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的北方老家,终于盼来了久违的晴天。前几天下的雪还没化尽,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阳光一照,折射出亮晶晶的光,空气里带着雪后特有的清冽,吸一口都觉得嗓子发凉。早上推开窗,小区门口的蓝色铁皮防控岗已经拆了,志愿者们正踩着积雪收拾最后一批物资,广播里不再是循环的防控通知,换成了轻快的《喜洋洋》—— 疫情终于缓解,解封了。
“凡凡,快把暖气再开大点儿,别冻着!材料提交的事别急,等网稳了再传,妈给你煮了姜枣茶,趁热喝。” 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手里端着一个搪瓷杯,热气腾腾的姜枣茶冒着白雾,在冷空气中很快凝成细小的水珠。自从疫情反复,提交材料的事搁置了一个多月,她比我还惦记,每天都要提醒我 “检查文档有没有缺页”“文件名对不对”,生怕线上提交出岔子。
我坐在书桌前,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桌面上整齐排列着要提交的文档:扫描好的思想汇报、pdF 版的社会实践报告,还有最后两门政治类科目的电子版材料,每一个都按学校要求改好了文件名 ——“张凡 - 思想汇报 - 2024”“张凡 - 社会实践报告 - 社区服务”。北方的冬天屋里暖,窗户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水雾,我用手指擦了擦,能看到楼下扫雪车正 “突突” 地开着,把路面的积雪推到路边。
“爸,咱家网还稳吗?我怕传文件的时候断了。” 我朝客厅喊了一声。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新闻,手里拿着保温杯:“刚给联通打了电话,说是解封后线路检修完了,网肯定稳。你要是不放心,我把手机热点也开着,双保险。” 他说着,就掏出手机,点开了热点共享,“对了,你那江南的大学,现在是不是还没下雪?听说那边冬天湿冷,你提交完材料,要是明年去答辩,可得多带件厚衣服。”
我点点头,想起大学所在的江南城市 —— 十二月的江南,很少下雪,大多是阴雨绵绵的,冷意往骨头里钻,不像北方,虽然室外零下十几度,但屋里有暖气,暖和得很。我登录学校的教务系统,点击 “材料提交入口”,页面加载得很顺畅,没有之前疫情期间的卡顿。先上传思想汇报,进度条慢慢爬满,“上传成功” 的绿色提示跳出来时,我松了口气;接着是社会实践报告,因为有盖章的扫描件,文件大了些,传的时候我盯着进度条,生怕突然断网,还好最后也顺利提交了。
“妈,材料都交完了!老师说等审核通过,就能开始准备论文选题了。” 我拿着手机,冲进厨房,把 “提交成功” 的截图给妈妈看。她凑过来看了半天,笑着说:“太好了!这下终于放心了,晚上给你做你爱吃的酸菜白肉,庆祝庆祝。”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小林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他穿着一件浅色的薄羽绒服,背景是他家阳台,能看到外面飘着细密的雨丝 —— 江南的冬天,果然还是这样湿冷。“凡哥,你材料交完了吗?我刚传完,差点因为文件格式不对被打回来,还好教务老师提醒我,把 word 改成 pdF 了。” 他笑着说,手里拿着一个马克杯,“我这屋里没暖气,只能靠喝热水取暖,还是你们北方好,屋里暖和。”
“我也刚交完,网还挺稳的。” 我笑着说,“你论文选题想好了吗?我打算写‘青年群体理财观念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我这半年的经历,你呢?” 小林把手机镜头转向书桌,上面摊着一本《摄影传播学》:“我想写‘新媒体时代下摄影作品的传播路径研究’,之前在江南拍了不少古镇的照片,正好当案例。对了,等明年答辩,咱们可以提前几天去,我带你去吃巷子里的鸭血粉丝汤,还有蟹黄汤包,特别好吃。”
“好啊,到时候一定去。” 我们又聊了会儿论文框架,他说打算采访几个摄影博主,收集传播数据,我也跟他说想做个线上问卷调查,收集青年理财的样本,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小时。挂了电话,我想起大学时,小林总拉着我去学校附近的小吃街,冬天捧着一碗热乎的鸭血粉丝汤,看着雨丝落在青石板路上,那种温暖的感觉,至今还记得。
下午,我打开证券 App,看到之前定投的医疗基金涨了五个点,账户余额比之前多了两百多块。我给表哥发了消息:“哥,医疗基金涨了,看来之前的决定是对的。” 他很快回复:“慢慢来,江南那边疫情缓解了,产业链也在恢复,市场会慢慢回暖,但还是要保持谨慎,别贪心。” 表哥在江南的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对那边的行情更了解,有他的建议,我心里更踏实了。
傍晚,妈妈做的酸菜白肉端上了桌,热气腾腾的,酸菜的酸香和肉的鲜香混在一起,让人胃口大开。爸爸给我倒了杯果汁:“来,庆祝材料提交顺利!明年去江南答辩,爸陪你去,顺便看看那边的古镇,听说跟咱们北方的不一样,都是小桥流水的。” 妈妈也跟着说:“对,到时候妈给你收拾个大行李箱,厚衣服薄衣服都带上,江南冬天湿冷,别冻着。”
晚上,我坐在书桌前,翻开学校发的论文写作指南,开始整理我的论文框架。先确定选题方向,再设计线上问卷调查,然后收集文献资料,最后结合我这半年的理财经历写案例分析。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详细的时间规划:十二月确定选题,一月做问卷调查,二月写初稿,三月修改,四月定稿,五月准备答辩。窗户上的冰棱慢慢化了,水珠顺着玻璃流下来,在桌面上积成小小的水痕。
写累了,我打开手机,看到赵梦发来的消息,她给我发了一段奶茶在江南公园散步的视频 —— 小家伙穿着一件红色的小棉袄,在铺着落叶的小路上跑,偶尔停下来闻闻路边的腊梅,样子很开心:“今天江南出太阳了,带奶茶出来散步,它看到腊梅还想咬,被我拦住了。” 我回复:“真可爱,等明年答辩,我把它接过来,带它去看江南的春天。”
睡前,我翻开笔记本,写下:“今天顺利线上提交了材料,跟小林聊了论文的事,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北方的雪还没化,江南的雨还在下,但疫情缓解了,市场回暖了,论文也有了方向,生活终于回到了正轨。感谢这段时间家人的支持、朋友的陪伴,还有自己的坚持。接下来的日子,要专心准备论文,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答辩成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的目标努力。”
写完后,我合上笔记本,窗外的月光洒在积雪上,泛着淡淡的光。我知道,论文写作或许会遇到困难,市场或许还会有波动,但只要想到明年能去江南,能和小林一起吃鸭血粉丝汤,能看到奶茶在春天的公园里奔跑,就觉得充满了力量。平凡的生活里,正是这些解封后的小美好、论文的微光,还有对江南的期待,让日子充满了希望,也让我更有信心走向未来。
我相信,明年的答辩一定会顺利通过,我也会带着这份成长与收获,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