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热闹余温尚存,但日子已悄然滑向二月。冬日的严寒显出疲态,正午的阳光有了些许暖意,屋檐下凝结了一冬的冰棱开始滴滴答答地融化,在干燥的地面上洇开深色的水渍。空气里弥漫着冰雪消融时特有的、清冽而湿润的气息。
一个周六的午后,阳光正好。季晨熙午睡醒来,走到阳台给窗台上的小苗浇水。他惊喜地发现,那盆格桑花的幼苗,在暖阳的照耀下,又抽出了几片嫩绿的新叶,叶片舒展,充满了勃勃生机。而旁边那盆胡杨苗,虽然生长缓慢,枝干却显得更加坚韧挺立。他伸出指尖,极轻地碰了碰那柔嫩的叶片,心里涌起一股细微而真切的喜悦——那是生命顽强向上的力量,无声却坚定。
浇完水,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搬来小凳子,站到那棵记录着他成长痕迹的老槐树下。背靠粗糙的树干,他站得笔直。距离上次和妈妈一起刻下“9岁”的刻度,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好像又长高了一点点。
他跑回屋,拿来那块边缘被磨得光滑的小石片。这次,他没有叫妈妈帮忙。他深吸一口气,踮起脚尖,努力将石片的尖端对准自己头顶上方预估的位置,用力在树皮上划下了一道新的刻痕。刻痕比爸爸留下的浅,也比妈妈帮忙刻的歪斜,但它清晰可见,是他独自完成的、属于自己成长的新标记。接着,他更加专注地、一笔一画地在旁边刻下了今天的日期,和“10岁-自己量”几个字。完成这一切,他退后两步,仰头看着那一道新旧交织的刻度线,阳光下,树皮的纤维微微翻起,像在无声地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
傍晚,楚颜在整理换季衣物,将厚重的冬装收起,拿出轻薄的春装。她翻出季晨熙去年春天穿的裤子,比划了一下,裤脚果然短了一小截。“晨熙,快来看,你又长高了!”她的声音里带着欣喜。
季晨熙跑过去,看着那条明显短了的裤子,又低头看看自己,小脸上露出了腼腆而自豪的笑容。他忽然想起什么,跑回书房,从抽屉里拿出那把木尺——爸爸留下的、被他当作“成长标尺”象征的木尺。他让妈妈帮他用尺子量身高。楚颜笑着拿来卷尺,让他靠墙站直。“一米三五了!比去年这时候长了六厘米呢!”楚颜报出数字。
季晨熙拿起木尺,小手抚过上面清晰的刻度,从“1”到“13”,每一格都仿佛对应着他生命中的一段微小前进。他将木尺紧紧贴在胸口,感受着木质带来的温润触感。爸爸,你看到了吗?我在长高,按照你期望的那样。他在心里默默地说。
晚饭时,季晨熙吃得格外香,把碗里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妈妈,我要多吃点,才能长得更高,更壮实。”他认真地说。楚颜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的柔光。
临睡前,季晨熙在成长记录本上,画了一棵大树,树干上清晰地标着几道刻痕,最上面一道是新鲜的。树下,画了一个小人,手里拿着一把尺子,正在仰头测量自己的影子,影子的顶端,正好指向树上的新刻度。在画的旁边,他写道:
**【冰雪开始融化了,我的小苗长出了新叶子。】_
**【今天,我在大树上自己刻下了新的身高刻度。】
**【妈妈量了,我真的长高了六厘米!】
**【爸爸的尺子,量出了我成长的痕迹。】
**【爸爸不在这里,但他的爱像尺子上的刻度,清清楚楚,陪着我长高。】
**【春天快要来了,我会像小苗一样,努力吸收阳光和雨露,长得更高更壮。】
【爸爸,请你一直看着我长高。】
这一章,通过冰雪消融、幼苗新发、身高增长这些具体的自然现象和生命迹象,展现了季晨熙在冬去春来之际,内心焕发出的新生机与对成长的主动拥抱。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承受变化,而是开始敏锐地观察、积极地参与甚至主动标记自己的成长进程。那一道道刻在树上的痕迹,那把量出身高的木尺,都成为了时间流逝和生命向上的有形见证,也将他对父亲的思念,融入了这静默而坚定的生长力量之中。冬末的暖阳,映照着孩子心中愈发清晰的成长路径,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