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的右眼瞳孔突然分裂成九个小屏幕——这是上周收容「短视频沉迷体」的副作用【多重视觉流】。每个屏幕都在循环播放不同平台的热门挑战视频,导致他走过档案馆走廊时,不得不侧身躲避不存在的舞蹈动作。此刻他正赶往商业区处理新警报,齿轮左手不断弹出对话框:「检测到癸-099【点赞焦虑畸变体】在万达广场引发集体模仿行为」。
「认知弑杀者血脉激活度52%」 「新增副作用:【行为镜像】(目睹他人动作后会无意识模仿)」
广场已变成大型直播现场。上百人正对着手机屏拼命凹造型,他们的点赞数具象化成金色数字漂浮在头顶。而畸变体本体竟是台被口红涂鸦的自动售货机,每当有人发布自拍,机器就会吐出代金券奖励「审美合格者」。更诡异的是,那些点赞数低于10的用户正在变成透明剪影。
认知重构——审美多元化破局!林舟强行关闭右眼的分屏,将视觉焦点锁定在售货机二维码上的生产日期:2023年9月12日——正是妹妹苏晓最后一次更新朋友圈的日期。但当他的齿轮手指触碰到机器时,突然不受控地比出短视频流行手势,险些被卷入集体波浪舞。
点赞焦虑体的攻击模式是制造「审美标准化力场」。当林舟试图靠近时,周围人群突然开始复制同一套网红滤镜动作,他们的点赞数凝聚成金色锁链缠向他的脚踝。更麻烦的是他的黑色雾状右臂开始自动美化环境——斑驳的墙面被pS成大理石油画,连垃圾桶都自带柔光效果。
副作用触发:【审美修正冲动】 林舟的左手突然掏出手机连拍十张天空,并下意识标注了根本不存在的星座。趁此破绽,焦虑体突然发射出「流行语病毒」,广场上所有人开始用相同语调和网络梗对话。混乱中,林舟注意到某个拒绝比心的女孩正被金色锁链拖向售货机——她的手机屏保是苏晓高中时画的反对容貌焦虑漫画。
认知超导·逆流!林舟主动吸收所有流行语数据流,暂时获得【语言多样性屏障】。当标准化指令撞上屏障时,竟解构出原始代码片段:「审美模板来源:档案馆形象管理科-魏明批注版」。趁焦虑体数据紊乱的瞬间,他徒手扯断售货机的网络接口,喷涌而出的不是电线,而是成千上万张被删除的素颜照片。
在售货机残骸里,林舟找到了更令人心惊的证据。有七张打印着「2023年度审美趋势」的报表,实际是档案馆将社会焦虑转化为畸变体的实验记录。每份报表角落都盖着「苏晓审核」的电子章,但笔迹明显是魏明的仿写。更关键的是某个被伪装成系统日志的视频片段:十五岁的苏晓正在墙上涂鸦「美不应该有标准答案」,而她的画笔划过处,点赞焦虑体的数据流会出现短暂卡顿。
正当林舟收集证据时,他的多重视觉流突然同步播放同一画面——三个月前的档案馆年会,魏明正给一名透明化员工颁发「最佳形象奖」,而获奖者衣领下露出和苏晓锁骨相同的二进制代码纹身。这个记忆闪回让林舟的齿轮手指突然刻出句话:「她正在成为标准本身」。
收容尾声出现意外转折。当林舟用苏晓的涂鸦覆盖售货机屏幕时,焦虑体突然裂变成两个版本——个追求白幼瘦审美,另一个鼓吹中性风潮流。两种力场相互抵消的瞬间,林舟的【行为镜像】副作用突然逆转:他开始无意识做出童年时哄妹妹睡觉的摆手动作,而这个未被数据库收录的原始姿态,竟让两个畸变体同时死机。
但在清理现场时,林舟的后颈突然浮现点赞图标。他的雾状右手自动连接暗网,弹出一份加密采购单:档案馆曾批量订购与苏晓病号服同款的面料,用途栏写着「概念收容体统一制服」。更蹊跷的是,单据右下角有个茶杯形状的水印——和魏明办公室那只有裂痕的紫砂杯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