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诱饵行动”在绝密状态下悄然展开。张浩和王猛精心挑选了一家名为“精密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伙伴作为“诱饵”。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拥有一项独特的陶瓷金属化烧结工艺,是磐石资本某型号高温传感器基板的关键供应商。更重要的是,磐石资本通过早期投资,已对其实现了绝对控股,管理层完全可靠,便于控制。

按照计划,“精陶科技”内部开始“自然”地流露出一些看似负面的信号:先是负责核心工艺的副总工程师因“家庭原因”流露出离职意向(实为配合行动放假),接着财务上出现一笔不大不小的“应收账款逾期”(由磐石资本暗中操控),造成短期资金紧张的假象。同时,通过几个看似不经意的渠道,释放出“精陶科技”正在秘密接触另一家海外材料巨头,寻求“技术升级或转让”的模糊信息。

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漏洞”和“烟雾弹”,如同投入黑暗水塘的石子,很快激起了涟漪。

张浩的“暗影”小组二十四小时监控着与“精陶科技”相关的所有电子和通讯节点。几天后,一条隐藏在加密通讯软件普通群聊中的、看似无关的广告信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信息内容是推销“高端工业润滑油”,但发送者的Ip地址经过多次跳转,最终指向了一个与之前发现的维京群岛空壳公司有关联的服务器。紧接着,一个伪装成“猎头顾问”的电话打到了“精陶科技”那位“有意离职”的副总工程师手机上,开出了令人咋舌的高薪和期权,条件是他能提供一些“关于现有客户产品规格和未来三年需求预测的详细资料”。

“鱼咬钩了!”张浩兴奋地向林凡汇报,“对方很谨慎,用的是多层代理和看似合法的商业接触,但模式和之前苏小姐发现的那次试探很像!”

“保持监控,不要惊动。”林凡冷静地下令,“让他们觉得一切尽在掌握。我要知道,最终来接头的会是谁,以及他们拿到‘情报’后,下一步要做什么。”

“诱饵行动”顺利进行的同时,磐石资本的明面业务并未停歇。中标“深蓝计划”后,巨大的国家级订单带来了甜蜜的烦恼——产能急需扩张。林凡将目光投向了临港新区二期规划的用地。这一次,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厂房建设,而是提出了一个更宏大的构想:打造一个集研发、中试、量产、检测于一体的“智能传感产业集群”,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真正的产业生态闭环。

为此,他亲自带队,与东海市政府进行了新一轮艰苦的谈判,争取更优惠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扶持基金。谈判桌上,林凡展现出的远见卓识和对产业链的深刻理解,让几位见多识广的市领导也频频点头。最终,磐石成功以极优惠的价格拿下了二期五百亩的土地使用权,并获得了市政府在基础设施配套和人才引进方面的全力支持。

就在林凡忙于产业布局的当口,苏晚晴那边又有了新的发现。她在协助林凡处理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专利事务时,注意到一份看似普通的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申请方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瑞士研究所,但申请内容涉及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封装结构,与丹尼尔·陈博士团队正在攻关的某项保密技术方案,在核心思路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虽然具体实现路径不同,但明显是受到了同一技术灵感的启发。

“这太巧合了。”苏晚晴将两份材料的对比分析发给林凡,并附上了自己的判断,“这家瑞士研究所历史上从未有过类似领域的成果发表,突然冒出这么一份前瞻性申请,我怀疑可能是‘暗影编织者’计划的一部分,他们想通过抢先申请外围专利,来干扰和限制我们的技术布局,甚至为未来的专利诉讼埋下伏笔。”

林凡看着对比图,眼神微冷。对手的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从商业间谍到专利狙击,招招阴险。

“晚晴,你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林凡立刻回复,“立刻让我们的专利律师团队介入,分析这份申请的详细权利要求,评估其可能对我们形成的包围和限制。同时,加快我们自身核心专利的全球布局速度,尤其是在几个关键的技术节点上,要构筑坚固的专利池防线。”

他意识到,与“青云会”的较量,已经渗透到了知识产权这个更隐蔽的战场。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诱饵行动”和专利攻防两条暗线紧张进行时,一条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从遥远的非洲传来。赵凯紧急汇报:磐石资本与中东亲王合作的首个海外研发中心项目,在选址地——北非某国的一个新兴工业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当地环保部门突然以“项目可能影响地下水资源”为由,要求暂停施工,进行额外的环境影响评估,而评估周期可能长达数月!

