头出驿站,看路上拉着马等候的三百人,歪头扫了邓文明两眼。
小侯爷一句话都没说,出发前父亲吩咐了,武勋子弟外出锻炼机会稀缺,卫时觉前途如何,只有这一次机会,让他自己折腾吧。
卫时觉昨天就猜到了,宣城伯肯定是故意这么安排。
“斡特砝壳!”
“属下在!”
“草料什么价?”
“啊?一石上好草料一钱。”
卫时觉眨眨眼,不贵啊,向南边运河码头一指,“去买一百石草料。”
斡特砝壳没有动,犹豫一下才提醒,“少爷,草料不贵,难在运输,小人买到草料也拿不回来,更带不走。”
卫时觉回头,陈山虎和两人头更低了,邓文明则竭力在忍笑。
为了避免出现其他笑话,卫时觉思索一会,再次一指南边,
“通州运河边全是客栈,十人一组去住宿,吃饭喂马,每人每马花销总额不得超过三钱,扰民军法从事,斡特砝壳,给他们分银子。”
邓文明突然道,“两钱足够了。”
陈山虎也跟着道,“校尉大人体谅兄弟,但不能如此糟蹋,一钱半足够。”
“那就两钱,分银子吧,两位去带自己的兄弟,扰民违法定斩不饶。”
卫时觉当然带着点银子,不过六十两而已,两个大银锭。
三百人很快牵马离开,斡特也去安排部曲,身边只剩下砝壳,还有半路赶来,独自骑着一匹新马的王覃,王耘勤的大儿子。
卫时觉看他马背两侧布包鼓当当的,身后还背着一个竹筐,指一指问道,“你带这么多东西装的什么?”
“回叔父,辽东地理志、白纸、炭笔、干粮、冬衣、水囊,还有三十两碎银子,您需要吗?”
卫时觉听后笑了,“有点意思,这趟行程将会很慢很慢。走吧,咱们也找个客栈住宿。”
九月十一,使团没有动,在通州龟缩了一日。
六十两开销变为一百二十两。
朝臣听闻护卫在客栈食宿,战马也是喂精料,差点笑喷。
众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思,期待下一步发展,有本事你一路买下去。
卫时觉这一天很忙,他把通州溜达了一遍,问了几乎所有物资的价格。
且再次派人回京,向内廷要后勤。
皇帝和司礼监答复又快又简单:去找兵部。
九月十二,使团再次上路。
这回卫时觉知道怎么做了,三十名护卫出发,拿着令牌通知官驿提前准备。
晚上到夏店铺,但规矩一样,只有官老爷能食宿,护卫还是得自己找吃食和马料。
邓文明第一次提要求,希望给护卫两人配备一个水囊,路上实在口干。
卫时觉给拒绝了,当天又花了六十两,夏店铺所有客栈赶着煮饭,才给三百人吃饱。
九月十三,卫时觉又在夏店铺停留了一天。
众人不知他这是什么意思,但也没催。
接下来,三河县、蓟州县、遵化县。
每县都得中转,使团谁都不着急,卫时觉保持赶路一天、休息一天的节奏。不停派人回京索要后勤,几乎每个衙门都跑了三趟。
朝臣开始不看好卫时觉的前途,对他连连摇头。
九月二十五,使团抵达蓟镇总兵驻地,三屯营。
离开京城三百里,到山海关还有三百里。
半个月了,挪了一半路程。
他们是战场观摩,不到山海关,不属于战区接待。
照这样下去,卫时觉一个月才能把使团送到熊廷弼面前。
成为空前绝后的大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