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渊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迅速扩散至洪荒更高层面。天医门在阐截冲突中保持中立,并成功救治双方伤员的行为,虽然赢得了底层不少散修乃至部分两教弟子的好感,但也触动了一些高层人物的敏感神经。
尤其是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
灵鹫山,元觉洞。
燃灯道人端坐云床,面容古拙,眼神深邃,仿佛蕴藏着无穷岁月与智慧。他听着下方一名亲传弟子的汇报,正是关于落霞渊冲突及天医门介入的详细经过。
“……师尊,那天医门姜云清,派其门下弟子,于战场上不分阐截,一并救治。虽看似公允,但实则扰乱了我教清理门户、扬威之举。那金霆子本已重伤垂死,若非天医门插手,必难逃劫数。如今却被救回,岂非纵虎归山,助长截教气焰?”那名弟子语气中带着不满。
燃灯道人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似有琉璃灯火明灭。他并未立刻表态,而是掐指推算,天机却略显混沌,关于那天医门与姜云清的根脚,竟难以完全洞悉,只觉其与一股古老而磅礴的生命气运相连,更有功德金光护体,遮掩了许多关键。
“天医门……姜云清……”燃灯低声自语,“据闻其立派宗旨乃‘医道无界,万族同辉’?哼,好大的口气。”
在燃灯看来,洪荒秩序,自有其规则。阐教秉承天命,尊崇根脚秩序,维护天道运行,乃是正统。截教那种不分品类、滥收门徒的行径,本就扰乱了天道伦常,是亟需纠正的“错误”。而天医门这种看似“中立”、实则“和稀泥”的做法,无形中削弱了阐教在理念斗争中的优势,甚至可以说是对“错误”的一种变相支持。
更重要的是,燃灯道人敏锐地察觉到,这天医门所行的“医道”,以及那独特的“药灵查克拉”,似乎隐隐触及了生命本源与功德造化之秘,其潜力不可小觑。若任其发展,将来未必不会成为一股影响洪荒格局的重要力量。而这股力量,目前并未明确倒向阐教,反而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游离在外,这让他心中颇为不喜。
“中立?”燃灯嘴角泛起一丝冷意,“洪荒大势,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何来真正的中立?非友即敌。此子身怀异术,聚拢功德,更于不周山那等敏感之地立道,若不早早明确立场,他日必成隐患。”
他认为,天医门既然有救治之能,就当有立场之分。在阐截冲突中,即便不直接相助阐教,也当有所偏袒,至少不应如此积极地救治那些“根脚不堪”、“逆天而行”的截教弟子。姜云清那种“只论伤病,不论出身”的理念,在燃灯看来,不仅是迂腐,更是对天道秩序的一种潜在挑战和漠视。
“更何况,那不周山乃盘古脊梁所化,虽已残破,亦蕴含无量气运与奥秘。岂容一不明根脚之辈长久占据,自成一体?”燃灯心中算计更深。他本就善于谋划,精于算计,对于气运、功德之事尤为看重。天医门积累的功德与日渐兴盛的气象,让他隐隐感到一丝威胁,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需得寻个时机,或敲打,或拉拢,总要使其知晓,在这洪荒天地,想要真正立足,离不开我玄门正宗,尤其是……我阐教的态度。”燃灯眼中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光芒。他并未立刻采取行动,以他的身份和城府,自然不会亲自下场去为难一个小辈宗门。但他已将天医门和姜云清记在了心上,并开始思考,如何能在不影响阐教大局的前提下,给这天医门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或者引导其走向对阐教有利的方向。
落霞渊事件的余波,至此才真正开始显现其深层影响。天医门因践行医道而卷入大教纷争的漩涡,来自燃灯道人这等顶尖大能的忌恨与算计,如同悬在头顶的无形利剑,预示着未来的道路,必将更加风雨莫测。
云清在门中,通过天地灵气脉络的细微变化,亦隐隐感知到一丝若有若无的恶意与关注,自遥远的天际而来,笼罩在不周山上空。他抬首望天,目光沉静。该来的,总会来。医道前行,岂能尽是一片坦途?唯有坚守本心,提升实力,方能在这波澜诡谲的洪荒世界中,护住这一方济世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