“我们前期所有的环评手续都是齐全的,完全符合当地标准!”赵凯在电话里又急又气,“我怀疑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当地合作伙伴暗示,可能有来自欧洲的非政府组织在施加压力。”

林凡接到消息,眉头紧锁。海外项目受阻,不仅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打乱磐石资本的全球化战略步伐。他立刻动用【宏观战略推演】技能,结合已知信息快速分析。北非、环保、欧洲NGo……这几个关键词串联起来,背后很可能又是“青云会”那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他们利用西方社会对环保议题的敏感度和一些NGo的国际影响力,在发展中国家给龙国企业设置障碍,这是其惯用伎俩。

“凯子,你亲自飞过去一趟。”林凡果断决策,“不要硬碰硬,也不要试图走捷径。第一,聘请当地最权威的第三方环评机构,用最严格的标准重新进行评估,用数据说话。第二,主动与当地社区、媒体和环保组织沟通,展示我们项目的环保措施和对当地就业的贡献,争取民意支持。第三,通过外交渠道,向我国驻当地使馆经商处汇报情况,寻求必要的支持和斡旋。我们要把这场危机,变成展示我们负责任企业形象的机会!”

多条战线同时告急,林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他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战略洞察】技能,始终保持着清晰的头脑,有条不紊地调度着资源,应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明枪暗箭。

这天深夜,当他在办公室处理完堆积如山的文件后,进行了新一天的签到,内心期盼着能获得一些破局的助力。

【签到成功!恭喜宿主获得今日奖励!】

【奖励:特殊物品【信息迷雾发生器(区域型,一次性)】!效果:可在指定区域内(如一个城市、一个工业园区)制造持续72小时的信息干扰场,大幅降低该区域内非友好势力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情报搜集、通讯联络和监控的有效性,并有一定概率诱导其监控系统产生错误警报或冗余数据。】

信息迷雾发生器!林凡眼中一亮!这虽然不是攻击性武器,但却是应对当前这种无孔不入的渗透和监控的绝佳防御\/干扰工具!它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但可以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和行动空间,扰乱对方的节奏!

他立刻想到了它的几种应用场景:可以在“精陶科技”附近区域使用,干扰“暗影编织者”的监控,为“诱饵行动”的收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也可以在海外项目所在地使用,干扰可能存在的对手对当地舆论和行政程序的暗中操纵……

“好东西!”林凡珍重地将这个一次性的特殊物品存入系统空间,等待最合适的时机使用。

就在他思考如何运用新获得的能力时,张浩发来了加密通讯,语气带着压抑的兴奋:“凡哥,‘诱饵行动’有重大进展!对方上钩了!他们派出了一个看似专业的‘商业调查团队’,以‘尽职调查’为名,正在接触‘精陶科技’,并提出要实地考察核心生产车间和查阅部分‘非敏感’的技术文档!按照计划,‘精陶科技’管理层已经‘勉强’同意,但限制了访问范围和文档内容。我们监控到,这个团队携带了高灵敏度的环境扫描和信号嗅探设备!”

螳螂已经伸出捕蝉的前足,而黄雀,正在后方蓄势待发。

林凡眼中寒光一闪,下达了最终指令:“按计划进行!让他们看想看的,拿想拿的。但要确保所有‘泄露’的信息都在我们掌控之内,并且,给我盯死他们每一个人!我要知道他们离开后,第一时间把‘情报’传递给谁!”

“明白!收网行动,开始!”张浩领命。

在多条战线交织的紧张氛围中,将“诱饵行动”推向高潮。林凡运筹帷幄,应对着来自知识产权、海外项目等多方面的挑战,并获得了关键的干扰性武器。故事的正邪对抗,即将进入一个更加短兵相接的刺激阶段。“暗影编织者”与“破壁计划”的首次直接碰撞,结果如何,悬念迭起。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
墨坛书屋搜藏榜: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