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台上的风带着傍晚的凉意,吹拂着伊莎贝拉金色的发丝,但她却感觉不到丝毫寒冷。相反,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在她体内奔涌,那是源自于智力被挑战、视野被开拓的兴奋,以及…一种近乎震撼的发现。
陆少华平静地站在一旁,没有催促,只是安静地等待着。他像一座沉默的山峦,刚刚却投下了一颗足以改变地形的思想陨石。
伊莎贝拉猛地转过身,不再看城市的风景,而是紧紧盯住陆少华,那双冰蓝色的眼眸此刻锐利得如同扫描仪,试图穿透他平静的外表,看清他大脑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这样颠覆性的构想。
“你…再说一遍。”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显沙哑,但语气却是不容置疑的命令,“把整个操作流程,从头到尾,再详细说一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风险点,每一个需要的资源。”
她没有说“这个想法很有趣”或者“我考虑一下”,而是直接要求进入执行层面的推演。这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她不仅听进去了,而且已经将其视为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解决方案。
陆少华微微颔首,没有丝毫不耐烦。他走到露台的休闲桌旁,用手指蘸了点杯中未喝完的水,在光洁的玻璃桌面上开始勾勒示意图。他的动作沉稳,条理清晰。
“核心思想是化整为零,蚂蚁搬家。”他一边画一边说,“我们不再追求建造一条能瞬间吞吐巨量现金的‘主水管’,那样目标太大,容易被盯上,而且建设周期长。我们转而铺设成千上万条细小的‘毛细血管’,遍布整个蒂华纳的底层消费市场。”
他在桌面上画了一个中心点,代表资金池,然后引出无数条细线,连接到许多小点。“这些‘毛细血管’,就是我们已经控制、或即将通过投资、借贷、庇护等方式秘密控制的中小型餐馆、酒吧、小吃摊、杂货店。它们有几个共同优势:现金交易为主、流水难以精确核查、数量庞大、分布广泛、单体目标小不引人注目。”
伊莎贝拉凑近仔细看着,大脑飞速运转,下意识地接话:“而且,餐饮业的食材采购成本波动大,损耗难以精确计量,这为资金混入提供了天然的‘模糊地带’。” 她立刻从财务角度看到了更深一层的优势。
“没错。”陆少华赞赏地看了她一眼,继续画着资金流动的箭头,“操作流程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将需要洗白的资金,比如100万美元,分成很多小份。然后,通过我们绝对信任的核心渠道,将这些现金分发给各个区域负责人。区域负责人再化整为零,以‘补充零钱’、‘预支采购款’、‘特殊补贴’等名义,将资金注入其管辖下的各个店铺。”
他指着那些小点:“店铺的经营者,可能是我们的人,也可能是被我们控制的原店主。他们每天在正常的营业收入中,混入我们提供的这部分现金。比如,一家店实际日收入是2000美元,但在上报账目时,他们申报2300美元。多出来的300美元,就是我们注入的‘黑钱’。这300美元会随着正常的营业款一起存入银行,变成合法的‘销售收入’。”
伊莎贝拉的眼神越来越亮,她迅速心算:“假设我们控制1000家这样的店铺,每家每天帮我们沉淀300美元,一天就是30万美元…十天就是300万!而且这个过程是持续性的!” 这个速度,虽然比不上巅峰时期的大型洗钱通道,但对于解决眼下十天内的生存危机,简直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是,其隐蔽性无与伦比。
“风险呢?”伊莎贝拉立刻追问,职业本能让她必须审视最坏的情况,“如何确保这些店铺的经营者不泄露秘密?如何防止他们私吞资金?如何应对税务部门的抽查?单个店铺的异常现金流或许不明显,但如果数量多了,会不会有某种聚合效应被银行的监测系统发现?”
