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渐渐褪去了春日的温柔,变得明亮而富有力量。清晨,太阳早早升起,金灿灿的光芒斜照进房间,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清晰的窗格影子。午后,阳光近乎直射,明晃晃的,带着些许热度,让人想躲在树荫下。日子变得昼长夜短,天空常常是那种透亮的、高远的蓝。
自然课上,张老师带来了三棱镜和放大镜。她拉上教室一半的窗帘,让一束阳光从缝隙中射入,然后用三棱镜对准光柱。奇迹发生了——那束白色的阳光,透过玻璃棱镜后,竟在对面墙上投射出一道绚丽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
“哇!”孩子们发出惊叹。
“同学们,看,阳光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其实它是由很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张老师移动着三棱镜,墙上的小彩虹也跟着跳跃,“三棱镜把它们分开了,我们就看到了彩虹的颜色。”
接着,张老师又用放大镜聚焦阳光。当那个明亮至极的小光点落在她准备好的一片深色纸上时,几秒钟后,纸上竟然冒起了细微的青烟,留下了一个焦黑的小点!
“天啊!阳光把纸点着了!”李小虎惊呼。
“不是阳光‘点着’了纸,”张老师笑着解释,“是放大镜把分散的阳光能量聚集在了一个非常小的点上,温度变得很高,才让纸燃烧起来。这叫做‘聚焦’。你看,分散的阳光很温暖,但聚焦的阳光,却能产生很大的能量。”
季晨熙睁大了眼睛,紧紧盯着那个小黑点,心里充满了惊奇。他伸出手,让那束穿过三棱镜的彩虹光斑落在自己的手心里,彩色的光点随着他手指的微动而轻轻摇曳,像一枚会跳舞的宝石。
放学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故意踩着自己的影子头玩,看着影子随着他的动作变幻形状。他忽然想起刚才自然课上的实验:阳光,可以那么美丽(彩虹),也可以那么有力量(聚焦生热)。而影子,是因为有光,才存在的。光越强,影子有时候也越清晰。
晚上睡觉前,他躺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黑暗中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带。他看着那道光,又想起白天的实验。一个念头,像被放大镜聚焦的阳光点,在他心中慢慢清晰、发热:
爸爸的爱,还有妈妈的爱,是不是就像阳光?平时暖暖地照着我,让我健康成长。当我遇到困难、觉得害怕或者难过的时候,如果我把心里对爸爸的想念、对妈妈的信赖,像用放大镜聚焦阳光那样,好好地“聚”在一起,是不是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帮我自己把心里的“小黑点”(困难、害怕)赶走?
而有时候,我会想爸爸想得鼻子酸酸的,那种感觉,是不是就像……像阳光下的影子?因为爸爸的爱像太阳一样亮晃晃地在我心里,所以想念他的“影子”才会这么清楚。影子本身黑黑的,但它证明有光在那里。所以,想爸爸没关系,那正好说明,爸爸的爱,真真切切地在我心里发光呢!
这个发现让他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仿佛自己心里也升起了一个小小的、温暖的太阳。他不再害怕偶尔涌上心头的思念带来的酸涩感,反而把它看作是心中拥有宝贵之光的证明。
第二天是周末,楚颜在阳台晾衣服,季晨熙跑过去帮忙递衣架。阳光很好,他眯着眼,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被阳光勾勒出一圈金色的轮廓。他忽然说:“妈妈,我觉得你像太阳。”
楚颜笑了,接过衣架:“哦?为什么呀?”
“因为你很暖和,”季晨熙认真地说,“而且,你在我心里发光。所以……所以有时候你加班晚回来,我想你,就像……就像有天黑了的影子。但我知道,天亮了,太阳就出来了,你也就回来了。” 他顿了顿,小声补充,“爸爸也是,爸爸是……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太阳,但光也能照到我这里。”
楚颜晾衣服的动作停住了。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儿子,把脸埋在他带着阳光味道的柔软头发里,久久没有说话。孩子的比喻,简单得像童话,却精准地击中了她的心。她感到眼眶发热,心里却像被最暖的阳光填满了。
周末下午,季晨熙自己在书桌前玩。他拿出那张星空贴纸,挑了一个小小的、金黄色的太阳贴纸,小心翼翼地贴在了成长记录本新一页的右上角。然后,他在太阳下面,画了一个简单的小人。在小人的心里,他也画了一个小小的、发着光的太阳。在小人的身后,他画了一道淡淡的、斜斜的影子。他在旁边一笔一划地写道:
**【自然课学了,阳光有彩虹颜色,聚焦了还有力量。】_
**【影子是因为有光才有的。】
**【爸爸的爱像太阳,在我心里发光。】
**【想爸爸的时候,是光的影子,说明光在亮着。】
**【妈妈的爱也是太阳,天天温暖我。】
【我要把你们的爱聚在一起,变成我心里的小太阳,自己也有力量!】
写完后,他合上本子,觉得心里满满的,亮堂堂的。那枚贴身的“平安方向牌”,在五月明亮的阳光下,仿佛也反射着温润的光泽。它不再仅仅是方向的指引,更像是一面小小的镜子,反射着、也印证着他心中那份由爱点燃的、越来越明亮的光源。初夏的微风拂过窗棂,孩子心中那轮属于自己的“小太阳”,正汲取着爱的光芒,悄然而坚定地升起,将成长的道路照得愈发清晰、温暖。