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的负三层数据清洗中心永远充斥着服务器低沉的嗡鸣,空气里漂浮着冷却液和臭氧混合的辛辣气味。林舟的左手小指今早彻底异化成U盘接口,稍不注意就会自动吸附附近的金属物件,此刻正牢牢粘在键盘托架上拔不下来。更糟糕的是【键盘幻听症】的升级——他不仅能听见敲击声,还能“听”到字符在数据流中碰撞的脆响,像无数玻璃珠在脑内滚动。
“警报:b-7区文档同步效率下降300%。”电子女声响起时,整个清洗中心的屏幕同时炸开雪花点,数十名研究员僵在原地,眼球以每秒三次的频率在屏幕间切换——他们被无形的力量强制开启了“多任务模式”。林舟勉强挣脱U盘手指,看见数据可视化墙上浮现出一道扭曲的虚影:它如同被揉碎的万花筒,每一片碎片都映照着不同的工作界面,正是畸变体「多任务幽灵」的具象化。
畸变体的核心是一团不断分裂再聚合的荧光流程图,所经之处会强制生物脑进入“多线程状态”。一名年轻研究员同时用左手写报告、右手检索档案、右脚趾敲击密电码,直到瞳孔涣散口吐白沫;另一人的视网膜上直接投射出十二个重叠的弹窗,正徒手抠挖眼球试图关闭不存在的广告。
“认知弑杀者血脉激活度19%。”
“副作用【时间感知紊乱】触发:主观时间流速波动±50%。”
林舟试图用U盘手指直插服务器接口进行数据对抗,却发现自己的思维也被割裂——他同时在计算畸变体移动轨迹、回忆妹妹苏晓的档案编号、默诵档案馆安全条例,甚至无意识规划起下周的超市采购清单。多任务幽灵发出讥讽的电流音:“人类总妄想一心多用,却连自己的注意力都守不住!”
转折发生在林舟放弃对抗分裂,转而将全部意识灌注给第二人格「职场精英」。这个冷酷人格瞬间优化出作战方案:用档案馆的老式针式打印机连续打印整本《深度工作》理论,纸张翻飞形成物理屏障,单线程的机械噪音恰好干扰了畸变体的多频振动。当幽灵被迫收缩时,林舟看见它的核心深处闪过一枚眼熟的图标——与第47章“@m”信号源同款的扭曲钟表图案。
苏晴的紧急通讯切入:“它在模仿魏明馆长的‘时间管理法则’!”林舟恍然大悟,多任务幽灵的本质是档案馆内部“效率至上”文化的变异产物。他调动【记忆剪辑症】回溯最近三天的监控,发现魏明每次巡视清洗中心后,墙上的电子钟都会短暂显示18:59——正是馆长能力“让加班合理化”的发动标志。
更惊人的是,在畸变体溃散前的数据残骸中,林舟拼凑出一段被篡改的值班记录:苏晓被收容前夜,曾在此处备份过一份加密档案。档案名称为“认知枷锁可行性研究”,修改者签名栏竟是魏明的电子公章。
任务结束时,林舟的U盘手指意外永久化,指尖还能读取到残留的焦虑情绪。他提交的报告被系统自动打回,批注栏跳出一行小字:“格式错误,请按《档案馆多任务工作法V3.0》重写。”
深夜的休息室,林舟用U盘手指接入自己的太阳穴,试图导出混乱记忆。幻觉中他看到苏晓站在数据洪流中央,双手各握着一半破碎的时钟——一半指向“效率”,一半指向“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