陆少华显然也深思过这些问题,对答如流:“忠诚度问题,通过利益捆绑和层级管理解决。经营者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分成,利益共享。同时,采用严格的区域负责制,区域负责人对下属店铺有监督权,并且彼此之间信息隔离,避免大面积暴露。对于不忠诚者…”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寒意,“我们有足够的‘非财务手段’确保合规性。”
伊莎贝拉明白他指的是什么,点了点头。在黑帮世界里,暴力威慑永远是最后的底线。
“至于税务和银行监测,”陆少华继续道,“首先,餐饮业本就是现金黑洞,税务部门很难精确核查每一家小店的真实收入。其次,我们选择的店铺规模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出现小餐馆却有着超大型企业的现金流这种明显破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分散。 资金不是集中涌入少数几个点,而是均匀分散到成千上万个点,每个点增加的流量微乎其微,就像一滴墨水融入大海,监测系统几乎不可能识别出这种背景噪音级别的异常。”
他看着伊莎贝拉,最后抛出了一个更具战略眼光的观点:“而且,这套网络一旦建成,它不仅是一个洗钱工具,更可以成为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和物流节点。这些遍布全城的店铺,可以成为我们的眼线、安全屋、物资中转站。它的价值,远超洗钱本身。”
这番话,彻底打动了伊莎贝拉。她不仅仅是看到了一个解决财务危机的技术方案,更看到了一个能够增强组织整体韧性和渗透力的战略基础设施!这个中国男人,他的思维维度,远远超出了简单的“怎么弄到钱”或“怎么打架”,他已经开始在构建一个生态系统!
伊莎贝拉直起身子,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她再次看向陆少华时,眼神已经彻底变了。之前那种审视、怀疑、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的轻视,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认可,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欲望。
这个男人,根本不是她最初想象中的那种只有肌肉和胆量的亡命之徒,或者运气好点的投机者。他拥有一种极其可怕的、近乎本能的战略洞察力和系统构建能力。他能从最平凡、最底层的生态中,看到蕴含的巨大能量,并能设计出精巧的架构将其 harness(驾驭利用)。
她想起他之前提出的战略建议,在会议室里与她的财务诘难交锋时不卑不亢的姿态,以及此刻这个堪称天才的“毛细血管”洗钱方案…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事实:陆少华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顶尖人才,他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个能打的指挥官。
“这个方案…”伊莎贝拉缓缓开口,语气是前所未有的郑重,“…确实粗糙,尤其是在财务建模、风险量化、内部控制流程方面,需要大量的细化工作。”她先指出了问题,这是她的专业领域,她必须保持权威。
但紧接着,她话锋一转,冰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但是,其核心思路…是革命性的。它跳出了所有传统的思维定式,找到了一个被所有人忽视的、却潜力巨大的空白地带。操作性极强,见效快,隐蔽性高,而且具备强大的扩展性。”
她停顿了一下,仿佛下了某个决心,目光直视陆少华:“陆先生,我需要你立刻跟我回办公室。我们要组建一个临时的核心小组,包括我最信任的两位财务分析师和一位熟悉底层街区运作的负责人。你必须向他们详细阐述这个方案,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行动计划,提交给赫克托叔叔。”
她的称呼,不知不觉从带着距离感的“陆先生”,在关键时刻变成了更显重视的“陆先生”。虽然依旧礼貌,但其中的意味已然不同。
她没有说“我去研究一下”,而是说“我们需要一起”。这个微妙的转变,意味着她已经开始将陆少华视为可以平等合作、共同解决核心问题的伙伴,而非一个需要被考核或利用的下属或外人。
陆少华从她的眼神和语气中,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面色依旧平静,只是微微点头:“明白。我会尽力配合。”
他知道,这第一步,他成功了。他不仅提出了一个解决危机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成功地在这位骄傲、精明且极度谨慎的“金雀”心中,撬开了一道缝隙,让她看到了他冰山之下潜藏的、远超她想象的能量。
信任的建立,始于能力的认可。而此刻,伊莎贝拉·罗德里格斯,这位掌控着帝国钱袋子的关键人物,终于开始正视并重视陆少华这颗突然闯入蒂华纳棋局的、非同一般的棋子。
一场基于街头巷尾的无声金融革命,即将在这对刚刚开始建立微妙信任关系的男女主导下,悄然启动。而他们对彼此的看法,也在这场迫在眉睫的危机中,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